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打遊戲了,小心被送精神病院!

想沒想過,有一天你因為打遊戲被送精神病院?

萬物皆有可能。

5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在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通過了《國際疾病第11次修訂本》,“遊戲障礙”電子遊戲上癮行為被正式列為“精神疾病”,並界定了“遊戲精神障礙”的三大特徵。修訂版本將於2022年1月起生效,遭到美國、英國等多國的電子遊戲界團體反對。

別打遊戲了,小心被送精神病院!


此消息一出,網友炸鍋。大波遊戲愛好者已經“躺槍”,一大批遊戲資深愛好者們已經莫名成了“隱形精神病患者”。

難道我打個遊戲就得病了嗎?

對於眾多遊戲愛好者的這個疑問,世衛組織給出了疾病界定範圍。

別打遊戲了,小心被送精神病院!


別打遊戲了,小心被送精神病院!


專家解釋稱:愛打遊戲並不等於遊戲成癮,打遊戲產生了一定危害,而自身也感到非常痛苦,並且這種狀態要持續12個月才算遊戲障礙。

以下9條標準,滿足其中5項,能診斷為“互聯網遊戲障礙”:

1.完全專注遊戲;

2.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症狀;

3.玩遊戲時間逐漸增多;

4.無法減少遊戲時間,無法戒掉遊戲;

5.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

6.即使瞭解遊戲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仍然專注遊戲;

7.向家人或他人隱瞞自己玩遊戲時間;

8.通過玩遊戲緩解負面情緒,如罪惡感、絕望感等;

9.因為遊戲而喪失或可能喪失工作和社交。

別打遊戲了,小心被送精神病院!


打遊戲這件事,對於職業電競選手來說,這是他們的一項職業,愛好,甚至可以說是事業與榮譽感並存的東西。對於成年人來說,沒事打打遊戲,可以說是釋放工作與精神壓力的一種娛樂方式。但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說,打遊戲有時候,則是損害自身健康或者阻礙學習動力的一種精神毒品。

適度遊戲健腦,遊戲成癮傷身。

世衛組織之所以出臺這個條例,也是希望廣大遊戲愛好者能把握好這個尺度。

畢竟生命只有一次,那些連打幾天遊戲猝死在電腦前的年輕人,足以示警。

別打遊戲了,小心被送精神病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