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民:金融雲服務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應用探索

金融 陳新民 雲計算 大數據 清華金融評論 2017-05-02
陳新民:金融雲服務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應用探索

文/漢口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新民

在國務院鼓勵探索利用雲服務平臺開展金融核心業務的背景下,本文探討了金融雲服務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應用,並探索了商業銀行金融雲服務的邊界、應用領域、商業模式。

在十八大明確將“科技創新”作為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戰略支撐的大背景下,2015年7月,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提出“探索推進互聯網金融雲服務平臺建設”,鼓勵探索利用雲服務平臺開展金融核心業務;促進移動金融在公共服務等領域的規模應用。

值監管層積極推進互聯網金融雲服務平臺建設之際,基於以上背景,本文將以漢口銀行金融雲服務的建設和應用,特別是聯合第三方以“智慧醫療”解決民眾就醫“三長一短”實踐為案例,管中窺豹,探討商業銀行金融雲服務的邊界、應用領域、商業模式和以此助力金融供給側改革的路徑。

變革:“金融雲服務”新形態

Bank一詞來自意大利語“長凳”,源於中世紀意大利港口貨幣商,都習慣聚集在長凳上為貿易商和生意人提供貨幣兌換服務,由此衍生出最早的金融服務。

互聯網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這對以存、貸、匯“立命”的傳統商業銀行提出了新的命題——既要求銀行順應客戶向網上轉移的趨勢,成為“雲上銀行”;又必須“接地氣”,滲入本地生活、服務場景,把自己的服務像水、電一樣隨時送到大眾面前。在此背景之下,金融雲服務應運而生。

業界對“金融雲服務”的傳統認識,是金融機構從外界輸入雲服務。即金融機構利用雲計算平臺,將自身數據、流程、服務分散部署到雲端,實現“金融上雲”,從而提高自身系統運算和數據處理能力,奠定開放的生態環境基礎。除自建外,目前傳統金融機構主要從雲計算提供商獲取包括服務器、數據庫和解決方案等雲服務。如阿里雲、騰訊雲等互聯網公司,都推出了面向金融機構的“金融雲”解決方案。

隨著傳統行業“互聯網+”推進過程中對線上專業金融服務需求的井噴,以及銀行“輕資產”轉型內生動力,另一種形態的“金融雲服務”應運而生。即金融機構依託長期積累的風控、管理、數據和技術優勢,通過各類在線服務場景,向非金融業機構提供信用、支付、認證、接口等金融服務。在這種新形態下,銀行業金融機構以開放、分享的姿態和平臺化輸出方式,跨領域、跨行業與第三方合作,以達到為社會提供更豐富、安全和便捷的在線金融服務的目的。

本文所說的“金融雲服務”,就是這種新形態。一方面,金融脫媒倒逼,商業銀行以此介入公共服務藍海,藉助支付、交易等高頻入口,可為自身獲取更多流量和資金沉澱;另一方面,銀行向社會機構、觸網企業提供自己擅長的專業服務,幫助這些機構更好地服務他們的用戶,也促進了普惠金融發展。

服務場景的應用探索

金融雲服務基於傳統存貸匯,但不獨立存在,而是嵌入各種線上服務場景。提供雲服務的銀行不再是衝在最前端的士兵,而是心臟一樣的後臺中樞,它與社會機構、企業合作,為線上消費、社交、政務辦理、生活服務場景提供信用、支付、認證等核心金融服務。這些服務高度融合於場景之中,像水電一樣觸手可得。究竟哪些服務既是社會大眾、產業互聯網所迫切需要,又是商業銀行擅長且可在線輸出的?

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創業企業、產業公司“觸網”,產生的如政務在線辦理、在線便民服務、線上交易等雲端業務,衍生出對客戶身份在線實名認證、建立電子賬戶、單一賬戶多點登錄、在線支付等金融需求。若機構自建賬戶體系、搭建支付通道,不僅流程繁雜、工期長且後期維護成本高,金融資質不足和技術能力有限也會阻礙傳統機構“觸網”的步伐。但對於商業銀行而言,這些都屬於可標準化輸出、快速交付、開箱即用的“金融雲服務”範疇。

以漢口銀行為例,近年來該行就進行了一系列將“金融雲服務”應用於本地普惠金融服務的創新探索。

金融雲服務通過金融雲服務平臺實現。後者是一個統一的線上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平臺,即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集成創新,研發一系列標準化、可共享的統一服務構件(模塊),支撐接入服務應用平臺和各個應用場景的服務需求。漢口銀行的金融雲服務平臺於2016年建成,目前包括互聯網賬戶認證、線上支付收單、電子賬戶體系和大數據集市等四大模塊。具體而言,認證模塊包括人臉識別、第三方核查、多渠道視頻技術等;支付模塊包括銀聯支付、第三方支付、多渠道收單業務等,支付清算網絡覆蓋200多家商業銀行;賬戶模塊包括電子賬戶體系、託管平臺等;大數據模塊包括行為數據、本地交易數據、第三方數據等。平臺將四大單元模塊耦合集成,讓服務以一種統一和通用的方式進行交互,可獨立或組合輸出使用。

金融雲服務平臺就像樹根一樣牢固有力,支撐起了銀行“本地化服務”“專業化服務”的雙輪,併為雙輪驅動輸送養料——這正是金融雲服務應用的領域。

在金融雲服務本地應用場景的選擇上,接地氣、黏性高兩大條件須同時考慮。漢口銀行首先錨定了目前公共服務中最為民眾關注的痛點之一——看病難。目前武漢市屬醫院70%以上門診就醫使用醫保支付,繞不開的醫保如何互聯網化?

作為武漢市金融社保卡的主要髮卡行,該行於2016年3月推出“智慧醫療-醫保線上支付”(以下簡稱“醫保線上支付”)產品,並在武漢多家三甲醫院落地,讓醫保無卡線上實時結算,成為金融雲服務應用於本地公共服務的一個典型案例。“醫保線上支付”是一種全新的醫保賬戶結算模式,患者不用攜帶醫保卡,在手機上就能用醫保個人賬戶實時繳費,醫保和個人自費部分自動核算,拓展了醫保使用場景。作為金融雲服務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探索,“醫保線上支付”具有兩種認證:提供銀聯卡四要素和活體人臉識別兩種身份認證方式,適用信息化程度不同的醫院。

事實證明,銀行以開放共享的姿態,向公共領域輸出金融雲服務,既惠及民生大眾,又有利於自身深耕細分市場,通過搭建在線場景,為銀行線上拓戶、提升客戶黏性找到了一片藍海。

商業模式:場景為王

當銀行不再是一處物理場所,而是一種無時無刻不在的服務,銀行該做些什麼?

與互聯網公司相比,商業銀行的優勢是金融專業能力、業務牌照和廣泛的客戶基礎。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構建O2O場景,是不少銀行正嘗試的一種突圍路徑。一方面搭建線上場景,外拓客戶,並引導線上客戶至線下網獲取差異化服務;另一方面,通過網點陣地營銷,引導線下客戶享受線上專屬服務,並配合大數據營銷增加黏度。

自建或合作構建應用場景,將是未來金融的主戰場。

銀行向公共領域提供金融雲服務會產生系統建設、產品研發、優化運維等支出,社會服務的公共性和互聯網產品特性決定了市場培育期較長,不過長遠看,無論是社會效應還是商業回報均極為可觀。截至目前,漢口銀行已通過金融雲服務引流40多萬客戶。此外,通過與第三方合作搭建線上場景,有利於提升客戶黏性,並搶佔獲客先機,為互聯網交易銀行轉型奠定了基礎。

思辯:如何助力供給側改革?

不過,金融雲服務還處於探索階段,其發展依舊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是標準欠缺。國務院鼓勵提供基於金融雲服務平臺的信用、認證、接口等公共服務,但這些服務如何界定、以何種方式輸出,業界尚無明確說法,銀行、互聯網機構只能摸索前行。如果能將服務內容標準化,明確運營、服務規範,將更有利於其快速延展。

此外,呼籲公共服務領域進一步擁抱“互聯網+”。公共服務領域數據開放程度不高,像武漢市政府這樣建立“政務雲”打通40多個委辦局數據孤島的案例並不多。這給金融雲服務創新帶來了障礙,建議政府大力引導公共領域深度觸網,並鼓勵社會機構數據對接。

正如傳統雲服務以穩定、低成本的運算、存儲服務推動互聯網產業突飛猛進,金融雲服務以安全、高效的在線金融服務,或將降低各行業“互聯網+”的門檻,加快產業互聯網進程。

金融雲服務之於社會,解決的是長期以來線上金融專業化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如果每家觸網企業都自建賬戶認證、搭支付結算平臺、提供投資服務,“全民辦金融”的局面必將帶來社會資源和效率的極大浪費。從這一層面看,金融雲服務通過優化社會要素配置、降低企業成本、防範金融風險,能更好地服務供給側結構改革。

本文刊發於《清華金融評論》2017年3月刊

編輯:丁開豔

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