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婆婆寫給兒媳的信:這是我見過活得最明白的媽

經濟 中秋節 產後護理 情感 遲暮歸來1224 2018-12-03

在微博上看到一封婆婆寫給媳婦的信。

親愛的媳婦:

你好!

在你即將與我的兒子組成新家庭的前夕,為了今後若干年家庭的安定團結,希望我們能夠就相關一些問題交換一下意見。

一、經濟問題。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們首先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1、我兒子名校畢業,現在看來就算換工作,也基本不用擔心經濟問題;他現在年收入10萬以上,我想,按照北京現在的生活水平,在不負擔貸款及房租的情況下,你們兩個人生活應該是夠了。這個打算是基於你不工作的基礎上的,如果你有你喜歡的工作,我為你高興;如果你有收入好的工作,我更為你驕傲,你們的生活品質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如果你沒有工作,我也沒有任何意見,男人養家是天經地義,你只管玩得開心就好,作為婆婆我非常支持。


北京婆婆寫給兒媳的信:這是我見過活得最明白的媽



2、我和他爸養了他20多年,不求回報,也不用你們給什麼生活費什麼的,但是我們將不會就你們的生活再提供經濟支持,希望你們能夠自力更生,愉快生活。

3、作為我們老人,在今後的日子裡也不會向你們伸手的,我們辛苦大半輩子,掙得足夠我們的開銷了,在這一點上,不勞你們費心,希望你們把所有的收入都用來建設你們的小家庭,建設得越來越好。

4、以後他的思想教育工作就與我無關了,請你自行進行後期改造,我不會幫忙也不會阻撓的。

北京婆婆寫給兒媳的信:這是我見過活得最明白的媽


二、日常生活問題。

我們畢竟不是一家人,沒有共同生活的經歷,因此總會有磕碰,希望我們能共同遵守以下原則:

1、我家有保姆,因此你來我家時不用幹活,不過如果你願意在開飯時擺擺筷子我會非常開心的。

2、你家有沒有保姆我不管,但是當我們去你家的時候我是不會幫忙幹活的,你要是嫌麻煩,我請你們出去吃飯倒是沒問題。

3、在我的家裡,請你遵守我的生活習慣和衛生標準。

4、在你的家裡,我會尊重你們的生活習慣(年輕人要是喜歡亂七八糟,我就當看不見好了),不說三道四,指手畫腳。

5、在其他的場合,希望你在合理範圍內儘量讓著我,如果我做了討厭的事或不合時宜的事你也可以直說。

6、每年春節、中秋、五一、十一四個大節請你們做如下安排:如果前夜在我家,正日子請去你孃家,如果前夜在你孃家,過節當日請來我家,循環往返,公平安排。


北京婆婆寫給兒媳的信:這是我見過活得最明白的媽



三、孩子問題。

1、以後有了孩子,你坐月子我不想管,主要是產婦情緒不穩容易拌嘴,傷了和氣就不太好了,我會給你僱一個月嫂,僱一個保姆,人請你事先選好,我來付錢。我每隔一天會去一次幫忙採購,如果對我買的東西及品牌有異議的話,請你列出單子,我會照買。如果你的母親願意來照顧你的話,保姆月嫂我照僱,另外負擔你母親的費用。

2、我支持母乳餵養,我支持孩子每天洗澡,但是一切以你的意願為重。不過建議你以醫生的意見為重。

3、孩子的教育問題我覺得是最易引起矛盾的。在我承認最終決定權在你們的手上的前提下,希望我們充分討論,請教專家,尊重科學,以安全為前提,以培養一個正直的人為目的,健康成長。

北京婆婆寫給兒媳的信:這是我見過活得最明白的媽


四、兩家相處問題。

這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我實在不想多談,但根據我以前的慘痛經歷,還是先說的好;總的意見就是,多玩樂、少共事、經濟互相不往來、關係互相不借用。如果兩家旗鼓相當,以期多多玩樂倒是好辦;如果條件相差太遠,最好兩家少來往(我不是嫌貧愛富,要是你孃家十分顯赫,我們其實也沒有什麼共同話題)。

綜上所述,親愛的媳婦,希望我們能共同遵守,相信我們能快樂相處,其樂融融。

最後祝你們小家和美,好好過日子。


你未來的:婆婆

看完之後,瞬間把我對“婆婆”的這個人格設定顛覆了很多,信裡說到今後需要面對的四大問題,幾乎把各角度的問題都提出來,並發表了自己的想法,以及將會怎麼做。

總結下來就是:我愛我兒子,不一定會愛你,但是一定會尊重你以及照顧到你,愛你的前提是你是我兒子的妻子。不要求你一定愛我,相處的基本之道就是做到尊重。


北京婆婆寫給兒媳的信:這是我見過活得最明白的媽



關於婆媳關係的轉變,你會叫我“媽”,但我不是你的親媽,你也不是我親閨女。

不需要你虛情假意把我當親媽,畢竟不是親生的;我也無法真心實意當你是閨女,做到彼此尊重和對外團結就好。

關於我的財產:你將不會有機會接觸到我們的資產,那是我們留給兒子孫子的。

言下之意就是:我愛我兒子孫子是我的事,你們夫妻關係是你們的事,你不會因為是我兒媳而得到我的家產,我也不會因為是你的婆婆而需要你對我們做多少供養,我能養好自己,誰也別借用關係。

在親家相處的問題上:我兒子是你丈夫,但是他作為女婿的責任我們不會幫忙承擔,我也不會因為你是兒媳而去佔你便宜。

各方面都能看出這位婆婆的界限感。

我覺得一個婆婆最開明的地方就是:作為你的婆婆,我只要求你做到尊重,不要求你必須愛我或者孝敬我。

在人際交往這件事上,最難的就是強迫自己去愛一個人。

這個愛可以換成是孝順、順從、迎合等這些詞,而且對象也不限於上司、朋友、親戚、家人或愛人。

要犧牲自己的真實情感去迎合別人,是一件會讓身心很疲憊的事情。


北京婆婆寫給兒媳的信:這是我見過活得最明白的媽



這是一種關係綁架,比如說一個女人嫁給了一個男人,這個女人必須要把這個男人的家人當成親人一樣對待。

中國式的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其實就是關係捆綁,最後主要關係落實不到夫妻上,反而是很多延伸的關係佔了主要地位。


請你明白:因為愛你,才會愛你的家人。

最受不了就是有些男人說:“既然嫁給我了,就要把我爸媽當成是你爸媽。”

講真的,很難。

男人仗著女人的愛,要求女人愛他全家。這種男人請遠離,娶你回家去孝順全家,這不是愛,這是打著愛的旗號要求你替他完成他需要做的事情。

前幾天,和一位剛結婚不久的好朋友聊天。

她說:“早知道就不結婚了,好麻煩。”

我問為什麼。

她說:“我老公嫌棄我對他父母不好,總覺得我沒有心思放在他父母身上,還覺得我對自己父母太好,可是,他對我父母也不好啊,一點關心都沒有,什麼都不管,這些關係好麻煩啊。”


北京婆婆寫給兒媳的信:這是我見過活得最明白的媽



這是彼此捆綁的夫妻關係。你可以怪你的另一半對你不好,但不能埋怨TA對你父母不好,因為對你父母好,不是TA的義務,她沒傷害你的父母,就不存在問題。

都說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但事實上,如果婚姻真的變成了兩個大家庭的事情,那必是一段悲劇。

愛你的另一半,把愛表達在你另一半身上就可以了,對於其他的人,應該像上面婆婆寫給媳婦的信裡面說的那樣:做到尊重;能喜歡就最好。

兩個人結婚,以夫妻關係為最主要的關係,其他關係維護就做到人際社交裡的基本禮貌即可。

包括對方的父母,首要就是尊重,不能喜歡,就儘量保持健康距離。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做事三心兩意。愛一個人的情感也是有限的。 既然是因為愛才結婚,那就專注愛對方。對你家人好,是建立在愛你這件事上。


婚姻裡,最需要的就是界限感。

拋開婆媳這層關係的界限感,夫妻間很多人都做不到有界限感,總認為自己有權利去支配自己配偶的時間和感情。

媽寶男、媽寶女的鬧劇總是這樣的:我的丈夫對我家人不好還要不要在一起;我的妻子不孝順我父母要不要離婚。

對不起,你的父母你自己去愛。


北京婆婆寫給兒媳的信:這是我見過活得最明白的媽



如果因為嫁給你,就要愛你全家,那得需要準備多少份愛,才能和你走在一起?

如果婚姻需要捆綁消費,必定會讓兩人相處不舒服,也說明這兩個人還沒有人格獨立,總是想倚仗別人或者外在條件去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好的婚姻,要徹底打破“這是兩個家庭的事”這個局面,幸福的婚姻一定是“這是兩個人的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