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引 言】

一所特殊歷史時期由國務院外交部在呂梁建立的特殊學校;

一所坐落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歸化大山深處的封閉式學校;

一個原汁原味反映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生活遺存的實物見證;

一個彰顯呂梁最高學府國家幹部學習勞動改造的時代縮影。

這所著名的學校,就是離石“五七幹校”,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六六學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引 言】

一所特殊歷史時期由國務院外交部在呂梁建立的特殊學校;

一所坐落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歸化大山深處的封閉式學校;

一個原汁原味反映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生活遺存的實物見證;

一個彰顯呂梁最高學府國家幹部學習勞動改造的時代縮影。

這所著名的學校,就是離石“五七幹校”,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六六學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引 言】

一所特殊歷史時期由國務院外交部在呂梁建立的特殊學校;

一所坐落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歸化大山深處的封閉式學校;

一個原汁原味反映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生活遺存的實物見證;

一個彰顯呂梁最高學府國家幹部學習勞動改造的時代縮影。

這所著名的學校,就是離石“五七幹校”,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六六學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早聞離石有所著名的“五七幹校”舊址,也曾在離石工作長達16年之久,但一直未能走近之、瞭解之、認識之。己亥之年,盛夏時節,我隨呂梁市古代文化研究會和呂梁市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會考察團一行30餘人外出採風,走進全國特色小鎮·信義,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引 言】

一所特殊歷史時期由國務院外交部在呂梁建立的特殊學校;

一所坐落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歸化大山深處的封閉式學校;

一個原汁原味反映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生活遺存的實物見證;

一個彰顯呂梁最高學府國家幹部學習勞動改造的時代縮影。

這所著名的學校,就是離石“五七幹校”,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六六學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早聞離石有所著名的“五七幹校”舊址,也曾在離石工作長達16年之久,但一直未能走近之、瞭解之、認識之。己亥之年,盛夏時節,我隨呂梁市古代文化研究會和呂梁市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會考察團一行30餘人外出採風,走進全國特色小鎮·信義,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坐落於小東川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鎮歸化村塔則溝自然村大山溝。始建於1966年,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緣於它是國務院外交部當時在山西建立的一所封閉式教育場所,也是國家機關在呂梁地區設立的最高學府。當年,有幾百名外交部的幹部曾在此學習,此外還從事養殖、種植等生產活動。從1966年—1972年,先後有1000餘名外交工作人員在這裡學習、生活和勞動,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國際活動家和駐外大使,譬如,李肇星、唐家璇、吳建民、徐敦信、張德廣、楊福昌等外交領導人。原外交部部長錢其琛曾在此學習過,原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曾到此視察過。前國家外交部副部長、山西省省長羅貴波將軍,抗戰時期曾在這裡領導遊擊戰爭,反抗日寇侵略。“五七幹校”因建立年代而得名,當地老百姓俗稱“六六學校”。“文化大革命”後期,隨著外交部工作的恢復和擴展,學員陸續被派往國外。1972年底,“五七幹校”被撤銷,先是移交給當時的呂梁地委黨校使用,最後移交給離石區政府管理。2011年,離石區政府將“五七幹校”列為“離石區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如今,“五七幹校”舊址,已成為國務院外交部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的唯一一處真實見證場所,其原汁原味的見證實物、生活遺存,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也是中國文革時期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


回望“五七幹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引 言】

一所特殊歷史時期由國務院外交部在呂梁建立的特殊學校;

一所坐落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歸化大山深處的封閉式學校;

一個原汁原味反映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生活遺存的實物見證;

一個彰顯呂梁最高學府國家幹部學習勞動改造的時代縮影。

這所著名的學校,就是離石“五七幹校”,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六六學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早聞離石有所著名的“五七幹校”舊址,也曾在離石工作長達16年之久,但一直未能走近之、瞭解之、認識之。己亥之年,盛夏時節,我隨呂梁市古代文化研究會和呂梁市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會考察團一行30餘人外出採風,走進全國特色小鎮·信義,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坐落於小東川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鎮歸化村塔則溝自然村大山溝。始建於1966年,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緣於它是國務院外交部當時在山西建立的一所封閉式教育場所,也是國家機關在呂梁地區設立的最高學府。當年,有幾百名外交部的幹部曾在此學習,此外還從事養殖、種植等生產活動。從1966年—1972年,先後有1000餘名外交工作人員在這裡學習、生活和勞動,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國際活動家和駐外大使,譬如,李肇星、唐家璇、吳建民、徐敦信、張德廣、楊福昌等外交領導人。原外交部部長錢其琛曾在此學習過,原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曾到此視察過。前國家外交部副部長、山西省省長羅貴波將軍,抗戰時期曾在這裡領導遊擊戰爭,反抗日寇侵略。“五七幹校”因建立年代而得名,當地老百姓俗稱“六六學校”。“文化大革命”後期,隨著外交部工作的恢復和擴展,學員陸續被派往國外。1972年底,“五七幹校”被撤銷,先是移交給當時的呂梁地委黨校使用,最後移交給離石區政府管理。2011年,離石區政府將“五七幹校”列為“離石區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如今,“五七幹校”舊址,已成為國務院外交部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的唯一一處真實見證場所,其原汁原味的見證實物、生活遺存,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也是中國文革時期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


回望“五七幹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五七幹校”,雖然過去50餘年了,但它是一個歷史的見證,也是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五七千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個重要產物,產生之時被當作“新生事物”大力推介。它曾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強烈震動,產生了深刻影響,在世界上也名噪一時。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引 言】

一所特殊歷史時期由國務院外交部在呂梁建立的特殊學校;

一所坐落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歸化大山深處的封閉式學校;

一個原汁原味反映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生活遺存的實物見證;

一個彰顯呂梁最高學府國家幹部學習勞動改造的時代縮影。

這所著名的學校,就是離石“五七幹校”,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六六學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早聞離石有所著名的“五七幹校”舊址,也曾在離石工作長達16年之久,但一直未能走近之、瞭解之、認識之。己亥之年,盛夏時節,我隨呂梁市古代文化研究會和呂梁市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會考察團一行30餘人外出採風,走進全國特色小鎮·信義,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坐落於小東川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鎮歸化村塔則溝自然村大山溝。始建於1966年,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緣於它是國務院外交部當時在山西建立的一所封閉式教育場所,也是國家機關在呂梁地區設立的最高學府。當年,有幾百名外交部的幹部曾在此學習,此外還從事養殖、種植等生產活動。從1966年—1972年,先後有1000餘名外交工作人員在這裡學習、生活和勞動,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國際活動家和駐外大使,譬如,李肇星、唐家璇、吳建民、徐敦信、張德廣、楊福昌等外交領導人。原外交部部長錢其琛曾在此學習過,原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曾到此視察過。前國家外交部副部長、山西省省長羅貴波將軍,抗戰時期曾在這裡領導遊擊戰爭,反抗日寇侵略。“五七幹校”因建立年代而得名,當地老百姓俗稱“六六學校”。“文化大革命”後期,隨著外交部工作的恢復和擴展,學員陸續被派往國外。1972年底,“五七幹校”被撤銷,先是移交給當時的呂梁地委黨校使用,最後移交給離石區政府管理。2011年,離石區政府將“五七幹校”列為“離石區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如今,“五七幹校”舊址,已成為國務院外交部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的唯一一處真實見證場所,其原汁原味的見證實物、生活遺存,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也是中國文革時期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


回望“五七幹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五七幹校”,雖然過去50餘年了,但它是一個歷史的見證,也是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五七千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個重要產物,產生之時被當作“新生事物”大力推介。它曾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強烈震動,產生了深刻影響,在世界上也名噪一時。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所謂“五七幹校”,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間,為貫徹毛澤東“五七指示”和讓幹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將黨政機關幹部、科技人員和大專院校教師等下放到農村,進行幹部勞動改造、思想教育的場所。1966年5月7日,毛澤東在看了總後勤部上報的《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之後,給林彪寫了一封信,後被稱之為“五七指示”。在封信中,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毛澤東還要求學校縮短學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讓“資產階級統治”學校。這個“五七指示”精神,反映了毛澤東要在全國每個基層單位開展“批判資產階級”的思想。當時,中共中央轉發了這一封信。1966年8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全國都應該成為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9週年》,對“五七指示”作了進一步闡述及推廣。1968年,黑龍江柳河干校率先被命名為“五七幹校”,成為中國第一個以“五七”命名的幹校。此後,大批”五七幹校”在各地開辦起來,離石“五七幹校”正是這一時代背景下的歷史產物。由此,“五七幹校”就成了中國現代史上一個特定的名詞。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引 言】

一所特殊歷史時期由國務院外交部在呂梁建立的特殊學校;

一所坐落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歸化大山深處的封閉式學校;

一個原汁原味反映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生活遺存的實物見證;

一個彰顯呂梁最高學府國家幹部學習勞動改造的時代縮影。

這所著名的學校,就是離石“五七幹校”,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六六學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早聞離石有所著名的“五七幹校”舊址,也曾在離石工作長達16年之久,但一直未能走近之、瞭解之、認識之。己亥之年,盛夏時節,我隨呂梁市古代文化研究會和呂梁市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會考察團一行30餘人外出採風,走進全國特色小鎮·信義,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坐落於小東川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鎮歸化村塔則溝自然村大山溝。始建於1966年,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緣於它是國務院外交部當時在山西建立的一所封閉式教育場所,也是國家機關在呂梁地區設立的最高學府。當年,有幾百名外交部的幹部曾在此學習,此外還從事養殖、種植等生產活動。從1966年—1972年,先後有1000餘名外交工作人員在這裡學習、生活和勞動,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國際活動家和駐外大使,譬如,李肇星、唐家璇、吳建民、徐敦信、張德廣、楊福昌等外交領導人。原外交部部長錢其琛曾在此學習過,原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曾到此視察過。前國家外交部副部長、山西省省長羅貴波將軍,抗戰時期曾在這裡領導遊擊戰爭,反抗日寇侵略。“五七幹校”因建立年代而得名,當地老百姓俗稱“六六學校”。“文化大革命”後期,隨著外交部工作的恢復和擴展,學員陸續被派往國外。1972年底,“五七幹校”被撤銷,先是移交給當時的呂梁地委黨校使用,最後移交給離石區政府管理。2011年,離石區政府將“五七幹校”列為“離石區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如今,“五七幹校”舊址,已成為國務院外交部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的唯一一處真實見證場所,其原汁原味的見證實物、生活遺存,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也是中國文革時期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


回望“五七幹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五七幹校”,雖然過去50餘年了,但它是一個歷史的見證,也是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五七千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個重要產物,產生之時被當作“新生事物”大力推介。它曾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強烈震動,產生了深刻影響,在世界上也名噪一時。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所謂“五七幹校”,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間,為貫徹毛澤東“五七指示”和讓幹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將黨政機關幹部、科技人員和大專院校教師等下放到農村,進行幹部勞動改造、思想教育的場所。1966年5月7日,毛澤東在看了總後勤部上報的《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之後,給林彪寫了一封信,後被稱之為“五七指示”。在封信中,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毛澤東還要求學校縮短學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讓“資產階級統治”學校。這個“五七指示”精神,反映了毛澤東要在全國每個基層單位開展“批判資產階級”的思想。當時,中共中央轉發了這一封信。1966年8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全國都應該成為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9週年》,對“五七指示”作了進一步闡述及推廣。1968年,黑龍江柳河干校率先被命名為“五七幹校”,成為中國第一個以“五七”命名的幹校。此後,大批”五七幹校”在各地開辦起來,離石“五七幹校”正是這一時代背景下的歷史產物。由此,“五七幹校”就成了中國現代史上一個特定的名詞。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中共中央、國務院所屬各部委及豫、贛、鄂、遼、吉、黑等18個省,共創辦了106所“五七幹校”,先後遣送、安置了10多萬名下放幹部、3萬家屬和5000名知識青年。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人民日報》刊發社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要求正確執行黨的幹部政策,“解放”了一大批老幹部和專家教授。隨著大批學員們的返城,“五七幹校”也漸趨冷清衰落,但誰也不敢貿然撤銷,仍有一批人員滯留這裡。當時,全國大多數地方把“五七幹校”當作讓幹部輪流去勞動、學習一段時間的場所。當全國掀起“批林批孔”“批儒評法”“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評《水滸》”運動時,各地的“五七幹校”也就成了開辦應景學習班的場所。學校一般只有看守房舍和農具的留守人員,直到1979年2月17日,國務院正式發出《關於停辦“五七幹校”有關問題的通知》後,各地才陸續宣告正式撤銷。從此,“五七幹校”從中國歷史的舞臺上陸續消失,成為一段永久的難忘的歷史回憶。


“五七幹校”成立之初,主要是為“反修防修”。因為毛澤東認為蘇聯黨已變質,赫魯曉夫是修正主義的代表人物,通過對各種材料的分析發現,蘇聯的幹部是不勞動的,且高高在上,脫離人民;蘇聯幹部的子女也是特殊的,黨員幹部也要由幹部子女來擔任。從國內來看,許多幹部從來不勞動,還搞特殊化。雖看上去穿得乾乾淨淨,吃得好好的,但看不起工人、農民,有的搞瞎指揮,甚至打罵群眾。為此,毛澤東深刻地認識到,幹部搞特殊化,脫離勞動,脫離人民,是產生修正主義的重要根源。1963年5月,毛澤東在對《浙江省七個關於幹部參加勞動的好材料》的批語中寫道:“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三項偉大革命運動,是使共產黨員免除官僚主義、避免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確實保證,是使無產階級能夠和廣大勞動群眾聯合起來,實行民主專政的可靠保證。”1964年12月,毛澤東在又一報告的批語中寫道:“如果管理人員不到車間、小組搞‘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拜老師學一門至幾門手藝,那就一輩子會同工人階級處於尖銳的階級鬥爭狀態中,最後必須要被工人階級把他們當作資產階級打倒。不學會技術,長期當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領導人,是已經變成或者正在變成吸工人血的資產階級分子。這些人是鬥爭對象、革命對象,社教運動絕對不能依靠他們。”由是,毛澤東對幹部參加勞動,感到更為迫切了。正當此時,1966年5月2日,林彪給毛澤東寄來了一份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毛澤東肯定了報告中提出的五條做法和總的想法,但又考慮不能僅限於軍隊生產的範圍,他由軍隊搞生產,聯想到辦一種“大學校”的問題。這種“大學校”,各行各業都要辦。在“大學校”裡,可以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生產,這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五七指示”。在毛澤東發表“五·七”指示10週年之際,1976年5月7日,郵電部還發行了一套紀念“五· 七”幹校的郵票。編號為J9,全套共3枚,第1枚是“認真讀書”;第二枚是“生產勞動”;第三枚是“插隊鍛鍊”,這一套郵票所反映的是:“讀書、勞動、鍛鍊”六個字,高度涵蓋了“五七幹校”的核心意義。


走近“五七幹校”


走近“五七幹校”舊址,目睹著一排排殘垣斷壁、破舊不堪的房屋,漫步於一處處雜草叢生、冷清淒涼的院落,我一邊觀賞邊回憶,一邊品讀感悟,睹物思人品史,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引 言】

一所特殊歷史時期由國務院外交部在呂梁建立的特殊學校;

一所坐落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歸化大山深處的封閉式學校;

一個原汁原味反映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生活遺存的實物見證;

一個彰顯呂梁最高學府國家幹部學習勞動改造的時代縮影。

這所著名的學校,就是離石“五七幹校”,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六六學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早聞離石有所著名的“五七幹校”舊址,也曾在離石工作長達16年之久,但一直未能走近之、瞭解之、認識之。己亥之年,盛夏時節,我隨呂梁市古代文化研究會和呂梁市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會考察團一行30餘人外出採風,走進全國特色小鎮·信義,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坐落於小東川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鎮歸化村塔則溝自然村大山溝。始建於1966年,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緣於它是國務院外交部當時在山西建立的一所封閉式教育場所,也是國家機關在呂梁地區設立的最高學府。當年,有幾百名外交部的幹部曾在此學習,此外還從事養殖、種植等生產活動。從1966年—1972年,先後有1000餘名外交工作人員在這裡學習、生活和勞動,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國際活動家和駐外大使,譬如,李肇星、唐家璇、吳建民、徐敦信、張德廣、楊福昌等外交領導人。原外交部部長錢其琛曾在此學習過,原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曾到此視察過。前國家外交部副部長、山西省省長羅貴波將軍,抗戰時期曾在這裡領導遊擊戰爭,反抗日寇侵略。“五七幹校”因建立年代而得名,當地老百姓俗稱“六六學校”。“文化大革命”後期,隨著外交部工作的恢復和擴展,學員陸續被派往國外。1972年底,“五七幹校”被撤銷,先是移交給當時的呂梁地委黨校使用,最後移交給離石區政府管理。2011年,離石區政府將“五七幹校”列為“離石區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如今,“五七幹校”舊址,已成為國務院外交部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的唯一一處真實見證場所,其原汁原味的見證實物、生活遺存,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也是中國文革時期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


回望“五七幹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五七幹校”,雖然過去50餘年了,但它是一個歷史的見證,也是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五七千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個重要產物,產生之時被當作“新生事物”大力推介。它曾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強烈震動,產生了深刻影響,在世界上也名噪一時。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所謂“五七幹校”,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間,為貫徹毛澤東“五七指示”和讓幹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將黨政機關幹部、科技人員和大專院校教師等下放到農村,進行幹部勞動改造、思想教育的場所。1966年5月7日,毛澤東在看了總後勤部上報的《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之後,給林彪寫了一封信,後被稱之為“五七指示”。在封信中,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毛澤東還要求學校縮短學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讓“資產階級統治”學校。這個“五七指示”精神,反映了毛澤東要在全國每個基層單位開展“批判資產階級”的思想。當時,中共中央轉發了這一封信。1966年8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全國都應該成為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9週年》,對“五七指示”作了進一步闡述及推廣。1968年,黑龍江柳河干校率先被命名為“五七幹校”,成為中國第一個以“五七”命名的幹校。此後,大批”五七幹校”在各地開辦起來,離石“五七幹校”正是這一時代背景下的歷史產物。由此,“五七幹校”就成了中國現代史上一個特定的名詞。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中共中央、國務院所屬各部委及豫、贛、鄂、遼、吉、黑等18個省,共創辦了106所“五七幹校”,先後遣送、安置了10多萬名下放幹部、3萬家屬和5000名知識青年。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人民日報》刊發社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要求正確執行黨的幹部政策,“解放”了一大批老幹部和專家教授。隨著大批學員們的返城,“五七幹校”也漸趨冷清衰落,但誰也不敢貿然撤銷,仍有一批人員滯留這裡。當時,全國大多數地方把“五七幹校”當作讓幹部輪流去勞動、學習一段時間的場所。當全國掀起“批林批孔”“批儒評法”“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評《水滸》”運動時,各地的“五七幹校”也就成了開辦應景學習班的場所。學校一般只有看守房舍和農具的留守人員,直到1979年2月17日,國務院正式發出《關於停辦“五七幹校”有關問題的通知》後,各地才陸續宣告正式撤銷。從此,“五七幹校”從中國歷史的舞臺上陸續消失,成為一段永久的難忘的歷史回憶。


“五七幹校”成立之初,主要是為“反修防修”。因為毛澤東認為蘇聯黨已變質,赫魯曉夫是修正主義的代表人物,通過對各種材料的分析發現,蘇聯的幹部是不勞動的,且高高在上,脫離人民;蘇聯幹部的子女也是特殊的,黨員幹部也要由幹部子女來擔任。從國內來看,許多幹部從來不勞動,還搞特殊化。雖看上去穿得乾乾淨淨,吃得好好的,但看不起工人、農民,有的搞瞎指揮,甚至打罵群眾。為此,毛澤東深刻地認識到,幹部搞特殊化,脫離勞動,脫離人民,是產生修正主義的重要根源。1963年5月,毛澤東在對《浙江省七個關於幹部參加勞動的好材料》的批語中寫道:“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三項偉大革命運動,是使共產黨員免除官僚主義、避免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確實保證,是使無產階級能夠和廣大勞動群眾聯合起來,實行民主專政的可靠保證。”1964年12月,毛澤東在又一報告的批語中寫道:“如果管理人員不到車間、小組搞‘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拜老師學一門至幾門手藝,那就一輩子會同工人階級處於尖銳的階級鬥爭狀態中,最後必須要被工人階級把他們當作資產階級打倒。不學會技術,長期當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領導人,是已經變成或者正在變成吸工人血的資產階級分子。這些人是鬥爭對象、革命對象,社教運動絕對不能依靠他們。”由是,毛澤東對幹部參加勞動,感到更為迫切了。正當此時,1966年5月2日,林彪給毛澤東寄來了一份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毛澤東肯定了報告中提出的五條做法和總的想法,但又考慮不能僅限於軍隊生產的範圍,他由軍隊搞生產,聯想到辦一種“大學校”的問題。這種“大學校”,各行各業都要辦。在“大學校”裡,可以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生產,這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五七指示”。在毛澤東發表“五·七”指示10週年之際,1976年5月7日,郵電部還發行了一套紀念“五· 七”幹校的郵票。編號為J9,全套共3枚,第1枚是“認真讀書”;第二枚是“生產勞動”;第三枚是“插隊鍛鍊”,這一套郵票所反映的是:“讀書、勞動、鍛鍊”六個字,高度涵蓋了“五七幹校”的核心意義。


走近“五七幹校”


走近“五七幹校”舊址,目睹著一排排殘垣斷壁、破舊不堪的房屋,漫步於一處處雜草叢生、冷清淒涼的院落,我一邊觀賞邊回憶,一邊品讀感悟,睹物思人品史,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據有關資料介紹,全國106所“五七幹校”,一般都選址在地形偏遠、貧窮落後的農村大山之中,去幹校裡學習人員被稱為“學員”。在“五七幹校”裡,無論你的資歷深淺、品級大小,所有人都稱為“五七戰士”。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就選擇在今信義鎮歸化村的塔則溝自然村內,坐落於一個人跡罕至的小山溝裡。綜觀“五七幹校”舊址,背依黃土大山,面向寶峰山,沿東西向一條山溝,依山設建,坐北向南,總佔地約100餘畝,建築面積約4000餘平方米,有120餘孔磚劵窯洞建築,看上去雖陳舊破落,繁華不在,但錯落有致,佈局合理,除主要建築外,還建有大小飯廳、圖書樓、籃球場、車庫、發電站等,最為顯眼且富有氣派的一處建築,就屬一長排上下二層44孔磚劵窯洞顯眼,據說這是提供外交部官員住宿學習使用的。大門為鐵門,東西耳房牆上書:“統一領導分散經營,全黨一定要重視農業”語錄,並有毛澤東主席題字及毛澤東主席軍裝頭像。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引 言】

一所特殊歷史時期由國務院外交部在呂梁建立的特殊學校;

一所坐落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歸化大山深處的封閉式學校;

一個原汁原味反映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生活遺存的實物見證;

一個彰顯呂梁最高學府國家幹部學習勞動改造的時代縮影。

這所著名的學校,就是離石“五七幹校”,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六六學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早聞離石有所著名的“五七幹校”舊址,也曾在離石工作長達16年之久,但一直未能走近之、瞭解之、認識之。己亥之年,盛夏時節,我隨呂梁市古代文化研究會和呂梁市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會考察團一行30餘人外出採風,走進全國特色小鎮·信義,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坐落於小東川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鎮歸化村塔則溝自然村大山溝。始建於1966年,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緣於它是國務院外交部當時在山西建立的一所封閉式教育場所,也是國家機關在呂梁地區設立的最高學府。當年,有幾百名外交部的幹部曾在此學習,此外還從事養殖、種植等生產活動。從1966年—1972年,先後有1000餘名外交工作人員在這裡學習、生活和勞動,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國際活動家和駐外大使,譬如,李肇星、唐家璇、吳建民、徐敦信、張德廣、楊福昌等外交領導人。原外交部部長錢其琛曾在此學習過,原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曾到此視察過。前國家外交部副部長、山西省省長羅貴波將軍,抗戰時期曾在這裡領導遊擊戰爭,反抗日寇侵略。“五七幹校”因建立年代而得名,當地老百姓俗稱“六六學校”。“文化大革命”後期,隨著外交部工作的恢復和擴展,學員陸續被派往國外。1972年底,“五七幹校”被撤銷,先是移交給當時的呂梁地委黨校使用,最後移交給離石區政府管理。2011年,離石區政府將“五七幹校”列為“離石區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如今,“五七幹校”舊址,已成為國務院外交部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的唯一一處真實見證場所,其原汁原味的見證實物、生活遺存,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也是中國文革時期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


回望“五七幹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五七幹校”,雖然過去50餘年了,但它是一個歷史的見證,也是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五七千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個重要產物,產生之時被當作“新生事物”大力推介。它曾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強烈震動,產生了深刻影響,在世界上也名噪一時。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所謂“五七幹校”,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間,為貫徹毛澤東“五七指示”和讓幹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將黨政機關幹部、科技人員和大專院校教師等下放到農村,進行幹部勞動改造、思想教育的場所。1966年5月7日,毛澤東在看了總後勤部上報的《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之後,給林彪寫了一封信,後被稱之為“五七指示”。在封信中,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毛澤東還要求學校縮短學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讓“資產階級統治”學校。這個“五七指示”精神,反映了毛澤東要在全國每個基層單位開展“批判資產階級”的思想。當時,中共中央轉發了這一封信。1966年8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全國都應該成為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9週年》,對“五七指示”作了進一步闡述及推廣。1968年,黑龍江柳河干校率先被命名為“五七幹校”,成為中國第一個以“五七”命名的幹校。此後,大批”五七幹校”在各地開辦起來,離石“五七幹校”正是這一時代背景下的歷史產物。由此,“五七幹校”就成了中國現代史上一個特定的名詞。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中共中央、國務院所屬各部委及豫、贛、鄂、遼、吉、黑等18個省,共創辦了106所“五七幹校”,先後遣送、安置了10多萬名下放幹部、3萬家屬和5000名知識青年。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人民日報》刊發社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要求正確執行黨的幹部政策,“解放”了一大批老幹部和專家教授。隨著大批學員們的返城,“五七幹校”也漸趨冷清衰落,但誰也不敢貿然撤銷,仍有一批人員滯留這裡。當時,全國大多數地方把“五七幹校”當作讓幹部輪流去勞動、學習一段時間的場所。當全國掀起“批林批孔”“批儒評法”“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評《水滸》”運動時,各地的“五七幹校”也就成了開辦應景學習班的場所。學校一般只有看守房舍和農具的留守人員,直到1979年2月17日,國務院正式發出《關於停辦“五七幹校”有關問題的通知》後,各地才陸續宣告正式撤銷。從此,“五七幹校”從中國歷史的舞臺上陸續消失,成為一段永久的難忘的歷史回憶。


“五七幹校”成立之初,主要是為“反修防修”。因為毛澤東認為蘇聯黨已變質,赫魯曉夫是修正主義的代表人物,通過對各種材料的分析發現,蘇聯的幹部是不勞動的,且高高在上,脫離人民;蘇聯幹部的子女也是特殊的,黨員幹部也要由幹部子女來擔任。從國內來看,許多幹部從來不勞動,還搞特殊化。雖看上去穿得乾乾淨淨,吃得好好的,但看不起工人、農民,有的搞瞎指揮,甚至打罵群眾。為此,毛澤東深刻地認識到,幹部搞特殊化,脫離勞動,脫離人民,是產生修正主義的重要根源。1963年5月,毛澤東在對《浙江省七個關於幹部參加勞動的好材料》的批語中寫道:“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三項偉大革命運動,是使共產黨員免除官僚主義、避免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確實保證,是使無產階級能夠和廣大勞動群眾聯合起來,實行民主專政的可靠保證。”1964年12月,毛澤東在又一報告的批語中寫道:“如果管理人員不到車間、小組搞‘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拜老師學一門至幾門手藝,那就一輩子會同工人階級處於尖銳的階級鬥爭狀態中,最後必須要被工人階級把他們當作資產階級打倒。不學會技術,長期當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領導人,是已經變成或者正在變成吸工人血的資產階級分子。這些人是鬥爭對象、革命對象,社教運動絕對不能依靠他們。”由是,毛澤東對幹部參加勞動,感到更為迫切了。正當此時,1966年5月2日,林彪給毛澤東寄來了一份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毛澤東肯定了報告中提出的五條做法和總的想法,但又考慮不能僅限於軍隊生產的範圍,他由軍隊搞生產,聯想到辦一種“大學校”的問題。這種“大學校”,各行各業都要辦。在“大學校”裡,可以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生產,這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五七指示”。在毛澤東發表“五·七”指示10週年之際,1976年5月7日,郵電部還發行了一套紀念“五· 七”幹校的郵票。編號為J9,全套共3枚,第1枚是“認真讀書”;第二枚是“生產勞動”;第三枚是“插隊鍛鍊”,這一套郵票所反映的是:“讀書、勞動、鍛鍊”六個字,高度涵蓋了“五七幹校”的核心意義。


走近“五七幹校”


走近“五七幹校”舊址,目睹著一排排殘垣斷壁、破舊不堪的房屋,漫步於一處處雜草叢生、冷清淒涼的院落,我一邊觀賞邊回憶,一邊品讀感悟,睹物思人品史,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據有關資料介紹,全國106所“五七幹校”,一般都選址在地形偏遠、貧窮落後的農村大山之中,去幹校裡學習人員被稱為“學員”。在“五七幹校”裡,無論你的資歷深淺、品級大小,所有人都稱為“五七戰士”。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就選擇在今信義鎮歸化村的塔則溝自然村內,坐落於一個人跡罕至的小山溝裡。綜觀“五七幹校”舊址,背依黃土大山,面向寶峰山,沿東西向一條山溝,依山設建,坐北向南,總佔地約100餘畝,建築面積約4000餘平方米,有120餘孔磚劵窯洞建築,看上去雖陳舊破落,繁華不在,但錯落有致,佈局合理,除主要建築外,還建有大小飯廳、圖書樓、籃球場、車庫、發電站等,最為顯眼且富有氣派的一處建築,就屬一長排上下二層44孔磚劵窯洞顯眼,據說這是提供外交部官員住宿學習使用的。大門為鐵門,東西耳房牆上書:“統一領導分散經營,全黨一定要重視農業”語錄,並有毛澤東主席題字及毛澤東主席軍裝頭像。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離石“五七幹校”,是文革期間在呂梁山區設立的一所備戰基地,是周恩來總理為儲備培養和造就國家外交人才而設立的。“五七幹校”從建設到建成以至撤走,前後近8個年頭。這一所特殊的學校,留下了一段難忘的歲月,保存了一段特殊的歷史。從這裡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國際活動家和駐外大使,可以說這裡是國家外交部人才培養的搖籃,也是建國以來國家機關在呂梁山區設立的最高的也是唯一的機構,他們在離石期間的學習生活、勞動鍛鍊,對離石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走近“五七幹校”舊址,我既瞭解了它的過往歷史,又瞭解特定時期國家幹部在此勞動鍛鍊、艱苦創業、勤奮學習、積極生活的真實情況,從中汲取了弘揚艱苦奮鬥、開拓務實、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可謂接受了一次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引 言】

一所特殊歷史時期由國務院外交部在呂梁建立的特殊學校;

一所坐落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歸化大山深處的封閉式學校;

一個原汁原味反映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生活遺存的實物見證;

一個彰顯呂梁最高學府國家幹部學習勞動改造的時代縮影。

這所著名的學校,就是離石“五七幹校”,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六六學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早聞離石有所著名的“五七幹校”舊址,也曾在離石工作長達16年之久,但一直未能走近之、瞭解之、認識之。己亥之年,盛夏時節,我隨呂梁市古代文化研究會和呂梁市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會考察團一行30餘人外出採風,走進全國特色小鎮·信義,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坐落於小東川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鎮歸化村塔則溝自然村大山溝。始建於1966年,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緣於它是國務院外交部當時在山西建立的一所封閉式教育場所,也是國家機關在呂梁地區設立的最高學府。當年,有幾百名外交部的幹部曾在此學習,此外還從事養殖、種植等生產活動。從1966年—1972年,先後有1000餘名外交工作人員在這裡學習、生活和勞動,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國際活動家和駐外大使,譬如,李肇星、唐家璇、吳建民、徐敦信、張德廣、楊福昌等外交領導人。原外交部部長錢其琛曾在此學習過,原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曾到此視察過。前國家外交部副部長、山西省省長羅貴波將軍,抗戰時期曾在這裡領導遊擊戰爭,反抗日寇侵略。“五七幹校”因建立年代而得名,當地老百姓俗稱“六六學校”。“文化大革命”後期,隨著外交部工作的恢復和擴展,學員陸續被派往國外。1972年底,“五七幹校”被撤銷,先是移交給當時的呂梁地委黨校使用,最後移交給離石區政府管理。2011年,離石區政府將“五七幹校”列為“離石區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如今,“五七幹校”舊址,已成為國務院外交部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的唯一一處真實見證場所,其原汁原味的見證實物、生活遺存,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也是中國文革時期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


回望“五七幹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五七幹校”,雖然過去50餘年了,但它是一個歷史的見證,也是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五七千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個重要產物,產生之時被當作“新生事物”大力推介。它曾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強烈震動,產生了深刻影響,在世界上也名噪一時。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所謂“五七幹校”,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間,為貫徹毛澤東“五七指示”和讓幹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將黨政機關幹部、科技人員和大專院校教師等下放到農村,進行幹部勞動改造、思想教育的場所。1966年5月7日,毛澤東在看了總後勤部上報的《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之後,給林彪寫了一封信,後被稱之為“五七指示”。在封信中,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毛澤東還要求學校縮短學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讓“資產階級統治”學校。這個“五七指示”精神,反映了毛澤東要在全國每個基層單位開展“批判資產階級”的思想。當時,中共中央轉發了這一封信。1966年8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全國都應該成為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9週年》,對“五七指示”作了進一步闡述及推廣。1968年,黑龍江柳河干校率先被命名為“五七幹校”,成為中國第一個以“五七”命名的幹校。此後,大批”五七幹校”在各地開辦起來,離石“五七幹校”正是這一時代背景下的歷史產物。由此,“五七幹校”就成了中國現代史上一個特定的名詞。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中共中央、國務院所屬各部委及豫、贛、鄂、遼、吉、黑等18個省,共創辦了106所“五七幹校”,先後遣送、安置了10多萬名下放幹部、3萬家屬和5000名知識青年。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人民日報》刊發社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要求正確執行黨的幹部政策,“解放”了一大批老幹部和專家教授。隨著大批學員們的返城,“五七幹校”也漸趨冷清衰落,但誰也不敢貿然撤銷,仍有一批人員滯留這裡。當時,全國大多數地方把“五七幹校”當作讓幹部輪流去勞動、學習一段時間的場所。當全國掀起“批林批孔”“批儒評法”“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評《水滸》”運動時,各地的“五七幹校”也就成了開辦應景學習班的場所。學校一般只有看守房舍和農具的留守人員,直到1979年2月17日,國務院正式發出《關於停辦“五七幹校”有關問題的通知》後,各地才陸續宣告正式撤銷。從此,“五七幹校”從中國歷史的舞臺上陸續消失,成為一段永久的難忘的歷史回憶。


“五七幹校”成立之初,主要是為“反修防修”。因為毛澤東認為蘇聯黨已變質,赫魯曉夫是修正主義的代表人物,通過對各種材料的分析發現,蘇聯的幹部是不勞動的,且高高在上,脫離人民;蘇聯幹部的子女也是特殊的,黨員幹部也要由幹部子女來擔任。從國內來看,許多幹部從來不勞動,還搞特殊化。雖看上去穿得乾乾淨淨,吃得好好的,但看不起工人、農民,有的搞瞎指揮,甚至打罵群眾。為此,毛澤東深刻地認識到,幹部搞特殊化,脫離勞動,脫離人民,是產生修正主義的重要根源。1963年5月,毛澤東在對《浙江省七個關於幹部參加勞動的好材料》的批語中寫道:“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三項偉大革命運動,是使共產黨員免除官僚主義、避免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確實保證,是使無產階級能夠和廣大勞動群眾聯合起來,實行民主專政的可靠保證。”1964年12月,毛澤東在又一報告的批語中寫道:“如果管理人員不到車間、小組搞‘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拜老師學一門至幾門手藝,那就一輩子會同工人階級處於尖銳的階級鬥爭狀態中,最後必須要被工人階級把他們當作資產階級打倒。不學會技術,長期當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領導人,是已經變成或者正在變成吸工人血的資產階級分子。這些人是鬥爭對象、革命對象,社教運動絕對不能依靠他們。”由是,毛澤東對幹部參加勞動,感到更為迫切了。正當此時,1966年5月2日,林彪給毛澤東寄來了一份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毛澤東肯定了報告中提出的五條做法和總的想法,但又考慮不能僅限於軍隊生產的範圍,他由軍隊搞生產,聯想到辦一種“大學校”的問題。這種“大學校”,各行各業都要辦。在“大學校”裡,可以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生產,這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五七指示”。在毛澤東發表“五·七”指示10週年之際,1976年5月7日,郵電部還發行了一套紀念“五· 七”幹校的郵票。編號為J9,全套共3枚,第1枚是“認真讀書”;第二枚是“生產勞動”;第三枚是“插隊鍛鍊”,這一套郵票所反映的是:“讀書、勞動、鍛鍊”六個字,高度涵蓋了“五七幹校”的核心意義。


走近“五七幹校”


走近“五七幹校”舊址,目睹著一排排殘垣斷壁、破舊不堪的房屋,漫步於一處處雜草叢生、冷清淒涼的院落,我一邊觀賞邊回憶,一邊品讀感悟,睹物思人品史,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據有關資料介紹,全國106所“五七幹校”,一般都選址在地形偏遠、貧窮落後的農村大山之中,去幹校裡學習人員被稱為“學員”。在“五七幹校”裡,無論你的資歷深淺、品級大小,所有人都稱為“五七戰士”。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就選擇在今信義鎮歸化村的塔則溝自然村內,坐落於一個人跡罕至的小山溝裡。綜觀“五七幹校”舊址,背依黃土大山,面向寶峰山,沿東西向一條山溝,依山設建,坐北向南,總佔地約100餘畝,建築面積約4000餘平方米,有120餘孔磚劵窯洞建築,看上去雖陳舊破落,繁華不在,但錯落有致,佈局合理,除主要建築外,還建有大小飯廳、圖書樓、籃球場、車庫、發電站等,最為顯眼且富有氣派的一處建築,就屬一長排上下二層44孔磚劵窯洞顯眼,據說這是提供外交部官員住宿學習使用的。大門為鐵門,東西耳房牆上書:“統一領導分散經營,全黨一定要重視農業”語錄,並有毛澤東主席題字及毛澤東主席軍裝頭像。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離石“五七幹校”,是文革期間在呂梁山區設立的一所備戰基地,是周恩來總理為儲備培養和造就國家外交人才而設立的。“五七幹校”從建設到建成以至撤走,前後近8個年頭。這一所特殊的學校,留下了一段難忘的歲月,保存了一段特殊的歷史。從這裡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國際活動家和駐外大使,可以說這裡是國家外交部人才培養的搖籃,也是建國以來國家機關在呂梁山區設立的最高的也是唯一的機構,他們在離石期間的學習生活、勞動鍛鍊,對離石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走近“五七幹校”舊址,我既瞭解了它的過往歷史,又瞭解特定時期國家幹部在此勞動鍛鍊、艱苦創業、勤奮學習、積極生活的真實情況,從中汲取了弘揚艱苦奮鬥、開拓務實、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可謂接受了一次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參觀“五七幹校”歸來,靜靜地回望,深深地思考,查閱著大量的歷史資料,翻閱著陳舊的歷史照片,一張張特定時期的老照片,一件件特定時代的歷史遺存,目睹著老幹部們使用過的舊衣服、舊毯子,積塵多年的粗瓷碗、軍用壺,老式拖拉機、插秧機、打字機等遺物,再回顧“五七幹校”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無不令人震撼與欽佩,深思與感悟。當年老幹部們在呂梁山樑峁溝岔的大山深處,在革命老區十年九旱貧瘠的土地上,不畏艱難,克服困難,艱苦學習,艱辛勞作,經受鍛鍊的精神,實在難能可貴。記憶是為了更好的證明歷史,回憶是為了不忘那痛苦年代。撫今追昔,其實,人在適度的物質滿足情況下,最大的樂趣就是為社會、為企業、為他人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更好地體現人生的價值。作為新時代的呂梁人,我們更應該培養艱苦樸素的美德,樹立自強不息的進取心,強化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精力放在修學儲能、提升本領上來,把心思用在改革創新、奮發有為上來,保持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精神狀態,勇於革新鼎故、守正創新,把現在擁有的職業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全身心地投入到呂梁深化改革大潮中,永葆黨的先進性,發揚傳承“五七戰士”身上體現出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勞動熱情,熱愛生活、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革命本色,認認真真、踏踏實實、明明白白、清清白白地做一個新時代的追夢人。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引 言】

一所特殊歷史時期由國務院外交部在呂梁建立的特殊學校;

一所坐落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歸化大山深處的封閉式學校;

一個原汁原味反映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生活遺存的實物見證;

一個彰顯呂梁最高學府國家幹部學習勞動改造的時代縮影。

這所著名的學校,就是離石“五七幹校”,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六六學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早聞離石有所著名的“五七幹校”舊址,也曾在離石工作長達16年之久,但一直未能走近之、瞭解之、認識之。己亥之年,盛夏時節,我隨呂梁市古代文化研究會和呂梁市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會考察團一行30餘人外出採風,走進全國特色小鎮·信義,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坐落於小東川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鎮歸化村塔則溝自然村大山溝。始建於1966年,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緣於它是國務院外交部當時在山西建立的一所封閉式教育場所,也是國家機關在呂梁地區設立的最高學府。當年,有幾百名外交部的幹部曾在此學習,此外還從事養殖、種植等生產活動。從1966年—1972年,先後有1000餘名外交工作人員在這裡學習、生活和勞動,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國際活動家和駐外大使,譬如,李肇星、唐家璇、吳建民、徐敦信、張德廣、楊福昌等外交領導人。原外交部部長錢其琛曾在此學習過,原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曾到此視察過。前國家外交部副部長、山西省省長羅貴波將軍,抗戰時期曾在這裡領導遊擊戰爭,反抗日寇侵略。“五七幹校”因建立年代而得名,當地老百姓俗稱“六六學校”。“文化大革命”後期,隨著外交部工作的恢復和擴展,學員陸續被派往國外。1972年底,“五七幹校”被撤銷,先是移交給當時的呂梁地委黨校使用,最後移交給離石區政府管理。2011年,離石區政府將“五七幹校”列為“離石區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如今,“五七幹校”舊址,已成為國務院外交部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的唯一一處真實見證場所,其原汁原味的見證實物、生活遺存,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也是中國文革時期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


回望“五七幹校”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五七幹校”,雖然過去50餘年了,但它是一個歷史的見證,也是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五七千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個重要產物,產生之時被當作“新生事物”大力推介。它曾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強烈震動,產生了深刻影響,在世界上也名噪一時。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所謂“五七幹校”,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間,為貫徹毛澤東“五七指示”和讓幹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將黨政機關幹部、科技人員和大專院校教師等下放到農村,進行幹部勞動改造、思想教育的場所。1966年5月7日,毛澤東在看了總後勤部上報的《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之後,給林彪寫了一封信,後被稱之為“五七指示”。在封信中,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毛澤東還要求學校縮短學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讓“資產階級統治”學校。這個“五七指示”精神,反映了毛澤東要在全國每個基層單位開展“批判資產階級”的思想。當時,中共中央轉發了這一封信。1966年8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全國都應該成為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9週年》,對“五七指示”作了進一步闡述及推廣。1968年,黑龍江柳河干校率先被命名為“五七幹校”,成為中國第一個以“五七”命名的幹校。此後,大批”五七幹校”在各地開辦起來,離石“五七幹校”正是這一時代背景下的歷史產物。由此,“五七幹校”就成了中國現代史上一個特定的名詞。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中共中央、國務院所屬各部委及豫、贛、鄂、遼、吉、黑等18個省,共創辦了106所“五七幹校”,先後遣送、安置了10多萬名下放幹部、3萬家屬和5000名知識青年。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人民日報》刊發社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要求正確執行黨的幹部政策,“解放”了一大批老幹部和專家教授。隨著大批學員們的返城,“五七幹校”也漸趨冷清衰落,但誰也不敢貿然撤銷,仍有一批人員滯留這裡。當時,全國大多數地方把“五七幹校”當作讓幹部輪流去勞動、學習一段時間的場所。當全國掀起“批林批孔”“批儒評法”“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評《水滸》”運動時,各地的“五七幹校”也就成了開辦應景學習班的場所。學校一般只有看守房舍和農具的留守人員,直到1979年2月17日,國務院正式發出《關於停辦“五七幹校”有關問題的通知》後,各地才陸續宣告正式撤銷。從此,“五七幹校”從中國歷史的舞臺上陸續消失,成為一段永久的難忘的歷史回憶。


“五七幹校”成立之初,主要是為“反修防修”。因為毛澤東認為蘇聯黨已變質,赫魯曉夫是修正主義的代表人物,通過對各種材料的分析發現,蘇聯的幹部是不勞動的,且高高在上,脫離人民;蘇聯幹部的子女也是特殊的,黨員幹部也要由幹部子女來擔任。從國內來看,許多幹部從來不勞動,還搞特殊化。雖看上去穿得乾乾淨淨,吃得好好的,但看不起工人、農民,有的搞瞎指揮,甚至打罵群眾。為此,毛澤東深刻地認識到,幹部搞特殊化,脫離勞動,脫離人民,是產生修正主義的重要根源。1963年5月,毛澤東在對《浙江省七個關於幹部參加勞動的好材料》的批語中寫道:“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三項偉大革命運動,是使共產黨員免除官僚主義、避免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確實保證,是使無產階級能夠和廣大勞動群眾聯合起來,實行民主專政的可靠保證。”1964年12月,毛澤東在又一報告的批語中寫道:“如果管理人員不到車間、小組搞‘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拜老師學一門至幾門手藝,那就一輩子會同工人階級處於尖銳的階級鬥爭狀態中,最後必須要被工人階級把他們當作資產階級打倒。不學會技術,長期當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領導人,是已經變成或者正在變成吸工人血的資產階級分子。這些人是鬥爭對象、革命對象,社教運動絕對不能依靠他們。”由是,毛澤東對幹部參加勞動,感到更為迫切了。正當此時,1966年5月2日,林彪給毛澤東寄來了一份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毛澤東肯定了報告中提出的五條做法和總的想法,但又考慮不能僅限於軍隊生產的範圍,他由軍隊搞生產,聯想到辦一種“大學校”的問題。這種“大學校”,各行各業都要辦。在“大學校”裡,可以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生產,這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五七指示”。在毛澤東發表“五·七”指示10週年之際,1976年5月7日,郵電部還發行了一套紀念“五· 七”幹校的郵票。編號為J9,全套共3枚,第1枚是“認真讀書”;第二枚是“生產勞動”;第三枚是“插隊鍛鍊”,這一套郵票所反映的是:“讀書、勞動、鍛鍊”六個字,高度涵蓋了“五七幹校”的核心意義。


走近“五七幹校”


走近“五七幹校”舊址,目睹著一排排殘垣斷壁、破舊不堪的房屋,漫步於一處處雜草叢生、冷清淒涼的院落,我一邊觀賞邊回憶,一邊品讀感悟,睹物思人品史,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據有關資料介紹,全國106所“五七幹校”,一般都選址在地形偏遠、貧窮落後的農村大山之中,去幹校裡學習人員被稱為“學員”。在“五七幹校”裡,無論你的資歷深淺、品級大小,所有人都稱為“五七戰士”。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就選擇在今信義鎮歸化村的塔則溝自然村內,坐落於一個人跡罕至的小山溝裡。綜觀“五七幹校”舊址,背依黃土大山,面向寶峰山,沿東西向一條山溝,依山設建,坐北向南,總佔地約100餘畝,建築面積約4000餘平方米,有120餘孔磚劵窯洞建築,看上去雖陳舊破落,繁華不在,但錯落有致,佈局合理,除主要建築外,還建有大小飯廳、圖書樓、籃球場、車庫、發電站等,最為顯眼且富有氣派的一處建築,就屬一長排上下二層44孔磚劵窯洞顯眼,據說這是提供外交部官員住宿學習使用的。大門為鐵門,東西耳房牆上書:“統一領導分散經營,全黨一定要重視農業”語錄,並有毛澤東主席題字及毛澤東主席軍裝頭像。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離石“五七幹校”,是文革期間在呂梁山區設立的一所備戰基地,是周恩來總理為儲備培養和造就國家外交人才而設立的。“五七幹校”從建設到建成以至撤走,前後近8個年頭。這一所特殊的學校,留下了一段難忘的歲月,保存了一段特殊的歷史。從這裡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國際活動家和駐外大使,可以說這裡是國家外交部人才培養的搖籃,也是建國以來國家機關在呂梁山區設立的最高的也是唯一的機構,他們在離石期間的學習生活、勞動鍛鍊,對離石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走近“五七幹校”舊址,我既瞭解了它的過往歷史,又瞭解特定時期國家幹部在此勞動鍛鍊、艱苦創業、勤奮學習、積極生活的真實情況,從中汲取了弘揚艱苦奮鬥、開拓務實、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可謂接受了一次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參觀“五七幹校”歸來,靜靜地回望,深深地思考,查閱著大量的歷史資料,翻閱著陳舊的歷史照片,一張張特定時期的老照片,一件件特定時代的歷史遺存,目睹著老幹部們使用過的舊衣服、舊毯子,積塵多年的粗瓷碗、軍用壺,老式拖拉機、插秧機、打字機等遺物,再回顧“五七幹校”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無不令人震撼與欽佩,深思與感悟。當年老幹部們在呂梁山樑峁溝岔的大山深處,在革命老區十年九旱貧瘠的土地上,不畏艱難,克服困難,艱苦學習,艱辛勞作,經受鍛鍊的精神,實在難能可貴。記憶是為了更好的證明歷史,回憶是為了不忘那痛苦年代。撫今追昔,其實,人在適度的物質滿足情況下,最大的樂趣就是為社會、為企業、為他人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更好地體現人生的價值。作為新時代的呂梁人,我們更應該培養艱苦樸素的美德,樹立自強不息的進取心,強化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精力放在修學儲能、提升本領上來,把心思用在改革創新、奮發有為上來,保持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精神狀態,勇於革新鼎故、守正創新,把現在擁有的職業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全身心地投入到呂梁深化改革大潮中,永葆黨的先進性,發揚傳承“五七戰士”身上體現出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勞動熱情,熱愛生活、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革命本色,認認真真、踏踏實實、明明白白、清清白白地做一個新時代的追夢人。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⑨】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作者:解德輝

即可關注

呂梁市新聞辦官方微信“呂梁發佈”

覺得不錯請分享點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