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科技陸黎川:科技重塑金融生態 創新賦能實體經濟

由中國通信學會、金融科技創新聯盟、中國金融信息網聯合主辦的2019中國數字普惠金融大會3月22日在京成功舉辦,民生銀行民生科技有限公司供應鏈金融事業部總監陸黎川發表主題演講。

民生科技陸黎川:科技重塑金融生態 創新賦能實體經濟

陸黎川 民生銀行民生科技有限公司供應鏈金融事業部總監

以下為陸黎川發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同仁,下午好!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演講是我們民生銀行和民生科技公司在數字普惠金融領域做的一些探索和實踐,以及後續的案例介紹。因為大家聽了一天也比較累了,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民生科技有限公司,因為民生銀行大家肯定非常熟悉,民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公司,是去年才剛剛成立的,我們公司的願景就是去做科技金融的領先者,為民生銀行集團、金融聯盟成員、中小銀行、民營企業、互聯網用戶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這也是民生科技公司的願景。民生銀行跟民生科技公司在普惠金融和供應鏈的方向上已經探索了很長時間,也有一些落地的場景和案例,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整個供應鏈金融體系下的思考。

我們多年來在各個產業和行業去做供應鏈金融總結思考和想法,供應鏈金融平臺我們認為應該分成三個層次,最上面的層次叫供應鏈管理平臺,供應鏈管理平臺實際上是面向產業端,主要是做供應鏈管理和供應鏈場景的串接,一般產業端也都有完善的ERP系統去管理採購、製造、分銷的流程和場景。供應鏈金融一般會嵌入整個上游供應鏈採購和下游分銷場景比較多,像民生銀行做的上游的採購的應收賬款融資和下游的分銷的預付、倉單和質押融資做的比較多一些。再看最下面這層,其實是面向資金方的視角,看整個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對應資金方的視角,剛才渤海銀行的鐘總提到,很多銀行都在這方面深耕了好多年,包括民生銀行也在資金方視角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做了很多探索和嘗試。但是實際上現在包括我們民生銀行,以及其他做供應鏈金融的銀行和金融機構來說,可能在做供應鏈金融的時候都會遇到一些問題: 第一,從供應鏈產業角度講從上往下看,其實是看不懂的,不太理解金融端的訴求;第二,從銀行和金融機構角度講,從下往上看產業端,也理解產業的訴求,比如金融端會做我們認為的供應鏈嵌入場景的產品,實際上這些產品在各個行業有很大的差別,並不能完全貼合產業端的需求。比如分銷,醫藥流通和汽車分銷行業差距就很大,無論在分銷層次和貨押模式有很大的區別,甚至是同一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也有不同的模式。因此我們認為應該會有中間的供應鏈服務層融合上層的產業端和下層的金融端,這是體系內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民生科技公司作為一個金融科技公司應該發力也是我們正在嘗試和落地做的事情。供應鏈服務這層是承上啟下,主要對供應鏈產業端做針對場景和企業活動的服務,對下游的供應鏈金融資金端做場景對接。這一層其實也能解決剛才嘉賓提到的如何實現物流、商流、資金流的閉環問題,這個閉環最終其實可以通過供應鏈中間的服務層去達到,因為它承上啟下,能夠實現數據和流程上的串接的能力,幫助我們的金融機構和產業端實現四流的打通。 在這個層次的理解上,不光是我們,已經有一些先驅者和優秀的企業做了很多很好的嘗試,比如科技企業中有中企雲鏈,核心企業中有包括格力、美的這些零售企業都做了很多這方面的嘗試和落地,我們作為金融科技企業,也希望能在平臺的建設和落地上跟他們共同交流和合作。

剛才提到的是我們平臺的理念、思考和一些實踐,現在講一下遠景的平臺目標,我們希望藉助整個雲計算、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技術,構建整個供應鏈上下游的業務協同平臺。我們也希望能通過信用+數據雙輪驅動,覆蓋產業鏈的長尾客戶,這個目標也跟今天大會的主題有很大的契合度,大會的主題是中國的數字普惠金融,也就是通過數字技術的手段能使金融普惠更多的客戶,我們平臺的目標也是如此,通過金融科技的手段去覆蓋更多的產業鏈長尾中小微的客戶。另外一方面,踐行民生銀行整體的戰略,去做產融結合的平臺,做資源整合的平臺、金融科技的平臺和模式創新的平臺,這是我們整個平臺的目標。

後面分享一個平臺在產業上游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的落地案例,這個平臺本身包含產業上下游的場景,現在挑一個上游案例與大家做分享和介紹。供應鏈上游應收賬款融資也是市場熱捧的,也是各部委發文治理希望鼓勵商業銀行做這樣的嘗試,幫助中小企業通過供應鏈的方式來做一些融資。我們在踐行和在實踐過程中,實際上還是遇到很大困難的,為什麼基於應收賬款的供應鏈融資還沒有做到業務覆蓋面很廣,我們認為有三個痛點:第一、核心企業確權難問題很難解決;第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第三、是多方協作互信難的問題,針對這三個問題,我們也落地了一個解決方案,去幫助解決這三個痛點。

這就是剛才提到的應收賬款融資的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從金融本質來講,其實還是線上應收賬款的轉讓和管理服務平臺,所以其實沒有改變整個金融的本質和供應鏈金融本質。我們做的創新,大家可以看到,是藉助區塊鏈和智能合約做底層的精準溯源和保證不可篡改的底層支撐,在這之上核心企業第一步需要做應收賬款的數字化和做應收賬款的電子憑證轉化,通過區塊鏈平臺能把整個應收賬款轉化成電子憑證,同時我們也藉助CFCA一位專家提到的我們會用身份認證和電子合同技術來線上簽署無條件兌付承諾,這就實現了應收賬款從線下被動的確權到線上主動電子化確權的過程,解決了確權問題之後,我們把應收賬款轉化成為數字化的電子債權憑證,並且寫入區塊鏈,這就實現了能夠在各個供應商之間做應收賬款的流轉、拆分、包括持有到期、融資的能力,而且全部線上化。同時平臺上每一級供應商之間流轉都會利用基於CFCA電子合同、發票驗真等做流轉的交易佐證,保證每筆流轉的針對貿易的真實性,這也是解決了剛才提到的問題,機構受讓方也就是金融機構風險控制的問題,風險控制如何能認證交易是真實的,怎麼能認證每筆應收賬款融資的背景是真實的,是通過平臺的數字技術以及區塊鏈精準溯源、不可篡改的能力解決的,這也是剛才提到的為什麼金融科技公司適合做中間的供應鏈服務層,因為金融科技公司向上能瞭解和企業的場景,向下也更清楚金融機構包括銀行風控體系和整個運營機制。通過我剛才提到的電子憑證技術,能實現把應收賬款做向上遊的逐級流轉,應收賬款能流轉到上游很高層的供應商。從產業分佈角度來講,越往上游供應商一般來說是分佈廣、數量大的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本身對於融資難度是非常大的,一般來說只能通過抵質押,或者成本非常高的融資方式去做融資。而通過我們的方式,利用核心企業的信用穿透,能夠讓上游的中小微企業利用核心企業好的信用,能得到比較合理和比較低的資金使用成本,這也是我們希望為普惠金融做出的一些貢獻。

後面我簡單提一下平臺的創新特色,比如買方信用驅動、信用穿透、主動確權、多元化資金也包含資產證券化能力、交易溯源的能力,這是平臺針對傳統的應收賬款融資的比較大的創新特色。

最後,我再總結一下我們的平臺,我們是如何解決之前提到的三個痛點。之前提到第一個和第二個痛點,核心企業確權難以及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我們通過創新的電子憑證,在核心企業做應收賬款數字化和標準化,從被動確權變成主動確權。另外通過區塊鏈做的電子憑證流轉,基於CFCA的電子合同和發票驗真的能力,最後實現核心企業信用穿透,使得上游N級供應商通過這筆電子憑證去融資。

第三是解決數據互信難的問題,很作企業包括金融模式都藉助區塊鏈去做,但是區塊鏈也遇到多方面的問題。第一,如何保證區塊鏈上的數據是真實的,因為區塊鏈本身是有不可篡改的特性,但是從聯盟鏈的角度講,如果共識節點全部把持到一個節點手中或者半數以上節如果把控到一個核心企業手中,實際上數據也是不太安全的。所以我們其實也是藉助民生銀行在區塊鏈平臺多年的實踐,從2016年就開始建區塊鏈平臺部署,我們也引入了福費廷交易,也和其他企業和銀行合作,其實有多方參與,多方共同維護共識節點,能保證數據確實在多方參與情況下,實際上是不可篡改的,這也是解決了數據互信難的問題,通過區塊鏈的方式實現數字互信的能力。第二,如何保證區塊鏈交易的性能和數據安全性,這部分我們採用了多鏈以及多層次加密的技術來進行保障。

另外,隱藏在業務平臺背後的技術平臺除了區塊鏈平臺之外,其實還有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平臺對業務進行科技賦能,我們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嵌入到平臺各個場景之中。比如說第一個場景,實際上解決的是現在銀行端對於中小微企業的數據缺失的問題。因為現在銀行做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或者是做徵信,都是需要人工盡調報告或者接入一些三方的徵信數據去做,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也存在真實性和可信度問題,所以站在銀行角度,寧願少服務一些因為缺少了解而認為風險比較高的中小微企業,而去服務信用比較好的企業。我們的平臺通過基於在工商、徵信、司法、輿情招投標等多個維度的數據採集,包括沉澱的交易數據,基於有監督學習的方式做了多維度的企業畫像,幫助金融機構更精準的瞭解企業情況,擴展業務的同時降低主體風險。

第二個場景和第一個類似,其實也是解決了數據缺失的問題。對於整個產業上下游,通過交易,通過應收和應付賬款體系,會有一個整體的鏈條甚至是整個跨行業的網絡。交易鏈條上的每一點,包括每個企業,有自身的數據,包括交易數據和應收應付賬款的數據,但是對於整體鏈條上整體數據和整個行業的數據來說,實際上還是缺失的。因為實際上缺少整個行業包括整個鏈條的數據打通,包括企業交易關係的分析,所以也是我們這邊大數據平臺重點做的一件事,我們基於知識圖譜的技術,通過平臺上交易和應收應付、以及融資的數據,把平臺的各方數據做了一個整合和關聯分析,從而能夠得到整個行業和供應鏈網絡的整體金融視圖,可以預防行業和鏈條的風險,以及幫助企業調整供應鏈上的節點。

賬齡分析是第三個場景,是面向企業端的,我們對於企業整個應收應付的賬期基於行業做統計分析,用於預測和智能分析解決企業現金流風險的問題。

第四個是通過OCR技術做交易材料、合同文本和發票的智能提取,減少人工作業。同時支持非結構化數據和結構化數據的交叉驗證,降低整體交易風險。

最後,談一下平臺未來的規劃,包含四個階段,其中第一期和第二期已經完成了,只是需要不停地再去完善,包括標準化自運營的平臺,包括給行業化定製平臺。第三期計劃做ABS,以及引入財稅、保險等增值服務,提升整個平臺對企業服務的能力和對金融機構服務的能力。第四期其實也是最終的目標,也是希望跟各位同仁和各位專家,包括我們的一些企業去做一些合作,希望能打造一個數字化信用的體系,做數據的融合,通過數據積累和算法模型的積累,真正實現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信用體系,也最終能實現推動我們整個國家的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

今天我的演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