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中國氫能第一股”的新三板掛牌公司億華通正式轉戰新戰場,7月8日,公司擬科創板上市獲受理。

根據8日披露招股書,億華通主營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與產業化,本次發行上市申請為第四項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按照計劃,億華通本次擬發行股份不超過2265萬股,募集資金用於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建設二期工程、面向冬奧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三大特點浮現

通過拆解招股書,億華通體現出不同於對標公司的三大特點。

首先,技術優勢及產業化落地。招股書顯示,億華通目前已形成136項發明專利、69項實用新型專利、73項軟件著作權,主導和參與制訂了30項現行和即將實施的燃料電池國家標準,是我國燃料電池領域極少數具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並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批量化生產的企業之一。

此前在新三板公開轉讓書中,億華通曾明確,公司主營業務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在國內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其次,由於產業化推進的落地,億華通A股“小夥伴”眾多,通過供應鏈及產融結合兩大路徑,與億華通擁有多重交集。

億華通與國內知名的商用車企業宇通客車、北汽福田、中通客車、蘇州金龍以及申龍客車等建立了深入的合作關係,搭載億華通發動機系統的燃料電池客車先後在北京、張家口、鄭州、上海、蘇州等地上線運營。2018年度,億華通共計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銷售303套,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833.69萬元,在國內率先開啟了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批量商業化的進程。

億華通在科創板公司中的一大特點是機構投資者眾,而眾機構的背後,也多有A股公司身影。

經過多次融資後,億華通最新前十大機構投資者中,第三大股東西藏康瑞盈實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股份佔比5.29%,該機構是上市公司宇通客車全資子公司;第四大股東、上市公司東旭光電持股佔比4.85%;第十大股東共青城萬事達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持股佔比2.42%,上市公司綜藝股份控股子公司認購了該基金。此外,上市公司康盛股份、上市公司福田汽車旗下基金深圳安鵬也參與了億華通的定增融資。

第三,相對於鋰電池企業來說,氫燃料電池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要高很多。

Wind數據顯示,2017年鋰電池隔膜五大企業中,最大的是星源材質,佔比7.86%;其次是創新股份(上海恩捷)和紐米科技,佔比分別為4.59%和4.45%。作為清潔能源汽車技術的另一大流派,氫燃料電池研發投入佔比更高。

億華通2017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2.44%,2018年提升到13.40%,2019年第一季度更是大幅飆升到102.98%。環比出現大幅攀升的原因,一方面與研發投入的持續推進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公司首季營業收入在全年中的佔比相對較低有關。

2019年1季度,億華通營業收入僅為1556萬元,不及2018年全年3.7億元收入的5%,這說明,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共性問題,億華通也存在因季節性交付而產生的業績波動,從第二季度開始至下半年,往往才是公司的營收貢獻高峰季。

部署三大戰略

近年來政策暖風頻吹,氫燃料電池業內企業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以期做大做強的步伐明顯提速。包括雄韜股份在內的A股公司陸續祭出定增募資方案,用於氫燃料電池項目建設。此外,包括億華通在內的前期場外市場相關公司也加速了融資成長和對接資本市場的步伐。

作為國內較早研發氫能燃料電池的企業,億華通掛牌新三板後已經多次融資,以增強資金實力。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新三板掛牌三年多時間裡,公司共融資7.58億元。

按照計劃,億華通登陸資本市場之後將堅持技術創新戰略、市場推廣戰略和人才發展戰略。其中在技術創新戰略方面,億華通將堅持正向開發策略,採取由表及裡的縱向開發模式,堅持自主創新並加強國際合作,與清華大學等高校院所開展基礎研發合作,依託在北京、上海等地的研發中心持續進行產品迭代開發。同時,發行人將積極與豐田汽車等燃料電池領域內的國際領先企業開展業務與技術合作,交流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理念,從而保證產品技術的先進性。

此外,在市場推廣戰略方面,億華通制定了“點-線-面”的燃料電池市場推廣發展戰略。其一,在北京、張家口、上海、鄭州、成都、蘇州、濱州等燃料電池產業資源或氫能資源豐富的七個城市,積極佈局氫能產業落地和燃料電池汽車示範運營;其二,以七大核心城市為中心,拓展直線距離500公里內的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城市,形成“點-線”輻射的推廣佈局;其三,以大規模製氫技術突破為契機,利用前期已推廣城市、城間管網為紐帶,建設我國氫能產業大區域,從而實現“點-線-面”戰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