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犯罪真的不受懲罰嗎?'

精神病 刑法 中律法律 2019-09-07
"

精神病人在社會上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被人可憐又被人畏懼。曾有一個玩笑:女孩和自己的對象結婚,女孩父親送女孩一個禮物,並告訴他“如果婚後你老公家暴的話,這東西一定會派上用場”,女孩打開一看,是一張她自己的精神病鑑定證書。如此看來,“精神病殺人不犯法”,好似成為了眾多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的上等妙計。那麼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嗎?

"

精神病人在社會上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被人可憐又被人畏懼。曾有一個玩笑:女孩和自己的對象結婚,女孩父親送女孩一個禮物,並告訴他“如果婚後你老公家暴的話,這東西一定會派上用場”,女孩打開一看,是一張她自己的精神病鑑定證書。如此看來,“精神病殺人不犯法”,好似成為了眾多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的上等妙計。那麼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嗎?

精神病人犯罪真的不受懲罰嗎?

《刑法》第十八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鑑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

精神病人在社會上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被人可憐又被人畏懼。曾有一個玩笑:女孩和自己的對象結婚,女孩父親送女孩一個禮物,並告訴他“如果婚後你老公家暴的話,這東西一定會派上用場”,女孩打開一看,是一張她自己的精神病鑑定證書。如此看來,“精神病殺人不犯法”,好似成為了眾多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的上等妙計。那麼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嗎?

精神病人犯罪真的不受懲罰嗎?

《刑法》第十八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鑑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精神病人犯罪真的不受懲罰嗎?

所以確診的已經完全喪失自控能力的精神病人在病發時犯罪,確實是可以不用負刑事責任的。

這幾種情況下的精神病人依然要受到處罰:

一:間歇性精神病人在不發病也就是精神正常之時所進行的犯罪行為需要受到懲罰。

二:被確診為精神病,但是還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的但是精神病人在犯罪之時會受到處罰,但是會因為病情而從輕處理。

"

精神病人在社會上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被人可憐又被人畏懼。曾有一個玩笑:女孩和自己的對象結婚,女孩父親送女孩一個禮物,並告訴他“如果婚後你老公家暴的話,這東西一定會派上用場”,女孩打開一看,是一張她自己的精神病鑑定證書。如此看來,“精神病殺人不犯法”,好似成為了眾多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的上等妙計。那麼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嗎?

精神病人犯罪真的不受懲罰嗎?

《刑法》第十八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鑑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精神病人犯罪真的不受懲罰嗎?

所以確診的已經完全喪失自控能力的精神病人在病發時犯罪,確實是可以不用負刑事責任的。

這幾種情況下的精神病人依然要受到處罰:

一:間歇性精神病人在不發病也就是精神正常之時所進行的犯罪行為需要受到懲罰。

二:被確診為精神病,但是還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的但是精神病人在犯罪之時會受到處罰,但是會因為病情而從輕處理。

精神病人犯罪真的不受懲罰嗎?

三:不能自控的精神病人在發病時犯罪,他的監護人是附有一定責任的,因此會被責令嚴加看管病人,甚至會對病人採取強制醫療。

注意精神病患者在確診之時程序是十分複雜的,需要嚴格的經過專業的精神科醫生的反覆的論證診斷才能得出的,絕對不是說一次就確診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