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第一次廢太子 說忍了他20年 忍的是什麼事情?

康熙 允礽 乾隆 歷史 搞哥讀史 2019-04-05

“九子奪嫡”,是發生在康熙晚年,多位皇子爭奪儲君之位的一場政治動盪。這場風波,深刻地影響了自康熙末至乾隆初的歷史進程,而其起因,源於康熙對太子胤礽的廢黜。

胤礽在康熙序齒的兒子中排行老二,因其生母為嫡妻孝誠仁皇后,故胤礽為康熙的嫡長子。

孝誠仁皇后因生胤礽難產而死,為撫養嫡長子長大成人,康熙在他身上傾注了很多心血。胤礽剛滿週歲便被立為皇太子,一直被當做大清的接班人來培養。直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向天禱告,第一次正式宣佈廢黜太子:

“朕承太祖太宗世祖弘業,四十八年於茲,兢兢業業軫恤臣工惠養百姓,惟以治安天下為務。今觀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難出諸口,朕包容二十年矣。”

康熙第一次廢太子 說忍了他20年 忍的是什麼事情?

康熙說,我這次廢太子,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拍腦袋做的決定,而是太子確實不仁,我已經忍了他20年了。那麼太子究竟哪裡不好呢?康熙舉了很多例子,比如其中一點,說的是“胤礽生而克母。此等之人,古稱不孝。”

康熙這句話說得很無厘頭。當年就是因為孝誠仁皇后難產,康熙顧念皇后,可憐胤礽自幼喪母,才決定立他為太子。曾經立胤礽為太子的理由是這個,如今廢太子的理由還是這個,怎麼也說不通。可見,所謂克母,只是康熙的欲加之罪,並非廢黜太子的真實原因。

除了上面這點外,康熙還有許多強加給太子的罪名,比如擅權干政,橫徵暴斂,縱容手下作威作福等。這些罪名或真或假,但都不是康熙此次動怒的真正原因。康熙廢黜太子的真正理由,其實就跟他自己提到的20年前發生的事有關。

康熙第一次廢太子 說忍了他20年 忍的是什麼事情?

那麼在20年前發生了什麼事情呢?雖然康熙在這篇禱告文中沒有寫出來,不過據史料記載,應該與曾經的烏蘭布通之戰有關。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率軍親征,不料途中患病,特召皇太子胤礽和皇三子胤祉到行宮看望。

誰料胤礽看見父親病容,完全沒有表現出憂慮的樣子,搞得康熙非常不高興,命胤礽先回京師。這次事件,在康熙心中種下了對胤礽不滿的種子,但他當時沒有爆發,胤礽也對此沒有在意。因此一晃近20年,胤礽又犯了同樣的錯誤。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帶著自己的幾個兒子巡幸塞外。這一次生病的不是康熙,而是最小的十八皇子胤祄,而且很快就不治身亡,當時只有8歲。對這個生病的弟弟,胤礽和多年前一樣,對弟弟的病死毫不在意,終於觸怒了康熙。而面對康熙的批評,胤礽還敢頂撞,讓康熙下定了廢黜太子的決心。

康熙第一次廢太子 說忍了他20年 忍的是什麼事情?

胤礽不關心父親,康熙認為其“絕無忠愛君父之念”,不關心弟弟,則是“毫無友愛之意”。康熙將胤礽的行為看在眼裡,甚至認為自己死後,胤礽“有將朕諸子不遺噍類之勢”,會將自己的兄弟趕盡殺絕。所以康熙對眾大臣說,這種人決不能繼承大清的基業。

為什麼康熙如此看重胤礽是否孝順和友愛呢?其實與他自己幼年的經歷有關。康熙8歲喪父,而且從生下來開始,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一面。自己想孝順父親而不可得,胤礽有父親可以孝敬,卻絲毫不在意,已經讓康熙從內心深處對胤礽產生反感。

而小皇子胤祄生病,更讓康熙感同身受。因為康熙小時候就因為生病出水痘,走過一回鬼門關,後來也是因為有了對水痘的免疫力才被選為皇帝。康熙見胤祄生病,就像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胤礽的不聞不問,更讓康熙打心底裡不能認同,最終徹底失去了對其的信任,所以後來雖然復立胤礽,但不久就二次廢黜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