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強調普惠金融?

金融 普惠公司 經濟 移動支付 證券日報 2017-05-24

■張光源 劉相波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提到“發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務網絡”,促使人們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展普惠金融?

“實業興國、金融造血”,今天金融的影響深入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然而,資本天生具備的“逐利”又讓人們對金融作用的穩定性、公正公平甚至道德問題心存疑慮,特別是在面對經濟發展相對落後、金融服務相對缺失的地區時,金融如果只是為大型企業、富裕人群服務而捨棄了中小企業和低收入人群,那麼很難說金融能為發展帶來持久、深遠的動力,弄不好反而成為風險問題的“埋雷者”。

正是基於這樣的事實,發展普惠金融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事實上,一開始普惠金融更多地賦予“幫扶”的色彩,甚至被人們誤解為由政府主導帶有公益性質的扶持政策——但隨著諸多普惠金融項目市場化運行的深入,尤其是私人部門的不斷參與,其廣泛性、可獲得性、平等性、便捷性的綜合作用日益體現,而這些兼顧效率與公平的特質恰好又是在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功大共享的“一帶一路”建設中所迫切需要的。

進一步分析,我們還可以發現發展普惠金融和“一帶一路”建設之間存在著豐富的聯繫。

首先,兩者都具備廣泛的包容性,均涵蓋了政府、企業、家庭三個部門,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提高人民群眾的福利。其次,兩者都堅持市場化的運作,都不是簡單的“輸血”,也不是“一錘子買賣”的短期行為,而是通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等途徑提升地區、企業、家庭的競爭力,使之具備長期“造血”的能力。最後是兩者都堅持互利共贏的原則,都不以犧牲一些群體的代價來換取另一部分群體的利益,而是通過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可持續的共享式發展。

發展普惠金融和“一帶一路”建設一定程度上也是互相補位、互相推動的。一方面,發展普惠金融健全了金融服務網絡、填補了“一帶一路”金融需求的部分缺口,使那些中小微企業、低收入人群儘可能地走出金融服務的“盲區”;另一方面,普惠金融作為開發性金融的一種,自身的發展也需要在市場中得以實踐。“一帶一路”建設能夠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普惠金融發展提供這樣一個舞臺。

如此看來,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展普惠金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那麼又該在哪些著力點上發展普惠金融,從而真正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呢?筆者認為,重點是要呼應“一帶一路”建設的特點和需求,把普惠金融傳統意義上的優勢和潛在的創造力真正挖掘和發揮出來。

第一,發展普惠金融要在助力中小微企業的成長上發力。僅就我國而言,“一帶一路”建設中涉及了大量的中小微企業,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業甚至扮演了“一帶一路”建設中“探路者”的角色,其對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發展普惠金融,就要為那些具備發展潛力的中小微企業解決金融服務上的後顧之憂,促使它們發揮更大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根據中小微企業面臨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普惠金融項目,即“對症下藥”。僅以融資難問題為例,一些中小微企業面臨的是“借不到錢”,而有一些面臨的則是“借得到,但過程複雜”——如果只是簡單用統一的金融服務來“入藥”,恐怕“藥效”就要打折扣。

第二,發展普惠金融要在健全針對低收入群體的金融服務上發力。“一帶一路”的沿線包含了大量了低收入群體,他們原本得不到健全的金融服務,生產、生活上有所突破的機率非常低,實質上是“一帶一路”建設“門檻”外的對象。而讓這些群體平等、廣泛、有效地享受金融服務不僅是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發展成果的重要表現,更能幫助他們逐步提高金融素養,積累“自我造血”的能力。通過金融的支持,助力低收入群體降低生產生活成本、保護和增加收入,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越過“門檻”的可能性。一旦越過了這個所謂的“門檻”,低收入群體將有更多的能力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這個群體之大、力量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發展普惠金融要在創新驅動、提高貿易效率的環節上發力。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的興起,普惠金融在傳統金融業態的基礎上,在移動支付等多個領域也有新的創新和發展。“一帶一路”要建成創新之路,就離不開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普惠金融本身就具備廣泛性和便捷性的特點,這些正和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建設等創新領域的需求不謀而合。此外,“一帶一路”的貿易交流增長迅猛,而發展普惠金融又可以帶動支付、結算、徵信等多個領域及時跟進,切實提高貿易效率。因此,展望“一帶一路”建設中普惠金融的發展,筆者完全相信普惠金融不僅會越來越“接地氣”,還會在更高層次、更先進的領域有所作為。

(作者單位分別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