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到底新在哪裡

金融 經濟 石油 財經 理財週刊 2018-12-05


新經濟到底新在哪裡


實體金融化的時代,我們不再依賴土地加勞動,我們更不依賴於資源。歸根到底,越來越多的新經濟,其創造的財富是和數據、平臺、信用及用戶相連的。

中國經濟增長的轉折點是2007年,2007年增長率為13.5%,此後則出現了下降。這樣的下降帶來什麼結果呢?我認為是產業結構的優化,而優化的標準是兩條:第一條是第三產業佔比逐年上升;第二條是新經濟佔比逐年上升。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第三產業佔比持續上升,伴隨著中國城市化的完成,第三產業佔比將達到60%以上,而全球所有國家第三產業佔比在60%以上的階段,一般增長率不會超過5%。不過在另一層面,我們卻發現新經濟的佔比在逐年上升,2005~2007年新經濟的佔比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度是在10%到15%的區間,現在佔到了經濟增長貢獻度的40%以上。應該說,新實體經濟來了,它正在挑戰著舊實體經濟。

新經濟新在哪裡?很多人到今天依然弄不明白,認為新零售、新金融就是新經濟,其實經濟就是經濟。但是每一個經濟發展階段都離不開生態圈的基礎資源。在農業文明的時代,我們重複著“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的理念;到了工業革命時期,我們穿透了土地,發現了石油、煤炭和礦產;而實體金融化的時代,我們不再依賴土地加勞動,我們更不依賴於資源。歸根到底,越來越多的新經濟,其創造的財富是和數據、平臺、信用及用戶相連的。

在新經濟的條件下,是什麼力量能夠讓用戶創造價值呢?其中的關鍵是平臺,平臺鏈接數據,於是數據成為資源;平臺鏈接用戶,於是用戶創造價值。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平臺分為兩端,一邊把數據變成資源,成本遞減;一邊把用戶變成價值創造者,價值倍增,這就叫平臺擴張。所以新實體經濟四大基本特徵就是:第一實體金融化;第二成本遞減;第三價值倍增;第四平臺擴張。?

可以這麼說,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不知不覺地走進了一個新的模式,我們可以把它歸結為制度的變革和領導的英明。當年道瓊斯創始人曾給我們留下名言,他告訴我們人生就是經營週期,但是週期有多種形態,趨勢如潮汐,週期如海灣,而人的努力不過就是一些轉身即逝的浪花。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家賺錢並不是因為聰明,而是在於看對了趨勢。

新經濟平臺擴張,數據成為資源,信用成為資產,用戶創造價值。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當然會問: 應該如何選擇呢?新實體經濟的基礎資源變了,在數字經濟的時代,數據是石油,用戶是資產,存儲是土地,電腦是公鏈,通信是高速公路,無法計算的價值在雲端。從這一點來說,如果今天還不能理解互聯網兩大基本定律——摩爾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那就根本無法辨清市場的方向了。

同樣的道理,在“大與小”的選擇中,人貴有自知之明,絕大多數“成功不可複製”,每一個成功的龍頭企業,身後都有成百上千家小微企業。龍頭企業“胸有猛虎”,小微企業“細嗅薔薇”,這是新舊兩類實體企業的自然組合。如果沒有快遞企業就沒有“雙11”的購物狂歡節,而快遞業的起源是個體戶,甚至在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都有當年的“快遞小哥”。這是一個極速變化的世界,選擇高於努力,思想創造財富,用戶創造價值,一切皆為信用!(作者:金岩石;圖/全景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