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合作推進新時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專題: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主持人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著眼於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積極而為、盡力而為,取得一系列開創性成就。同時,民生改善是一個從低層次到高層次、從不均衡到均衡的過程,改善民生不能脫離國情,而要根據經濟發展和財力狀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並廣泛引導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社會各界合力推進。本版今天刊發兩篇文章,探討現階段我國民生建設的成就、理念和舉措,分析新時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路徑,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

現代社會保障制度是人類社會在工業化進程中為化解貧困、失業、傷殘、疾病和年邁無助等風險而構建出的一個社會安全網。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背景下,全球範圍內出現了一系列新風險,如大規模的集團化勞動日益解體、自由職業興起、靈活就業和臨時性就業增多、婚姻和家庭的穩定性受到威脅等。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發展歷程表明,西方現有的社會保障制度在過去應對工業社會風險遊刃有餘,但應對新風險時卻捉襟見肘甚至束手無策,而政府一旦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基本制度進行深層變革,就會觸動各方利益,甚至引發社會動盪。

經過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不懈努力,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奮鬥,我國國力與當年已不可同日而語。但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是我們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立足這一最大國情,我國政府不能包打天下,不能提出脫離實際能力的不切實際的承諾。一些西方福利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大國近期出現的各種社會不合作狀態,如希臘全民式社會示威、法國巴黎“黃背心”運動、西歐社會對難民的排斥行動、極端民粹主義的抬頭等,或多或少都與社會福利承諾過高但兌現能力有限直接關聯。因此,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要根據經濟發展和財力狀況來逐步提高水平和質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這表明,未來一段時間是制度沉澱的關鍵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要未雨綢繆,力避西方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中的缺憾,不斷提升制度建設的質量,建成一個能夠滿足新時代人民新需要的現代社會保障體系。與西方國家不同,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進程之中,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需要實現思維轉換,即從政府包辦一切的思維,轉向政府主導下多方合力推進的社會合作思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方略,為新時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這些新思想中貫穿的主線之一就是,在民生建設中既要強調政府主導,更要強調多元主體共建共治;既要自上而下進行制度建設,更要激發自下而上的制度創新活力;既要推動社會發展進步,更要著力於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要在社會合作中形成改革共識和改革合力,推動實現社會的長期團結與和諧穩定。在價值取向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求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新時代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要廣泛匯聚民智,最大激發民力,通過人人蔘與、人人盡力,最終實現人人共享。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強調“抓民生也是抓發展”,表明新時代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要實現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環。在具體原則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堅持人人盡責、人人享有,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這表明新時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既要發揮好社會安全網、社會穩定器的功能,更要引導人民形成社會合作的心理預期,使改善民生既是黨和政府的工作方向,又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奮鬥目標。新時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需要逐步形成社會合作式的社會氛圍和制度體系。

以社會合作方式提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質量。通過探索和運用各種社會合作渠道解決好現有制度存在的問題。對於城鄉之間、不同區域、不同所有制、不同人群適用不同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現象,需要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政府有強烈的大局意識和社會合作精神,勇於承擔責任,敢於讓渡利益,通過不斷提高統籌層次和制度的一體化,最終形成一個有機統一的國民社會保障體系。對於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資源配置不均衡現象,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合力協作,更需要不同區域、不同所有制的社會群體採取社會合作的態度和行動來加以協同。對於社會保障供應規模對資源供給能力構成挑戰的現象,需要通過在相關領域內進行深層次的存量改革來加以應對,無論是人口生育政策的調整、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的出臺,還是社會保險的多繳多得等已經實施或正在醞釀中的改革舉措,都需要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尤其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積極參與和主動創新。

以社會合作式制度設計推動實現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將來我國解決“經濟這條腿長、社會這條腿短”之後,要防止出現兩種新情況。一是“經濟這條腿短、社會這條腿長”的狀態,即所謂的養懶人的“福利依賴”現象,對此我們已經有了高度警惕。長遠看來,我們更要防止出現第二種新困境——“經濟和社會兩條腿一樣長、但步伐不協調”,即雖然社會保障水平是適度的,也沒有影響經濟長遠發展,但社會保障方面的制度創新和資源投入並沒有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經濟發展的新成果也沒有讓人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不能讓社會更有生機和活力,不同社會群體之間仍然處於一種社會不合作狀態。譬如,若對民生資源簡單地以給錢給物的形式進行配置,時間一長必然會出現有投入而無收益的“內卷化”狀態;若各種享受型社會福利發展過快,卻忽視了再就業培訓、職業技能提升、激勵創業創新等“可持續生計”,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之間就難以形成一種高水平均衡和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狀態。為此,在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應通過優化民生資源投入結構和使用效率,著力形成人人蔘與、人人盡力的社會合作局面。一方面,堅持權利與義務對等的理念,對受幫扶群體增加必要的前置性義務要求,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享受權利的前提是對一定社會義務的履行。另一方面,通過制度創新激發各類社會主體的參與活力。在社會救助方面,重點是實現城鄉“低保”與扶貧制度之間的深度融合,解決各種臨時性救助與“低保”制度簡單掛鉤的難題,考慮規定有能力的受救助者要履行一定義務,如接受就業技術培訓、提供力所能及的社區服務等。在社會福利方面,重點是發動社會力量、建設社會企業,與政府、企業等形成合力,提供更高質量的社會福利服務。在社會保險方面,重點是實現從消費性、輸血性制度向生產性、造血性制度的轉型,其中,工傷保險的改革要擴大覆蓋面;失業保險的改革要逐步實現臨時性就業者、自由職業者的制度全覆蓋,考慮在一段時期內試點多繳多得、對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時長進行限制性規定等。養老保險的改革要儘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現基本養老保險與商業保險相互補充,考慮推進漸進式延退、彈性退休以及鼓勵退而不休的政策試點。醫療保險的改革關鍵是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市場手段、立法手段和行政手段,徹底改變以藥養醫的狀況,等等。只有形成人人盡責的社會合作局面,才能最終實現社會保障人人享有的美好目標。

(作者:王道勇,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