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飛:發展普惠金融是“義利”並舉

金融 普惠公司 三農 農村改革 新華網 2017-06-18

新華網北京6月16日電(石海平)6月16日,成都農商行常務副行長李劍飛做客新華會客廳,就普惠金融與金融扶貧與網友進行互動交流。在談到普惠金融時,李劍飛提出,發展普惠金融,是義利並舉,是一個戰略格局。

李劍飛:發展普惠金融是“義利”並舉

圖為訪談現場

近年來,普惠金融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普惠金融是一個大事業,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大平臺,需要多方參與,一起來共創、共建、共享。普惠金融是一個多元化的、廣覆蓋的、立體式的金融服務大格局。“銀行業在發展普惠金融的機構體系當中,發揮著積極主導的作用。”

對於如何看待普惠金融,李劍飛認為,從銀行業的角度來看,主要是辯證地認識和處理好兩對關係:

第一對關係,是義和利的關係。義,也就是道義,是責任和義務。普惠金融,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目的,是要讓所有的階層和群體能夠以平等的機會、合理的價格,有尊嚴地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特點的金融服務,是要讓金融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來說,這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義務,是崇高而光榮的使命,是業界的良心,可以說,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利,就是利益,是合作與共贏。普惠金融不是單純的慈善和救助,從商業可持續的角度來看,幫助企業和群眾獲得金融實惠,也是在為整個銀行業鋪墊未來。中國有近6億的農村戶籍人口,有近180萬個農業專業合作社,有超過4200萬家中小企業,有超過6000萬個的個體工商戶,有超過4000萬人的貧困人群,把這部分群體服務好,與他們結成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也是在拓展銀行業新的市場空間,是支撐銀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大基礎。

第二對關係,是近和遠的關係。近,也就是當前,是短期和局部。從現階段來看,發展普惠金融,銀行業需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成本,可能會影響到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但我們不能短視,不能只顧眼前。遠,也就是長遠,是未來和希望。普惠金融就是要盡最大的努力,把金融服務的空白區域填滿,更多地關注低收入群體和弱勢群體的金融需求,擴大金融服務的覆蓋面。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助力三農業務發展,幫助貧困地區摘掉 “貧窮”的帽子,讓特殊群體有尊嚴地享受公平的金融服務,這是在培育和增大銀行業的客群,也是幫助我們鋪墊未來發展的道路,從長遠來看,這有利於銀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李劍飛說,從我們自身的角度來看,成都農商銀行是一家姓農的區域性地方銀行,經營宗旨就是要服務“三農”、中小企業和統籌城鄉發展,發展的依託就在於農業、農村和農民,這與普惠金融的理念和要求是高度一致的。“發展普惠金融,本身就是契合我們定位的一個戰略,是我們發展的一個重心,是我們實踐的一個領地,是我們深化的一個基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