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核心因素已轉變,房價難以再持續上漲'

經濟 農村 金融視野 2019-08-26
"

“房住不炒”之後,各大城市的房價上漲開始有所放緩,從2018年開始,其實有些城市開始進入漫長的陰跌過程,基本上是一改前些年一片暴漲的局面。究其原因,有人可能會說,是因為最近幾年的調控政策導致的。誠然,調控政策會影響短期房價的走勢,但不是主要的原因。那麼哪些才是真正決定房價走勢的因素?本文將從城市化、貨幣政策和居民收入三個維度進行闡述:

1.房價與城市化的關係

城市化是決定房價重要原因之一。城市化伴隨著人口有農村遷徙到城市,城市的新增人口必然需要尋找居住的場所,城市化的提升為城市的房子創造源源不斷的需求。按照中國14億元人口來計算,城市化率沒提高一個百分點,中國約有1400萬人口由農村流入城市,按照3-4人為一戶,約需要新增400萬套的住房需求,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

我們從圖一中可以看出,城市化與房價的走勢基本上是呈正相關。當然我們也能夠直觀的看到,城市化率的增速沒有房價增速快,因為城市化率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斜率沒有房價走勢的斜率那麼大也是正常的。預計未來中國城市化率仍將保持比較穩定的提高,城市新增住房的需求也會隨之不斷增加,但是房價是否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要綜合考慮到人口的流入方向及未來供應的情況。

圖一、中國城市化與房價的走勢圖(元/平米,%)

"

“房住不炒”之後,各大城市的房價上漲開始有所放緩,從2018年開始,其實有些城市開始進入漫長的陰跌過程,基本上是一改前些年一片暴漲的局面。究其原因,有人可能會說,是因為最近幾年的調控政策導致的。誠然,調控政策會影響短期房價的走勢,但不是主要的原因。那麼哪些才是真正決定房價走勢的因素?本文將從城市化、貨幣政策和居民收入三個維度進行闡述:

1.房價與城市化的關係

城市化是決定房價重要原因之一。城市化伴隨著人口有農村遷徙到城市,城市的新增人口必然需要尋找居住的場所,城市化的提升為城市的房子創造源源不斷的需求。按照中國14億元人口來計算,城市化率沒提高一個百分點,中國約有1400萬人口由農村流入城市,按照3-4人為一戶,約需要新增400萬套的住房需求,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

我們從圖一中可以看出,城市化與房價的走勢基本上是呈正相關。當然我們也能夠直觀的看到,城市化率的增速沒有房價增速快,因為城市化率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斜率沒有房價走勢的斜率那麼大也是正常的。預計未來中國城市化率仍將保持比較穩定的提高,城市新增住房的需求也會隨之不斷增加,但是房價是否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要綜合考慮到人口的流入方向及未來供應的情況。

圖一、中國城市化與房價的走勢圖(元/平米,%)

三大核心因素已轉變,房價難以再持續上漲

來源:國家統計局

2.房價與貨幣政策的關係

在學術界甚至包括在業內,一直有人認為中國的房價暴漲的核心原因就是廣義貨幣M2供應過來。我們從圖二中可以很明顯看到,房價的走勢與M2的供應量保持高度的一致。稍微有點區別的是,M2供應量基本上是一路增長的,而房價在2008-2009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出現了波動。

2016年中國的M2供應量是2000年的11.52倍,而對應的房價只有3.70倍,遠低於貨幣供應的增長速度。這個也是很正常的,因為M2的供應更大一部分也是投入了實體,促進了經濟增長。房地產吸納很多一部分M2,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貨幣供應一直比較寬鬆,但實際上通脹並不是很明顯。

圖二、中國廣義貨幣M2供應量與房價走勢圖

"

“房住不炒”之後,各大城市的房價上漲開始有所放緩,從2018年開始,其實有些城市開始進入漫長的陰跌過程,基本上是一改前些年一片暴漲的局面。究其原因,有人可能會說,是因為最近幾年的調控政策導致的。誠然,調控政策會影響短期房價的走勢,但不是主要的原因。那麼哪些才是真正決定房價走勢的因素?本文將從城市化、貨幣政策和居民收入三個維度進行闡述:

1.房價與城市化的關係

城市化是決定房價重要原因之一。城市化伴隨著人口有農村遷徙到城市,城市的新增人口必然需要尋找居住的場所,城市化的提升為城市的房子創造源源不斷的需求。按照中國14億元人口來計算,城市化率沒提高一個百分點,中國約有1400萬人口由農村流入城市,按照3-4人為一戶,約需要新增400萬套的住房需求,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

我們從圖一中可以看出,城市化與房價的走勢基本上是呈正相關。當然我們也能夠直觀的看到,城市化率的增速沒有房價增速快,因為城市化率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斜率沒有房價走勢的斜率那麼大也是正常的。預計未來中國城市化率仍將保持比較穩定的提高,城市新增住房的需求也會隨之不斷增加,但是房價是否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要綜合考慮到人口的流入方向及未來供應的情況。

圖一、中國城市化與房價的走勢圖(元/平米,%)

三大核心因素已轉變,房價難以再持續上漲

來源:國家統計局

2.房價與貨幣政策的關係

在學術界甚至包括在業內,一直有人認為中國的房價暴漲的核心原因就是廣義貨幣M2供應過來。我們從圖二中可以很明顯看到,房價的走勢與M2的供應量保持高度的一致。稍微有點區別的是,M2供應量基本上是一路增長的,而房價在2008-2009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出現了波動。

2016年中國的M2供應量是2000年的11.52倍,而對應的房價只有3.70倍,遠低於貨幣供應的增長速度。這個也是很正常的,因為M2的供應更大一部分也是投入了實體,促進了經濟增長。房地產吸納很多一部分M2,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貨幣供應一直比較寬鬆,但實際上通脹並不是很明顯。

圖二、中國廣義貨幣M2供應量與房價走勢圖

三大核心因素已轉變,房價難以再持續上漲

來源:國家統計局、央行

3.房價與居民收入的關係

作為城鎮居民直接購買的體現,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與房價也是保持高度一直的。經濟增長提高了人們的收入和購買力,2016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是2000年的5.35倍。從這個角度來看,實際上人們收入比房價漲的還快。2016年,城鎮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可以購買到4.67平米房子。

圖三、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與房價走勢圖

"

“房住不炒”之後,各大城市的房價上漲開始有所放緩,從2018年開始,其實有些城市開始進入漫長的陰跌過程,基本上是一改前些年一片暴漲的局面。究其原因,有人可能會說,是因為最近幾年的調控政策導致的。誠然,調控政策會影響短期房價的走勢,但不是主要的原因。那麼哪些才是真正決定房價走勢的因素?本文將從城市化、貨幣政策和居民收入三個維度進行闡述:

1.房價與城市化的關係

城市化是決定房價重要原因之一。城市化伴隨著人口有農村遷徙到城市,城市的新增人口必然需要尋找居住的場所,城市化的提升為城市的房子創造源源不斷的需求。按照中國14億元人口來計算,城市化率沒提高一個百分點,中國約有1400萬人口由農村流入城市,按照3-4人為一戶,約需要新增400萬套的住房需求,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

我們從圖一中可以看出,城市化與房價的走勢基本上是呈正相關。當然我們也能夠直觀的看到,城市化率的增速沒有房價增速快,因為城市化率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斜率沒有房價走勢的斜率那麼大也是正常的。預計未來中國城市化率仍將保持比較穩定的提高,城市新增住房的需求也會隨之不斷增加,但是房價是否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要綜合考慮到人口的流入方向及未來供應的情況。

圖一、中國城市化與房價的走勢圖(元/平米,%)

三大核心因素已轉變,房價難以再持續上漲

來源:國家統計局

2.房價與貨幣政策的關係

在學術界甚至包括在業內,一直有人認為中國的房價暴漲的核心原因就是廣義貨幣M2供應過來。我們從圖二中可以很明顯看到,房價的走勢與M2的供應量保持高度的一致。稍微有點區別的是,M2供應量基本上是一路增長的,而房價在2008-2009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出現了波動。

2016年中國的M2供應量是2000年的11.52倍,而對應的房價只有3.70倍,遠低於貨幣供應的增長速度。這個也是很正常的,因為M2的供應更大一部分也是投入了實體,促進了經濟增長。房地產吸納很多一部分M2,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貨幣供應一直比較寬鬆,但實際上通脹並不是很明顯。

圖二、中國廣義貨幣M2供應量與房價走勢圖

三大核心因素已轉變,房價難以再持續上漲

來源:國家統計局、央行

3.房價與居民收入的關係

作為城鎮居民直接購買的體現,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與房價也是保持高度一直的。經濟增長提高了人們的收入和購買力,2016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是2000年的5.35倍。從這個角度來看,實際上人們收入比房價漲的還快。2016年,城鎮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可以購買到4.67平米房子。

圖三、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與房價走勢圖

三大核心因素已轉變,房價難以再持續上漲

來源:國家統計局

4.小結

我也不長篇大論了,從上文我們可以比較直觀看到,目前影響房價走勢是城市化率(人口)、貨幣供應量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當然,以上幾個重要的因素主要是從需求端來看,未來房價的走勢還要結合供應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