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梁山縣概況

抗日戰爭 水滸傳 旭東讀史 2018-11-30

梁山縣位於魯西南,處於山東省的泰安、濟寧、菏澤和河南省的濮陽四地市交界處。

梁山建縣於1949年8月,下轄13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風景名勝區,672個行政村,77.6萬人,地域面積964平方千米。

梁山縣是古典名著《水滸傳》故事發祥地,是全國首批命名的武術之鄉,亦是中國專用汽車生產基地,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GDP)216.61億元。

概述

梁山縣是我國古典名著《水滸傳》故事的發祥地隸屬山東濟寧市,位於山東、河南兩省的濟寧、菏澤、泰安、濮陽

山東省梁山縣概況

四地市結合部,總面積964平方公里,耕地82萬畝,轄12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共672個行政村(居),75萬人梁山縣城座落於梁山腳下,是魯豫交界地區的經濟重鎮和旅遊名城.

歷史沿革

1949年始置的梁山縣,原名崑山縣,是山東解放區實驗性新縣,是和共和國同齡的充滿希望的新建縣。因境內梁山比崑山(崑山現今東平縣銀山鎮境內)出名,而易名梁山縣。《山東通志·疆域志》:“梁山,……本名良山,以樑孝王遊獵於此得名。”《水滸》中所說梁山,即此。

1940年8月,中共魯西區黨委為鞏固軍展魯西抗日根據地,決定在東阿、陽谷、壽張、鄆城、汶上、東平六縣邊區結合部建立崑山實驗區。崑山實驗區隸屬魯西區黨委領導,駐地在張博士集(今屬大路口鄉)。

1941年1月,崑山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魯西行政公署領導,駐地在張博士集、師集等村。是年7月,改屬冀魯豫行政公署領導。

1942年5月,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二十三專署領導。

1943年1月,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十七專署領導(1944年8月改稱八專署)。

1945年8月,屬二專署。

1946年1月,屬七專署(同年3月撤銷七專署,併入二專署;11月恢復七專署)。1949年8月,崑山縣隸屬平原省菏澤專署。

1949年8月25日,改崑山縣為梁山縣。縣委、縣政府分別遷至閻莊村和西小吳村(今屬黑虎廟鄉)。

1950年2月,梁山縣委、縣政府遷至鄭垓村(今屬前集鄉)。

1952年春,縣委、縣政府遷至後集村(今屬梁山鎮)。是年11月平原省撤銷,梁山縣隨菏澤專區劃歸山東省。

1958年10月,撤銷菏澤專區,梁山縣改屬濟寧專區。

1959年6月,梁山縣復屬菏澤專區。

1990年1月,梁山縣劃歸濟寧市所轄。

1941年1月,崑山縣成立時轄區包括原東平縣七、八、九區和原壽張縣四、五區及陽谷縣四區的一個鄉。各區名稱依舊為四、五、七、八、九區。四區包括南郭樓一帶,五區包括後集村一帶,七區包括田大店一帶,八區包括楊堤口一帶,九區包括北郭樓一帶。6月,崑山縣抗日民主政府將轄區調整劃分8個行政區:一區(軒堂一帶)、二區(師集一帶)、三區(商老莊一帶)、四區(南郭樓一帶)、五區(後集一帶)、六區(臨湖集一帶)、七區(田大店一帶)、八區(楊堤口一帶)。

1944年10月,為加強對東平縣城敵人的鬥爭,以大安山為中心建立九區。至1945年東平縣城解放,九區撤銷,所轄區域劃歸一、八區。

1945年2月,中共二地委決定將鄆北縣九區(駐辛興屯、嶽垓)劃歸崑山縣,稱崑山南九區。同年10月,又將南九區劃回鄆北縣。

1947年春,張秋縣撤銷,其二區(斑鳩店一帶)劃歸崑山縣,改稱九區(銀山)。

1949年7月,崑山縣轄一區(軒堂一帶)、二區(師集一帶)、三區(商老莊一帶)、四區(南郭樓一帶)、五區(後集一帶)、六區(臨湖集一帶)、七區(田大店一帶)、八區(楊堤口一帶)。同年8月,鄆北縣撤消,其二區(小路口)全部、一區(西楊營)的大部和第八區(黃集)半部劃歸改建後的梁山縣。

1949年8月,梁山縣初建時轄三區(小路口一帶)、四區(楊營一帶)、五區(後集一帶)、七區(田大店一帶)。10月,對行政區劃調整,梁山縣轄九個區:一區(戴廟)、二區(戚賈)、三區(小路口)、四區(西楊營)、五區(鳳山)、六區(商老莊)、七區(田大店)、八區(大安山)、九區(銀山)。

1952年7月,將九區(銀山)劃分,增設十區(斑鳩店)。同期,南旺縣的孔坊區劃歸梁山縣,列稱十一區(孔坊)。

1953年8月,南旺縣撤消,其一、二、六、七區劃歸梁山縣,依序組建為梁山縣第十二區(拳鋪)、第十三區(黃莊)、第十四區(孫莊)、第十五區(開河)。區下設鄉,時全縣轄15個區、166個鄉、1086個自然村。

1955年9月,各區取消數碼序列稱謂,改以區駐地命名。其中,四區駐地由楊營村遷往黑虎廟村,故改稱黑虎廟區;十三區駐地由黃莊村遷往徐集村,改稱徐集區。

1956年3月,將斑鳩店區併入銀山區,孔坊區併入拳鋪區,大路口區併入戴廟區和商老莊區。同年,鄆城縣的辛興屯和倪樓鄉的12個村莊劃歸梁山縣。是年,原166個小鄉合併為74個大鄉。梁山縣轄12個區74個鄉。

1958年2月,撤區並鄉,全縣設城關鎮和斑鳩店、銀山、臘山、金山、大路口、小路口、壽張集、黑虎廟、楊營、館裡、辛興屯、前集、拳鋪、徐集、信樓、孫莊、開河、韓垓、戴廟、商老莊、宋莊、安山、館驛、管莊、王府集25個鄉。1958年8月,撤銷鄉鎮。9月,全縣設立東風(駐銀山)、火箭(駐大路口)、八一(駐黑虎廟)、水泊(駐蘆裡)、七一(駐後集)、紅旗(駐黃莊)、衛星(駐中孫莊)7個公社。11月2日,全縣7個公社組成一個聯合體,稱作梁山縣公社,原公社改為管理區,原管理區改為營,原生產隊改為連。1959年1月20日,梁山縣公社改為縣聯合公社,恢復原公社及管理區。

1959年11月,公社名稱改為以駐地命名,並將7個公社調整為銀山大路口、黑虎廟、蘆裡、城關、拳鋪、徐集、開河、孫莊、小路口10個公社。

1960年3月,汶上縣的東平、沙河站公社和須城、寅寺公社的一部分及平陰縣的黃花園、東阿公社各一部分劃歸梁山縣。同時,將梁山縣開河公社和孫莊公社的部分村莊劃給汶上縣。

1961年3月,區劃再調整,將寅寺、沙河站、東平3處公社劃回汶上縣;將黃花園、須城公社劃歸平陰縣;將開河公社及原孫莊公社的小屯村劃歸梁山縣。是年12月,將銀山公社劃分為斑鳩店和銀山公社。

1963年5月,將大路口公社劃分為大路口和壽張集公社。

1965年2月,增設戴廟、商老莊、大安山、小安山、館驛5處公社。至此,梁山縣轄城關、斑鳩店、銀山、戴廟、商老莊、大安山、館驛、小安山、壽張集、大路口、小路口、黑虎廟、蘆裡、拳鋪、開河、徐集、孫莊17個公社。1971年10月,開河、孫莊公社分別更名為韓垓、韓崗公社。

1978年12月,增設王府集公社。1979年1月,建信樓、趙固堆公社。

1982年3月,蘆裡公社更名為馬營公社。同年12月,城關公社改稱梁山鎮。

1983年,全縣共有19個公社和1個鎮。

1984年2月,撤社改鄉。全縣改建6個區,5個鎮,27個鄉。即:梁山鎮;城郊區,轄壽張集鄉、館裡鄉、馬營鄉、前集鄉、後孫莊鄉;銀山區,轄銀山鎮、斑鳩店鄉、豆山鄉、崑山鄉、司裡鄉、戴廟鄉;小路口區,轄小路口鎮、大路口鄉、鄆陳鄉、趙固堆鄉、黑虎廟鄉、楊營鄉;徐集區,轄徐集鎮、拳鋪鄉、方廟鄉、信樓鄉;韓崗區,轄韓崗鎮、韓垓鄉、開河鄉、袁口鄉、王府集鄉;小安山區,轄小安山、館驛鄉、李官屯鄉、大安山鄉、商老莊鄉。

1985年12月,將梁山縣的銀山鎮、斑鳩店、豆山、崑山、司裡山、大安山鄉及戴廟鄉的32個村莊(含鄉駐地),商老莊鄉的23個村莊(含鄉駐地),劃入東平縣。東平湖由東平縣統一管理。

1986年1月,正式將梁山縣東平湖區的銀山區及所轄的斑鳩店鄉、豆山鄉、崑山鄉、司裡鄉、戴廟鄉(32個村莊)、銀山鎮和小安山區所轄的大安山鄉、商老莊鄉(23個村莊)劃歸東平縣。

1989年2月24日,撤銷城郊、徐集、韓崗、小安山和小路口5個區級建制。至1993年,全縣轄24個鄉鎮,共有709個行政村。梁山縣北、東面與東平、汶上縣毗鄰,南、西面與嘉祥、鄆城縣接壤,西北隔黃河與河南省臺前縣相望。從梁山縣城,西至鄆城縣界20千米(徑距,下同),以黑虎廟鄉馬莊村為界;西南至鄆城縣界8.5千米,以馬營鄉鮑垓村為界;南至嘉祥縣界19千米,以方廟鄉琉璃井村為界;東南至汶上縣界31千米,以開河鄉五里堡村為界;東至東平縣界18.5千米,以館驛鄉靳口村為界;東北至東平縣界16千米,以李官屯鄉張官屯村為界;北至東平縣界11千米,以小安山鄉殷那裡村為界,西北至河南省臺前縣界23千米,以趙固堆鄉蔡樓村為界。臨縣界村莊,依次有館釋鄉的王仲口、王思口、戚村、尚莊、靳口、劉莊6村,韓崗鎮的趙樓村,袁口鄉的張莊、鄭莊、蔣莊、朱莊、東袁口、南袁口、孟莊7村,開河鄉的劉口、辛莊、後關莊、前關莊、孫莊、開河、五里堡7村,韓垓鄉的馬垓村,信樓鄉的林辛莊、陸莊、戴莊、前楊樓、前申莊、高廟、潘莊7村,方廟鄉的琉璃井、甄莊、褚莊3村,拳鋪鄉的劉莊、李鄉、徐莊、古路溝、前楊樓、高廟、方莊、路垓、西楊集9村,馬營鄉的鮑垓、李屯、普屯、倪樓4村,楊營鄉的五里廟、丁莊、侯道溝、楊莊、野豬淖5村,黑虎廟鄉的西張莊、東王全、西李莊、馬莊、尚那裡、高堂、大營、陳垓、程那裡、劉堂10村,趙固堆鄉的孫孝溪、王老君、鍾那裡、姚莊、範那裡、艾那裡、蔡樓、西劉、賈莊、李樓10村,鄆陳鄉的丁樓、劉燦東、榮岔河、馬岔河、後菜園、雷口、路那裡、國那裡、孫樓、楊盤、白廟、大王12村,小安山鄉的周樓、劉堂、殷那裡、北張莊、範莊、鵝鴨廠6村,李官屯鄉的鄧莊、張官屯、馮莊、李官屯、解莊5村。

1996年,粱山縣面積960平方千米,人口68.7萬人。轄4個鎮、20個鄉。縣政府駐梁山鎮。

1999年12月22日,撤銷楊營鄉,設立楊營鎮(魯政函民字[1999]39號)。

2000年5月11日,撤銷拳鋪鄉,設立拳鋪鎮(魯政函民字[2000]34號)。至此,粱山縣轄6個鎮、18個鄉。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粱山縣總人口675392人,其中:粱山鎮88703人,小路口鎮16382人,徐集鎮33113人,韓崗鎮32739人,楊營鎮22590人,拳鋪鎮30099人,大路口鄉30568人,鄆陳鄉30043人,趙蟈堆鄉26744人,黑虎廟鄉28770人,壽張集鄉32083人,館裡鄉28352人,馬營鄉30009人,前集鄉26112人,後孫莊鄉13422人,方廟鄉15682人,信樓鄉22860人,韓垓鄉29880人,開河鄉23351人,袁口鄉24147人,王府集鄉16436人,小安山鄉35465人,館驛鄉27855人,李官屯鄉9987人。2000年12月1日,山東省政府(魯政函民字[2000]73號)批准:撤銷前集鄉、後孫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梁山鎮;撤銷信樓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徐集鎮;撤銷袁口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韓崗鎮;撤銷方廟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拳鋪鎮;撤銷館裡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楊營鎮;撤銷鄆陳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小路口鎮;撤銷開河鄉、韓垓鄉,合併設立韓垓鎮,鎮政府駐原韓垓鄉政府駐地;撤銷館驛鄉、王府集鄉,合併設立館驛鎮,鎮政府駐原館驛鄉政府駐地;撤銷李官屯鄉、小安山鄉,合併設立小安山鎮,鎮政府駐原小安山鄉政府駐地。全縣轄9個鎮、5個鄉,共有688個行政村。截至2002年12月31日,粱山縣轄9個鎮、5個鄉:梁山鎮、楊營鎮、拳鋪鎮、徐集鎮、韓崗鎮、韓垓鎮、小安山鎮、館驛鎮、小路口鎮、馬營鄉、黑虎廟鄉、趙固堆鄉、大路口鄉、壽張集鄉。

粱山縣轄9個鎮、5個鄉:梁山鎮、小路口鎮、韓崗鎮、徐集鎮、楊營鎮、拳鋪鎮[1]、小安山鎮、館驛鎮、韓垓鎮、馬營鄉、壽張集鄉、黑虎廟鄉、趙固堆鄉、大路口鄉。共7個居委會、709個村委會,861個自然村。總面積964平方千米,總人口717160人。2007年底,全縣總面積964平方千米。總人口74.0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18萬人,人口城鎮化率34%。有少數民族23個,2096人。轄9個鎮、5個鄉:梁山鎮、小路口鎮、韓崗鎮、徐集鎮、拳鋪鎮、楊營鎮、韓垓鎮、館驛鎮、小安山鎮、馬營鄉、壽張集鄉、黑虎廟鄉、趙固堆鄉、大路口鄉。共有687個行政村(居委會)。

2008年6月,撤銷徐集鎮,整建制併入拳鋪鎮。調整後的拳鋪鎮與拳鋪工業園實行鎮區合一的管理體制,轄122個村,10.1萬人,總面積145平方千米。調整後,全縣轄8個鎮、5個鄉:梁山鎮、小路口鎮、韓崗鎮、拳鋪鎮、楊營鎮、韓垓鎮、館驛鎮、小安山鎮、馬營鄉、壽張集鄉、黑虎廟鄉、趙固堆鄉、大路口鄉。縣政府駐梁山鎮。

2010年,撤銷梁山鎮,設立水泊、梁山2個街道;撤銷壽張集鄉、黑虎廟鄉,設立壽張集鎮、黑虎廟鎮。

2013年,撤銷馬營鄉,設立馬營鎮。

地理位置

梁山縣在山東省西南部,隸屬濟寧縣[2]。地處北緯35°36′36″一35°58′59″,東徑115°51′37″一116°21′26″。縣域總面積964平方千米,設13個鄉鎮、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一個風景名勝區,轄672 個行政村73萬人。境內有梁山、鳳凰山、龜山、小安山、獨山、土山6座殘丘,以梁山最高,海拔197.9米。全縣耕地66556公頃,水域11187公頃,林地2427公頃,殘丘510公頃。

梁山縣臨黃靠湖。黃河自西北過境,過境長25千米;樑濟運河貫穿南北,境內長48千米;東部緊靠東平湖。山湖相映,兩河縱橫,地理位置獨特而重要。京九鐵路縱穿縣境,過境段長15千米。梁山火車站於1996年9月正式投入運營。 220國道及聊(城)一商(丘)、肥(城)一樑(山)、蒙(陰) 一館(南館陶)等公路穿行交織,梁山汽車站每天始發和過路客車達百輛次,北通北京、天津、濟南,南達鄭州、商丘、南京,東抵泰安、濟寧、克州、煙臺,西連安陽、新鄉、邯鄲,晝夜往返,交通方便。濟寧飛機場距梁山縣城僅40千米。

梁山全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從黃河向東逐漸降低,從金線嶺高地向南、向北逐漸降低。兩山主峰高度197.9米,地面最高處海拔47.6米,最低處海拔35.9米,地面坡度為1/3000—1/8000。

自然氣候

梁山縣地處暖溫帶半溼潤地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5℃,降雨量601毫米,無霜期205天,適宜糧、棉、油、萊、果等多種植物生長。農作物以種植小麥、玉米、大豆、地瓜、穀子、棉花、蔬菜為主,畜禽有牛、馬、驢、騾、豬、羊、雞、鴨、鵝等,林果有楊、柳、槐、榆、椿、泡桐、桃、杏、梨、蘋果、柿、棗等,水產品有魚、蝦、蟹、甲魚等。

梁山縣境內山石、泥沙資源豐富,發展建材業得天獨厚。全縣山石、紫砂岩儲量豐富,可發展水泥、石灰和陶瓷等建材業。 另外,縣境內水資源總量43185萬立方米, 煤炭儲量約10億噸,還有豐富的天然氣和鐵、鉛、石膏等礦藏,極具開採利用價值。

旅遊景區

梁山風景區自然、水滸景觀景點主要有梁山古寨、靖忠廟、聚義廳、宋江馬道、號令臺、石碣文臺、宋江井、《水泊梁山記》摩崖石刻、一關、二關、李逵塑像、黑風口、扭頭門、杏花村等。

儒釋道三教旅遊景觀群位於雪山峰南麓,標誌性建築有蓮臺寺、法興寺、西竺禪師墓碑、八角琉璃井、問禮堂等系列古蹟,形成了多元文化交相輝映的古蹟群落。其中,蓮臺寺和法興寺為佛教聖地,皆創建於唐朝。

梁山為中華武術四大發祥地之一,與少林、武當、峨眉齊名。梁山民俗文化璀璨奪目,獨具特色。如鬥雞、鬥羊、鬥狗、貓狗大戰、狗追兔子等鬥獸表演,嗩吶、高蹺、舞獅、秧歌等富有參與性的文娛活動為梁山絕活。

梁山民俗旅遊活動主要有水滸文化節、廟會、春節萬人登山活動、菊花會、品酒大會、“敲平安鑼,擂吉祥鼓”活動等。其中,梁山縣分別在1993、1994和2007年舉辦水滸文化節,並確定每2年舉辦一屆。

水泊梁山風景區

水泊梁山是水滸故事的發源地,因古典名著《水滸傳》一書行世而馳名中外,水泊梁山風景名勝區是以人地滄桑和山水遺蹟為基礎,以水滸文化為主要內容的著名風景區。1985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首批公佈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1年被省政府納入《山東省“十五”旅遊發展規劃》,並被確定為我省八大旅遊區中水滸旅遊線上的核心景區。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級旅遊區,成為人們旅遊的理想去處。陳運和詩《登水泊梁山尋古》稱“尋北宋,登《水滸》,上水泊梁山走旱路。800年滄桑踩腳底,寫不出古詩卻有新感觸”、“略知些一百零八將的星座名號,沒必要考證其一切的出處;短暫的農民起義更多為相傳,憶歷史敎訓,革命才有又一引用的典故”。

梁山,古稱良山,《山東通志》雲:“漢文帝第二子樑孝王常圍獵於此,死後葬于山麓,遂易名梁山。”這裡歷史悠久,古今文明,夏商時期就有先人稼穡漁獵,繁衍生息,漢代為皇家獵場,樑孝王常到此圍獵,隋唐時期是頗有聲

山東省梁山縣概況

望的佛教勝地,武則天東巡時曾兩次駕臨梁山蓮臺寺,五代後黃河多次潰決,大水注入山足,形成八百里水泊;北宋宣和年間宋江結交天下英雄好漢,憑藉水泊天險,嘯聚山林,替天行道,聲震天下,元代中期,黃河南徙,梁山泊日趨乾涸,遂成良田,明清文人雅士輩出,水滸文化聞名於世。

今日梁山位於中國山東省西南部,西枕濁浪翻滾的黃河,東瀕清澈潺緩的京杭古運河,北臨八百里水泊遺蹟東平湖,山水交錯,湖河相連,港汊縱橫,氣勢磅礴。梁山有四主峰、七支脈組成,四主峰包括虎頭峰、郝山峰、雪山峰、青龍山,主峰海拔197.9米。山雖不高,但崛起於大平原上,顯得格外雄渾粗獷,山雖不大,卻是峰巒起伏,形態多變,景色十分豐富,梁山北坡平緩,景色秀麗,南坡陡峭,雄險嚴峻,東西多溝壑,幽深中不乏天趣,山頂開闊平坦,略有起伏,翠柏濃蔭,寧靜明麗。

八百多年曆史滄桑,峰巒間好漢的蹤跡仍歷歷在目,宋江寨、忠義堂、斷金亭、黑風亭、石碣亭建築,花榮射雁、雙雄鎮關、林沖雪夜上梁山等塑像及範曾先生《水泊梁山記》、試刀石、練武場、宋江馬道等幾十處遺蹟、遺址無不喚起遊人悠悠的思古之情,帝子遺碑,梁山疊翠,法興夕照,蓮臺春色,石井甘泉,堪稱五大勝景,其古蹟尚存,典雅壯麗。

山北麓登山處旁邊的懸崖峭壁上有眾多摩崖石刻,集中了當代書法大家的上乘之作,如舒同先生的“水泊梁山”,費新我的“草莽名山”,範曾先生的“水泊梁山記”,成為上梁山的重要景觀,其右側有一座魯智深、武松石雕,稱“雙雄鎮關”,把守著入關山隘。新開闢北線旅遊上山線路,建有一關、二關等景點。

沿著寓意一百零八將的108級臺階拾級而上,盡頭是一座亭臺,名曰“斷金亭”,取《易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之意。當年林沖雪夜上梁山時,朱貴引見林沖,撐一葉小舟穿過金沙灘看岸上兩邊即是合抱的大樹,半山是一座斷金亭子。四面水簾交卷,周圍花壓朱鑭。萬朵芙蓉鋪綠水,千枝荷葉繞芳塘。華簷外陰陰柳影,鎖窗前細細鬆聲。江山秀色滿亭臺,豪傑一群來聚會。後來,林沖為納晁蓋、吳用及阮氏三雄等七位好漢入夥,在此間火併了胸懷偏狹、嫉賢妒能的白衣秀士王倫,立晁蓋為梁山泊主。正是“斷金亭上招多少斷金之人;聚義廳前開幾番聚義之會。”

今日“斷金亭”在一百八磴石級盡處的懸崖上。三面懷臨深谷絕澗,木石結構,粗獷雄渾,亭中置石桌石凳,古樸莊重。匾額“斷金亭”為著名書畫家範曾題寫,筆勢瀟灑俊逸,與亭榭渾然一體,給梁山增添了無限風韻。置身亭榭,憑欄俯瞰,令人浮想聯翩。

水滸前寨

地處虎頭峰,危崖壁立,唯北面有崎嶇山道通黑風口可出入。有兩道石砌寨牆圍護,原為亭堂式木石建築,後屢遭毀壞。元代詩人袁桷登遊梁山,有“飄飄愧陳人,歷歷見遺址;流移散空洲,崛強尋故壘”記述。現已修復忠義堂,東西廂房塑有水滸人物像,忠義堂內壁有唐三彩陶瓷巨畫《梁山泊英雄聚義圖》。此外,還修復了“宋江井”和“花榮射雁”等古蹟。

水滸後寨

在青龍山北側,是當年梁山義軍安置眷屬、鑄造兵器、囤積糧草之處,有古戲樓、宋家衚衕、晒糧場等建築古蹟,另有名勝“帝子遺碑”。《史記·樑孝王世家》有“北獵良山”的記載。樑孝王劉武狩獵良山,暴病而亡葬於此,漢景帝為其樹碑。黑風口在虎頭峰與騎三山相連的山凹處,兩側懸崖峭壁,谷幽澗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此處風大且急,素有“無風三尺浪、有風颳掉頭”之說,故名“黑風口”,號稱梁山第一險關。現建有李逵塑像和黑風亭。並樹有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手書碑,題字筆力雄健、結構寬博。“黑風口”3字是沙孟海先生晚年的得意之作。

斷金亭

在梁山支脈狗頭山,西臨懸崖巨壑。是當年林沖為納晁蓋等七好漢入夥,火併白衣秀士王倫的地方。斷金亭名取

山東省梁山縣概況

《易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之意。現已修復斷金亭,並在亭下修建108級登山石階。當年林沖雪夜上梁山時,朱貴引見林沖,撐一葉小舟穿過金沙灘,看岸上兩邊都是合抱的大樹,半山裡一座斷金亭子。四面水簾交卷,周圍花壓朱闌。萬朵芙蓉鋪綠水,千枝荷葉繞芳塘。華簷外陰陰柳影,鎖窗前細細鬆聲。江山秀氣滿亭臺,豪傑一群來聚會。後來,林沖為納晃蓋、吳用,阮氏三雄等七位好漢入夥,在此間火併了胸懷褊狹、嫉賢妨能的白衣秀士王倫,立晃蓋為梁山泊主。正是: “ 斷金亭上 ” ,招多少斷金之人;聚義廳前,開幾番聚義之會。”今日 “ 斷金亭 ” 在一百零八磴山石級盡處的懸崖上。三面環臨深谷絕澗,木石結構,粗獷雄渾,亭中置石桌石凳,古樸莊重。匾額 “ 斷金亭 ” 為著名書畫家範曾題寫,筆勢瀟灑俊逸,與亭榭渾然一體,給梁山增添了無限風韻。置身亭榭,憑欄俯瞰,令人浮想聯翩。

疏財臺

又名分贓臺。郝山峰上蒼松翠柏掩映著一塊天然巨石,上端有一塊元寶狀石頭,周圍36個石凳環繞,相傳這裡就

山東省梁山縣概況

是梁山眾英雄“大秤分金銀、異樣穿綢綿”的仗義疏財臺。明代詩人劉基《梁山泊·分贓臺》詩云:“突兀高臺累土成,人言暴客此分贏。飲泉清節今寥落,何但梁山獨擅名”。“疏財臺”三字為當代書法家陳天然手筆。

忠義堂

忠義堂原叫聚義廳。晁蓋在曾頭市中箭身亡後,宋江成了山寨之主,他便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並在門前樹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忠義堂院落裡,中央是一根硃紅色的旗杆,上面懸掛著一面杏黃旗,上書“替天行道”四個黑色大

山東省梁山縣概況

字。忠義堂前的平臺兩側,又有兩杆粉色的大旗,東面的旗幟上是“山東呼保義”,西邊懸掛的是“河北玉麒麟”,昭示著各路豪傑在此集會。忠義堂的抱楹上雕刻著一副紅底金字的對聯:“常懷貞烈常忠義,不愛資財不擾民。”這是後人對梁山好漢們的讚美之辭。 忠義堂正廳的屏風縑帛上,描繪著水泊梁山的舊時風景。宋江、盧俊義、吳用三位首領的彩塑雕像,栩栩如生地端坐在忠義堂中央,兩旁陳列著英雄排座次的桌椅、酒罈和大黑碗。最引人注目的是,東、西、北三面牆壁上的大型陶瓷壁畫《梁山泊英雄聚義圖》,畫面雄傳博大、氣宇非凡。壁畫中有武松景陽崗打虎的雄姿;有執走天涯的魯智深;也有蹲在牆角探頭躬腰的鼓上蚤時遷,一百零八位英雄聚會忠義堂,他們或精靈,或粗魯,或淳樸,或風流,何堂相礙,果然識性同居;在這裡,他們或筆,或刀槍,或奔馳,或偷騙,各有專長,真是隨才使器。 忠義堂前的東西廂房裡,陳列著彩塑的三十六天罡,個個比真人還大,神態逼真,個性鮮明。他們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怒目圓睜,似有滿腔仇恨尚未雪。

宋江馬道

宋江馬道是當年義軍搬運糧草、通報寨情,防衛進攻的要道,傳說梁山寨上原本沒有這條道,宋江上山後,一心想修一條貫通前後寨的大道,宋江跑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沒找出合適的路線,正在發愁之際,宋江夜裡做了一個夢,夢中聽到一陣馬蹄響“嗒嗒嗒”,由遠而近,宋江大喜,只見一匹白龍大馬飛馳而來,見了宋江,掉頭往回跑,宋江在馬後面追,從虎頭峰過騎三山,跨狗爪子山、鰲子山,蜿蜒而去,果然是條好道,“宋江馬道”由此而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