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銀行存管之後,前方等待著網貸平臺的又是什麼?

金融 興業銀行 北京銀行 華夏銀行 網貸天地 2017-05-11

繼銀行存管之後,前方等待著網貸平臺的又是什麼?

自2017年2月22日銀監會發布文件《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印發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的通知》以來,銀行存管便成為了大家普遍討論的話題,但對於各家網貸平臺來說,其面臨的便是如何對接銀行存管的難題。而近些日來,多家平臺接踵而至陸續宣佈已對接銀行存管,以展示平臺正在致力於合規化。那麼,網貸平臺對接銀行存管之後,他們又將面臨什麼呢?

這裡可能有一個誤區:銀行存管即代表合規。

的確,在如今網貸強監管的時代,一方面銀監會明確發佈細則要求網貸平臺進行銀行存管,另一方面已對接銀行存管的平臺在宣傳過程中也著力於宣揚平臺自身合規化。因而部分投資者會下意識地認為這家平臺銀行存管了就合規了。其實不然,同樣也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監管部門對網貸平臺提出的整改要求不僅限於銀行存管,同時包括備案、限額、信息披露等多方面;二是在之後也會陸續出臺新的監管要求,至於是什麼那就要根據行業實情而定。所以,網貸平臺的合規之路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完全合規化自然也是不現實的,只能說整個網貸行業在朝著合規逐漸邁進,所以絕非銀行存管可一言蔽之。

存管銀行態度的轉變:由抗拒到主動對接。

銀行:一開始讓我開放銀行存管業務,我的內心是拒絕的。確實,在網貸新規監管出臺之前,相關銀行的確是不太情願與網貸平臺對接銀行存管,原因自然是有幾方面的:一是銀行往往對接的是優質資產,而P2P業務對於他們來說並不能稱得上是優質資產,而且銀行對網貸平臺的系統性風險把握並不精準;二是相關監管部門當時也並未出臺網貸平臺銀行存管的政策細則,缺乏相應的指導性意見,銀行也是輕易不敢開展此塊業務。所以,銀行方面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並不想趟P2P這一趟“渾水”。

而後來,網貸新規監管出臺之後要求網貸平臺對接銀行存管,銀監會也進一步明確銀行存管操作細則,簡言之“時代變了”。一方面監管部門以精細化的指導意見鼓勵銀行與網貸平臺開展銀行資金存管業務,另一方面銀行也逐漸發現其原有業務盈利已趨向於飽和,而在網貸平臺資金存管業務中其能夠獲得新的業務盈利點,而且盈利空間巨大。那麼,對於銀行來說,既然國家政策鼓勵,又能盈利,那何樂而不為呢?以至於當前,可能已經不是網貸平臺主動去尋找銀行進行資金存管,而是銀行主動去尋找網貸平臺進行資金存管合作業務。

如火如荼的銀行存管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開展銀行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包括:華興銀行、江西銀行、浙商銀行、徽商銀行、廈門銀行、恆豐銀行、北京銀行、廣發銀行、貴州銀行、民生銀行、上海華瑞銀行、興業銀行、天津金城銀行、平安銀行、長沙銀行、渤海銀行、中信銀行、包商銀行、江蘇銀行、農業銀行、華夏銀行、南粵銀行、上海銀行、西安銀行等39家。而截至目前,已對接銀行存管的網貸平臺已有205家,後續也在逐漸增加。而除了P2P網貸平臺,還有筆者比較關注的一些網基平臺也逐步在對接銀行存管,銀多網已與江西銀行對接資金存管;星火錢包也曾透露出已與一家銀行進行對接,具體哪家不得而知;真融寶倒還沒聽到什麼消息。

另外,部分地方政府機構也在為網貸平臺銀行存管做洽談對接工作。好比前段時間湖南攸州互聯網金融中心出臺政策,只要網貸平臺能夠入駐攸州互聯網金融中心,政府便可為其提供場地、稅收、備案等一系列便利條件,而其中很重要一點就是可以提供銀行存管對接服務。這對於平臺來說的確是很誘人的政策,已有部分平臺入駐其攸州互聯網金融中心。當然,此事當時也惹來業內各界人士一時間的熱議,其他地方也陸續也出現類似的政策。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網貸平臺與銀行進行存管對接,不管是平臺本身,還是銀行,又抑或是相關政府機構,都在極力促成這一局面的發展。之後,業內留下來的網貸平臺基本都已對接銀行存管,行業合規性也會更進一步。

銀行存管之後,網貸平臺將面臨什麼?

儘管目前網貸業內銀行存管一度火熱,但隨著各家平臺逐漸都已對接銀行存管,這也將慢慢趨於平靜。那麼,對於網貸平臺而言,已經對接銀行存管,或者說當前的那些限額、備案、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整改要求均已做到,他們就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嗎?其面臨的行業競爭壓力又會有怎麼樣的轉變?平臺又應當如何進行應對?

行業監管永遠不會停止,即便網貸平臺按照這一時期的要求完成了整改,在下一個階段監管部門也會提出新的整改要求,無論是業務層面的,還是技術層面的,或是數據層面的,均會提出更高更嚴的整改要求,以致力於全面合規化。當然,這需要監管部門持續觀測網貸行業的實情變化,並因地制宜地制定相關政策細則,平臺也需緊跟監管腳步切實落實相關整改工作。

我們在最理想的狀態下,假設業內所有平臺都合規了,業務必然趨向於同質化,那麼與之而來的必然是激烈的市場同行競爭壓力。隨著行業的成熟發展,各家網貸平臺在各自業務領域的業務模式基本類似,資產端資源也挖掘殆盡,業務市場也近乎飽和,與之對應的業務競爭則異常猛烈。所以,平臺所面臨的工作重心從當前的合規化轉變為市場競爭。如何在優勝劣汰的行業潮流中脫穎而出則成為了平臺今後不可避免的課題。

那麼,網貸平臺應當如何來解決此種艱鉅的競爭壓力呢?網貸平臺追求的無非是盈利,既然已經無法從營收層面上來擴大利潤空間,那自然可以從成本控制層面上出發,體現在業務支出、人力資源成本、宣傳推廣支出等多方面。而能夠有效進行成本控制的手段則在於當前甚囂一時的“金融科技”,包括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手段,藉助這些可有效簡化業務流程,降低人工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不過就目前來說,尤其是在國內金融科技的應用大多還是停留在概念階段,也有部分網貸平臺將自己稱之為科技金融平臺,實則也是徒有其表。但金融科技的確可以為網貸平臺帶來無與倫比的競爭優勢,隨著其廣泛運用,整個行業也必將趨向於成熟化。

銀行存管僅僅是網貸合規之路中的一小步,而合規化則象徵著行業發展逐漸走向良性化,而在良性發展的基礎上,平臺更應加註重其業務核心競爭力的建設,金融科技或可擔此重任。總而言之,繼銀行存管之後,前方等待著網貸平臺的還有很多,任重而道遠!

作者:易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