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學文:金融科技,迴歸理性再出發

5月25日-26日,2019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成功舉行。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霍學文在主題論壇五上發表主旨演講。

霍學文:金融科技,迴歸理性再出發

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參加2019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當前,我國金融業改革發展持續深入推進。今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對國際國內金融形勢的認識,正確把握金融本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堅決打好防範化解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重大風險攻堅戰,推動我國金融業健康發展,我覺得這是我們金融業和金融科技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指導方針。金融科技是金融業改革創新浪潮的前沿,其本身就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引領著未來金融業的發展方向。在此,首先祝賀清華大學牽頭的金融科技教育與研究五十人論壇的設立,我認為這個將改變我們現在金融教育與研究方向上的問題,一個是模糊,一個是培育不夠,同時也會解決一些認識性的問題。我想就金融科技迴歸理性再出發,與大家交流幾點意見。

第一,金融科技發展更趨理性。

金融與科技的結合不是最近才出現的,而是一直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金融=制度+技術+信息。21世紀之後,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了金融科技質的飛越。2012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金融科技的領域當中,由於監管規則的滯後性和違法金融活動的低成本性,導致行業一度無序發展,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但隨著監管規則的日益完善,互聯網金融等風險專項整治的深入推進、虛擬貨幣“炒幣”風潮和P2P平臺暴雷的教訓以及地方金融監管體系的初步建立,全社會對於金融科技行業的認識逐漸迴歸理性。人們開始深刻地認識到,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要突出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強化金融屬性,通過不斷夯實技術根基才能更好地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服務實體經濟。金融科技的底層技術首先是源代碼技術,第二個是安全技術,第三個是金融的發展底層技術。有了底層技術,第二個就是與監管和風險防控相關的技術。第三個層面才是應用層面的場景化技術,所以如果沒有安全技術,沒有強大的安全技術做基礎,金融科技與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其實就是一頁紙的間隔。

第二,金融科技必須加強監管。

由於金融科技具有開放性、延展性的特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市場的固有風險和金融媒介的風險。我們現在遇到的信用風險、合規風險、技術風險、市場風險這些都很容易在金融科技的助推下風險外溢。監管行為的滯後或者說非法金融活動的增多都會增加金融科技時代金融的風險。就北京而言,由於北京具有金融與科技資源的雙重優勢,針對金融科技的屬地監管,我們極早謀劃探索形成了北京市自己的“1+3+N”的監管體系,就是以自律監管為依託,以產品登記、信息披露、資金託管三大監管措施為核心,以行業大數據平臺,託管平臺,行業併購基金,行業風險處置機制為一體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

2012年以來我們開始籌建以“冒煙指數”為衡量指標的基於大數據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那個時候還沒有金融科技的概念,但是我們已經用金融風險監測預警系統來對金融風險進行全面的監測。我們排查了17萬家金融類的企業,開發了手機APP的核查系統、以及金管通的數據系統,建立了一系列電子檔案,實時監測風險,對高風險企業進行管控和分類處置。去年以來我們建立了“五位一體”的金融風險與應急工作框架,實現掛圖作戰。北京在金融監管科技方面始終堅持早監測、早發現、早介入,早干預、早處置的原則和導向。從而使北京在全國P2P大面積暴雷的情況下保持風險平穩緩釋,在全國重點地區中出險率最低。

第三,發展面向未來的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不是簡單的金融科技的相加,而是以技術為核心的新的產業生態。我剛才特別贊同朱民老師以及剛才幾位專家說的金融科技實際上是與金融+科技為內核的金融生態體,它很難在某一個側面給它一個明確的精準的定義,所以金融科技的融合發展導致了金融邊界的模糊和科技滲透到金融。所以監管的界限,監管的規則,在金融科技時代需要大量研究和加強。

金融科技我的概括就是“ABCDEFG”,A就是人工智能,AI。B就是Blockchain區塊鏈C就是Cloud computer,雲計算,D就是Big DATA大數據,E就是Ecological生態化,綠色化。F就是Face ID,也就是人臉識別,G就是5G。如果說在以前2G、3G很難看到金融科技這麼快速的發展,在4G時代金融科技快速發展,到了5G金融科技將會有更大的發展。所以我們必須得加強在這個領域科學的研判和預判。因此我們會積極支持金融科技教育與研究五十人論壇,我們也準備跟這個論壇合作,把優秀的成果落地到北京。

金融科技要在有效監管下規範發展。我們一定要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科技發展的生態機制,也就是說監管要明確,業界要負主體責任,研究者要有正確的導向,包括媒體在內要加強金融科技的啟蒙。否則我們所受到的金融風險的影響會比2G、3G時代要大的多。

金融科技要遵循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步伐。國家金融開放不斷的深入,我們要把握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趨勢,以國際化的視野,開放包容的心態促進新一輪金融科技的發展。我們正在籌備金融科技公共研發平臺,設立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示範區的理事會,聘請國內外專家參與金融科技的研發與治理,充分借鑑國際經驗設立監管沙盒,同時我們要鑄牢監管科技的基礎。

最後衷心感謝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也感謝我們這次論壇所確立的正確的導向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企業到北京發展,我們也願意為金融科技企業提供有效的支撐。

謝謝大家。

(根據嘉賓現場演講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