此人隱姓埋名幾十年,康熙得知他的身世,下令凌遲,全家斬立決

康熙 崇禎 中國歷史 李自成 無韻古風 2017-04-15

此人隱姓埋名幾十年,康熙得知他的身世,下令凌遲,全家斬立決

朱慈煥

1644年3月19日,面對李自成大軍進攻北京城,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在北京煤山(今景山)含恨自縊身亡。

崇禎皇帝自殺前命令周皇后在坤寧宮懸樑自盡,自己則揮劍殺死了幼女昭仁公主,砍斷長女長平公主右手臂。可能不忍心殺死皇子,最後命心腹太監將三位皇子喬裝改扮讓其逃離北京城。那麼崇禎皇帝死後有沒有孩子倖存呢?有的,此人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第五個兒子朱慈煥。

朱慈煥崇禎六年(1633年)出生,後封永王。甲申之變時,年十二,倉皇出奔,流離顛沛。在大順軍中與兩個哥哥失散之後,與一位姓毛的將領逃到了河南,種了一年地。後因為清政府清查“流賊”,姓毛的逃走,他只能一個人流浪。十三歲到鳳陽,遇到一位姓王的前明老給事中,細詢根由,執手悲泣,乃留在王家,改姓“王”,名士元。年十九時,王家突遭變故,慈煥再度流亡江湖。至一佛寺中削髮為僧,偷生度日。 後又往浙中,結識一個姓胡的餘姚人,亦明官員後裔,後兩人談經論文後,胡頗欽佩他的才學,勸他還俗,並將女兒嫁給她。從此朱慈煥以餘姚王士元為名靠教私塾為生。

此人隱姓埋名幾十年,康熙得知他的身世,下令凌遲,全家斬立決

崇禎

隱姓埋名,先後多處安身。雖然本人並無復明逆反之意,但朱慈煥的存在對滿清政權而言始終是一個威脅,很多人藉著擁立他的名號從事逆反活動,"朱三太子"成了當時的一種旗號。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朱慈煥在汶上縣被捕,並於當年被清康熙帝以"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為罪名凌遲處死,享年七十六歲。其子嗣亦皆被殺害。

此人隱姓埋名幾十年,康熙得知他的身世,下令凌遲,全家斬立決

朱三太子

經浙江遭審問時,官府問他:“朝廷待汝不薄,何為謀反呢?” 答:“數十年來,改易姓名,只是為了避禍。清廷有三大恩於前朝,吾感戴不忘,何嘗謀反?” 官府問:“什麼三大恩?”答:“今上誅流賊,與我家報仇,一也。凡我先朝子孫,從不殺害,二也。 朱家祖宗墳墓,今上躬行祭奠,三也。”“吾今年七十五歲,血氣已衰,鬢髮皆白,乃不作反於三藩叛亂之時,而反於清寧無事之日乎?且所謂謀反者,必佔據城池,積草屯糧,招買軍馬,打造軍器,吾曾有一此乎?”

雖然朱慈煥已到了風燭殘年,並且並無叛逆之心,但最終康熙帝以其“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朱之父子不可宥。”將朱慈煥及其子嗣徹底肅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