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華的時候究竟死了多少人'

"

時隔60多年的今天,這些數據早已經不重要。但這些數據留給人們的更多是對戰爭的反思。無論戰爭的目的是什麼,無論戰爭的結果又怎樣,戰爭帶給交戰雙方人們的永遠只有痛苦和悲傷。

自“九·一八”起,在隨後長達14年的中日戰爭中,中國軍人共計殉國320萬人,充分顯示了抗戰的慘烈。然而在各種資料中,中國抗日戰爭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一直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團。

"

時隔60多年的今天,這些數據早已經不重要。但這些數據留給人們的更多是對戰爭的反思。無論戰爭的目的是什麼,無論戰爭的結果又怎樣,戰爭帶給交戰雙方人們的永遠只有痛苦和悲傷。

自“九·一八”起,在隨後長達14年的中日戰爭中,中國軍人共計殉國320萬人,充分顯示了抗戰的慘烈。然而在各種資料中,中國抗日戰爭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一直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團。

日本侵華的時候究竟死了多少人


據戰後統計,日軍在整個侵華戰爭共死傷201.8萬人,再加上在緬北戰場傷亡的9萬餘人,日軍傷亡共210.8萬人,其中被擊斃78.3萬人,擊傷132.5萬人,這是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統計的日軍傷亡人數。

國民黨政府公佈的數據顯示擊斃日軍近80萬人,美國學者統計計算,在中國被擊斃的日軍共計44萬多,日軍史料公佈的數字為455000人,而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採用的數字為55萬。到底哪個數字是正確的呢?

首先,在各方公佈的傷亡人數上,這裡面有斃傷數與擊斃數兩個概念。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人和日本軍人傷亡比例平均是5:1,而傷員75%~80%能重返戰場,容易被重複計算。因此斃傷人數無法作為死亡人數的參考。然而在死亡數上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

在臺兒莊戰役中,中方認為至少擊斃日軍12000餘人,而日軍公佈的陣亡人員只有2000餘人,相差6倍之多。

豫湘桂戰役中,中方公佈日軍此戰的總陣亡人數超過10萬,而日本軍部的數據是共計陣亡12209人。

更奇怪的是,第一次長沙會戰結束後,中日雙方都公佈了己方統計的戰果:日方聲稱此戰斃、傷、俘中國軍人4.8萬餘人,而日方的傷亡數字僅為3600人;中方則宣稱日軍死傷3萬餘人,第九戰區的傷亡人數為4萬餘人。

"

時隔60多年的今天,這些數據早已經不重要。但這些數據留給人們的更多是對戰爭的反思。無論戰爭的目的是什麼,無論戰爭的結果又怎樣,戰爭帶給交戰雙方人們的永遠只有痛苦和悲傷。

自“九·一八”起,在隨後長達14年的中日戰爭中,中國軍人共計殉國320萬人,充分顯示了抗戰的慘烈。然而在各種資料中,中國抗日戰爭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一直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團。

日本侵華的時候究竟死了多少人


據戰後統計,日軍在整個侵華戰爭共死傷201.8萬人,再加上在緬北戰場傷亡的9萬餘人,日軍傷亡共210.8萬人,其中被擊斃78.3萬人,擊傷132.5萬人,這是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統計的日軍傷亡人數。

國民黨政府公佈的數據顯示擊斃日軍近80萬人,美國學者統計計算,在中國被擊斃的日軍共計44萬多,日軍史料公佈的數字為455000人,而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採用的數字為55萬。到底哪個數字是正確的呢?

首先,在各方公佈的傷亡人數上,這裡面有斃傷數與擊斃數兩個概念。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人和日本軍人傷亡比例平均是5:1,而傷員75%~80%能重返戰場,容易被重複計算。因此斃傷人數無法作為死亡人數的參考。然而在死亡數上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

在臺兒莊戰役中,中方認為至少擊斃日軍12000餘人,而日軍公佈的陣亡人員只有2000餘人,相差6倍之多。

豫湘桂戰役中,中方公佈日軍此戰的總陣亡人數超過10萬,而日本軍部的數據是共計陣亡12209人。

更奇怪的是,第一次長沙會戰結束後,中日雙方都公佈了己方統計的戰果:日方聲稱此戰斃、傷、俘中國軍人4.8萬餘人,而日方的傷亡數字僅為3600人;中方則宣稱日軍死傷3萬餘人,第九戰區的傷亡人數為4萬餘人。

日本侵華的時候究竟死了多少人


一些學者覺得這可能是中國軍隊對戰果的吹噓,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日軍故意少報的可能,力圖隱瞞實際傷亡情況,以給對方造成錯覺,並激勵己方鬥志。

在日軍的作戰記錄中,常可見“苦戰”字樣,但戰後公佈的傷亡數字卻極小。以攻佔洛陽來說,日軍後來公佈的整個戰役陣亡人數僅有55人,但其中又明白記載了多次激戰,如停車場肉搏戰、禹王廟對攻等,傷亡人數根本對不上號。再如抗戰之初的山西萬全之戰,據日軍有記錄稱,步兵第3聯隊在這次戰役中幾乎全軍覆沒,但在戰後公佈的戰報中,這個聯隊的傷亡數合計也沒超過100人。

歷史謎團終究有解開的一天,目前,靖國神社供奉的1937-1945死亡的日軍牌位已增加為2325128人,應該說,經過多年的統計,以及政治色彩的淡化,這個數據可信度較大。

2001年日本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也寫到:“二戰中日本死亡軍人約186萬”。這個數據與前面提到的靖國神社的數據為何會相差40多萬呢?

2011年8月,中國黑龍江方正縣因“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碑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開拓團”也浮出歷史水面,知名抗戰史研究學者、《軍營文化天地》主編余戈認為:“開拓團”是日本侵略的一部分,他們不斷在日軍武力庇護下強佔中國農民土地,使無數中國人流離失所,他們也是日本侵略軍的重要兵源之一,因此開拓團也被認為是日本軍事機構。

"

時隔60多年的今天,這些數據早已經不重要。但這些數據留給人們的更多是對戰爭的反思。無論戰爭的目的是什麼,無論戰爭的結果又怎樣,戰爭帶給交戰雙方人們的永遠只有痛苦和悲傷。

自“九·一八”起,在隨後長達14年的中日戰爭中,中國軍人共計殉國320萬人,充分顯示了抗戰的慘烈。然而在各種資料中,中國抗日戰爭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一直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團。

日本侵華的時候究竟死了多少人


據戰後統計,日軍在整個侵華戰爭共死傷201.8萬人,再加上在緬北戰場傷亡的9萬餘人,日軍傷亡共210.8萬人,其中被擊斃78.3萬人,擊傷132.5萬人,這是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統計的日軍傷亡人數。

國民黨政府公佈的數據顯示擊斃日軍近80萬人,美國學者統計計算,在中國被擊斃的日軍共計44萬多,日軍史料公佈的數字為455000人,而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採用的數字為55萬。到底哪個數字是正確的呢?

首先,在各方公佈的傷亡人數上,這裡面有斃傷數與擊斃數兩個概念。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人和日本軍人傷亡比例平均是5:1,而傷員75%~80%能重返戰場,容易被重複計算。因此斃傷人數無法作為死亡人數的參考。然而在死亡數上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

在臺兒莊戰役中,中方認為至少擊斃日軍12000餘人,而日軍公佈的陣亡人員只有2000餘人,相差6倍之多。

豫湘桂戰役中,中方公佈日軍此戰的總陣亡人數超過10萬,而日本軍部的數據是共計陣亡12209人。

更奇怪的是,第一次長沙會戰結束後,中日雙方都公佈了己方統計的戰果:日方聲稱此戰斃、傷、俘中國軍人4.8萬餘人,而日方的傷亡數字僅為3600人;中方則宣稱日軍死傷3萬餘人,第九戰區的傷亡人數為4萬餘人。

日本侵華的時候究竟死了多少人


一些學者覺得這可能是中國軍隊對戰果的吹噓,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日軍故意少報的可能,力圖隱瞞實際傷亡情況,以給對方造成錯覺,並激勵己方鬥志。

在日軍的作戰記錄中,常可見“苦戰”字樣,但戰後公佈的傷亡數字卻極小。以攻佔洛陽來說,日軍後來公佈的整個戰役陣亡人數僅有55人,但其中又明白記載了多次激戰,如停車場肉搏戰、禹王廟對攻等,傷亡人數根本對不上號。再如抗戰之初的山西萬全之戰,據日軍有記錄稱,步兵第3聯隊在這次戰役中幾乎全軍覆沒,但在戰後公佈的戰報中,這個聯隊的傷亡數合計也沒超過100人。

歷史謎團終究有解開的一天,目前,靖國神社供奉的1937-1945死亡的日軍牌位已增加為2325128人,應該說,經過多年的統計,以及政治色彩的淡化,這個數據可信度較大。

2001年日本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也寫到:“二戰中日本死亡軍人約186萬”。這個數據與前面提到的靖國神社的數據為何會相差40多萬呢?

2011年8月,中國黑龍江方正縣因“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碑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開拓團”也浮出歷史水面,知名抗戰史研究學者、《軍營文化天地》主編余戈認為:“開拓團”是日本侵略的一部分,他們不斷在日軍武力庇護下強佔中國農民土地,使無數中國人流離失所,他們也是日本侵略軍的重要兵源之一,因此開拓團也被認為是日本軍事機構。

日本侵華的時候究竟死了多少人

1946年12月,由中國東北返日日僑孤兒團


戰後據中日雙方統計,大約有20萬“開拓團”成員死於日本關東軍投降後的混亂中。靖國神社的數據應該是包括了類似“開拓團”這樣的半軍事機構死亡的人數。

日軍出國作戰死亡的總數如果為210萬人,在太平洋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為140萬人,與蘇聯在東北戰場的戰爭中死亡10萬人,兩項數字共計150萬,日軍出國作戰死亡的總數與其他這兩大戰場死亡總數相減得到的就是日軍在中國其他戰場作戰死亡人數,約60萬人,這個數字介於當年中方公佈數據和日軍公佈數據之間,基本可以斷定日軍在華其他戰場的實際死亡數字約為60萬人。

時隔60多年,這些數據早已經不重要。但這些數據留給人們的更多是對戰爭的反思。無論戰爭的目的是什麼,無論戰爭的結果又怎樣,戰爭帶給交戰雙方人們的永遠只有痛苦和悲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