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別熬夜了!科學家發現:'夜貓子'容易得精神病

精神病 睡眠 心理健康 抑鬱症 英國 23andMe 銀行 中國科技新聞 2019-04-10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些基因可能使人更容易成為早起的人,或者相反,更容易成為夜貓子。研究人員還發現,早起與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風險較低之間存在關聯。

再也別熬夜了!科學家發現:'夜貓子'容易得精神病

英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對人體內部的生物鐘進行了新的研究。生物鐘,也被稱為晝夜節律,負責釋放分子,向身體發出信號,該是晚上睡覺,早上醒來的時候了。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些基因可能使人更容易成為早起的人,或者相反,更容易成為夜貓子。研究人員還發現,早起與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風險較低之間存在關聯。

這項研究涉及25萬名美國參與者,他們的基因組由私營公司23andMe分析,45萬名參與者是英國生物銀行研究的一部分。所有參與者之前都完成了一份調查問卷,評估他們是“早起的人”還是“夜貓子”。英國生物銀行的8.5萬名參與者使用了佩戴腕帶的活動跟蹤器,證實了他們自我報告的睡眠、覺醒規律。

再也別熬夜了!科學家發現:'夜貓子'容易得精神病

通過觀察睡眠模式相同的人群中哪些基因是常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數百個新的基因位點(區域),使已知基因位點從24個增加到351個。這些基因包括在我們的生物鐘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基因,以及在大腦和眼睛視網膜組織中表達的基因。

這項研究強調了大量的基因,可以對這些基因進行更詳細的研究,以瞭解不同的人如何擁有不同的生物鐘。領導這項研究的埃克塞特大學醫學院的邁克·威登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研究中有大量的人,這意味著我們已經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強有力的證據,證明‘夜貓子’有更高的精神健康問題風險,比如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健康水平低下,儘管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充分理解這種聯繫。”

視網膜組織的聯繫可以解釋晝夜節律是如何每天重置的,以便與24小時的週期保持一致。我們用眼睛來感知周圍的環境,導航周圍的環境,但視覺並不是它們的全部功能。此前的一項研究表明,視網膜(眼睛最複雜的部分)中存在的感光性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就像光表一樣,告訴身體一天的時間。當人們不接觸光線時,我們的晝夜節律持續超過24小時,導致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

再也別熬夜了!科學家發現:'夜貓子'容易得精神病

根據目前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新發現的基因變異可以將人自然醒著的時間改變25分鐘。這些基因區域影響睡眠的時間,但並不影響睡眠的質量或持續時間。

然而,生活方式的因素,如飲食,暴露在人造光下,我們的工作似乎比基因起著更重要的作用。然而,事實仍然是,如果有些人真的有夜貓子的傾向,那麼每一件小事加起來都會產生顯著的影響。所有這些都很重要,因為作者聲稱熬夜的人更容易患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

再也別熬夜了!科學家發現:'夜貓子'容易得精神病

我們知道生物鐘的功能與我們的健康和幸福之間存在聯繫,但迄今為止,我們對基因的作用知之甚少。如今,在英國生物銀行等公共資助數據集的幫助下,研究人員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研究生物鐘基因與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等精神健康疾病風險之間的相互作用。醫學研究理事會心理健康與成癮項目經理雷切爾·帕尼佐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這項研究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新見解,我們希望這些見解將有助於對那些面臨最大危險的人採取更有效的干預措施。”

通過了解普通人群的睡眠和活動時間的遺傳學,我們也能深入瞭解治療患有更極端疾病的個體的潛在途徑,比如那些患有晚期或延遲性晝夜節律紊亂的個體,馬薩諸塞州總醫院麻醉科的傑奎琳·米巷博士補充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