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金融”有多去中心化?'

"

前言:從2018年以來,DeFi、開放金融、去中心化金融的術語開始流行起來,人們經常把它混著用。它們是一樣的嗎?開放金融等於去中心化金融嗎?去中心化金融到底有多去中心化?在目前的去中心化金融中,有很多中心化的參與,這些探索又會如何發展,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大家又怎麼看?本文作者是Aaron Hay,由“藍狐筆記”社群的“DL”翻譯。

如今的去中心化金融主要都是基於以太坊構建,且擁有很多合作的堆棧組成部分:

1.核心共識協議

2.資產

3智能合約協議

智能合約支持新資產,新資產作為抵押品支持其他新資產,所有的資產都由底層核心共識協議支持。

第2點和第3點依賴於第1點,因此它們無法實現比第1點更大的去中心化。也就是說,既然第1點設置了去中心化的理論上的最大級別,那麼這就是第2點和第3點能夠實現和維持的去中心化水平的上限。

開發者方法/設計權衡

儘管一些資產和協議基於以太坊上構建,但考慮到以太坊的核心原則,其他資產和協議可能不是。

“當我創建Uniswap時,我真正意識到的一件事情是試圖模仿以太坊本身的屬性。因此,以太坊有一些關鍵屬性是我真正關心的。它不是最有效率的處理,它不是最有效率的存儲。它是最去中心化的編程方式,它是最具抗審查的...你有這種去信任的執行,它擁有所有這些屬性。所以,這些屬性就是我試圖重建的東西。”(來自Wyre對Uniswap的創始人Hayden Adams的採訪)

上面的引文,涉及到以太坊、比特幣以及其他區塊鏈協議面臨的權衡:可擴展性的三難。(藍狐筆記:是指去中心化、安全和效率無法兼得)。可擴展性的三難理論指出,區塊鏈系統很難在基礎層同時擁有如下三個:

l 去中心化

l 可擴展性

l 安全

今天,還沒有區塊鏈同時具有高性能的去中心化、可擴展性以及安全。比特幣和以太坊的PoW有不同的設計,但兩者都選擇了更高的去中心化和安全,並犧牲了可擴展性。對基於以太坊構建的資產和智能合約協議來說,也有相同的權衡。

請注意,對去中心化來說,沒有終點線,去中心化更多是一種浮動,這通常也是主觀的。去中心化無法抵達,只能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構建在以太坊上,並不意味著它一定擁有相同的屬性。

並非所有事情都需要去中心化,但有些事情應該去中心化。

資產

"

前言:從2018年以來,DeFi、開放金融、去中心化金融的術語開始流行起來,人們經常把它混著用。它們是一樣的嗎?開放金融等於去中心化金融嗎?去中心化金融到底有多去中心化?在目前的去中心化金融中,有很多中心化的參與,這些探索又會如何發展,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大家又怎麼看?本文作者是Aaron Hay,由“藍狐筆記”社群的“DL”翻譯。

如今的去中心化金融主要都是基於以太坊構建,且擁有很多合作的堆棧組成部分:

1.核心共識協議

2.資產

3智能合約協議

智能合約支持新資產,新資產作為抵押品支持其他新資產,所有的資產都由底層核心共識協議支持。

第2點和第3點依賴於第1點,因此它們無法實現比第1點更大的去中心化。也就是說,既然第1點設置了去中心化的理論上的最大級別,那麼這就是第2點和第3點能夠實現和維持的去中心化水平的上限。

開發者方法/設計權衡

儘管一些資產和協議基於以太坊上構建,但考慮到以太坊的核心原則,其他資產和協議可能不是。

“當我創建Uniswap時,我真正意識到的一件事情是試圖模仿以太坊本身的屬性。因此,以太坊有一些關鍵屬性是我真正關心的。它不是最有效率的處理,它不是最有效率的存儲。它是最去中心化的編程方式,它是最具抗審查的...你有這種去信任的執行,它擁有所有這些屬性。所以,這些屬性就是我試圖重建的東西。”(來自Wyre對Uniswap的創始人Hayden Adams的採訪)

上面的引文,涉及到以太坊、比特幣以及其他區塊鏈協議面臨的權衡:可擴展性的三難。(藍狐筆記:是指去中心化、安全和效率無法兼得)。可擴展性的三難理論指出,區塊鏈系統很難在基礎層同時擁有如下三個:

l 去中心化

l 可擴展性

l 安全

今天,還沒有區塊鏈同時具有高性能的去中心化、可擴展性以及安全。比特幣和以太坊的PoW有不同的設計,但兩者都選擇了更高的去中心化和安全,並犧牲了可擴展性。對基於以太坊構建的資產和智能合約協議來說,也有相同的權衡。

請注意,對去中心化來說,沒有終點線,去中心化更多是一種浮動,這通常也是主觀的。去中心化無法抵達,只能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構建在以太坊上,並不意味著它一定擁有相同的屬性。

並非所有事情都需要去中心化,但有些事情應該去中心化。

資產

“去中心化金融”有多去中心化?

通過託管和供應功能映射資產的基本框架1.比特幣和以太坊

在上述其他資產中,比特幣和以太坊代表了一種去中心化的“黃金標準”。兩者都是協議原生的,這意味著託管和新供應都發生在協議層面,兩者都是透明和開放的。每個都有已知的供應量規則,這些都是可以查驗的。兩者都是可編程的通縮資產,分別存在十年多(BTC)和4年多(ETH)。

2.erc-20,erc-721以及其他代幣標準

它們是經過審計的智能合約標準,類似於比特幣和以太坊,支持以透明和公開的方式託管和處理新的代幣供應。

然而,這裡會出現附加的風險:

1)託管和所有權現在由智能合約的代碼處理

2)發行可能會因代幣不同而差異很大,應在可靠的來源進行核查。如通過onchainFX等核查供應量。

3.Dai

MakerDAO的Dai是非常有趣的穩定幣實驗。Dai維持了ether的很多關鍵方面,但增加了相當多的複雜性,因為它需要協調多個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的利益相關者。Dai是erc-20代幣,由智能合約進行託管,供應量是可變的,是基於市場需求的,這取決於CDP的淨創建量。

4.跨鏈資產

wBTC是相對新的資產,且量不大,但它提出了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一種wapped資產的框架,這使比特幣或其他跨鏈資產能夠訪問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約。wBTC依然會同時出現各種風險,其中包括中間人風險(來自商家和託管者)、智能合約風險(erc-20)以及抵押風險。

5.鏈外託管

它會有來自中間人的風險,以及它們為託管程序和安全措施提供用戶檢查和透明的程度。

注意:上述的很多資產都是衍生品,也就是,它們的價值由底層資產支撐,例如USD、BTC或者一籃子的資產。如上所述,衍生品的供應和它的底層資產的供應量(如BTC)都會變化。

注意:當通過中心化交易所擁有時,上述所有資產都有中心化託管的風險。例如,ether在一個交易所中,對於交易所來說它是A1資產,但對於擁有該資產的交易所用戶來說,它是A10資產。同樣,當ether移入智能合約後,它對該資產的用戶來說,它變成了A4資產。(藍狐筆記:也就是從個人掌控的原生代幣A1資產變成了由智能合約代碼掌控的原生代幣A4資產。)

協議

以下是我觀察到的以某種方式犧牲去中心化的設計功能:

1.尋租

尋租可以通過費用(超出規定的gas費用)來明確聲明或通過規定使用特定代幣來強制。理論上,如果開源代碼發佈,它有尋租,且以某種方式將費用內置於協議,協議很容易被分叉,其費用相關的代碼會被移除。

我們已經開始在現實中看到這一點,可以參見Zcash/Zclassic、Bancor/Uniswap。

2.封閉的貢獻者組

例如在PoS系統中,如果驗證者組對“選定”的驗證者封閉,或者驗證者選擇過程不是隨機的,則去中心化受限於將信任放置於治理中間人。類似地,對於依賴於外部數據、小型和精選預言機集的智能合約會帶來額外風險。

3.陷阱門

如果開發者可以暫時鎖定或永久停止功能,那麼,智能合約代碼就不是自主的。然而,在發現漏洞時,陷阱門可能會證明是有益的。

上面的列表並不全面,只是一些常見的協議設計權衡例子。通常,你需要非常接近代碼才能準確理解你所信任的內容,或者消息傳遞需要清晰透明。

信息傳遞

一些智能合約協議和資產並沒有展示出更多去中心化,但它們是開放的且免費使用。也就是說,一些資產和協議是部分“開放金融”,但並不是“去中心化金融”。

然而,這條界線並不明確,開放金融和去中心化金融經常重疊和混合。由於缺乏明確定義,術語很容易被誤傳,並且在感知信任和實際信任之間形成脫節。

l 2016年:“區塊鏈不是比特幣”。

l 2017年:充滿流行語的白皮書稀釋了區塊鏈特定術語的原始含義。

l 2018年:“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開放金融”出現,它們被用於推銷各種有著不同程度去中心化和開放的項目和措施。

l 2019年:Libra試圖改變“加密貨幣”的原始含義

那麼,去中心化金融有多去中心化?

每個協議、資產和應用都有區別,甚至去中心化的東西也可以通過託管交易所和其他聚合者採用中心化的形式。

用戶應該經常質疑他們正在使用的新金融工具的消息和可行性,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對自己所信任的誰(中心化的中間人)或什麼(智能合約代碼)有很清楚的瞭解。(藍狐筆記:在現實中,絕大讀書用戶既沒有能力也沒有精力去了解一個智能合約的代碼和安全性等。)

如果一個資產或協議沒有很好的理由偏離其底層的設計原則,那麼有充分的理由不去使用這些新的金融工具。

------

風險警示:藍狐筆記所有文章都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或推薦投資有風險,投資應該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建議對項目進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資決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