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居民消費需加大收入分配領域改革力度

經濟 醫療保險 農民 投資 4月吃什麼 中國經營報 2019-05-20

範欣

近期,國家統計局公佈了4月相關經濟數據,出乎意料的是,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同比名義增長7.2%,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8.6%,這一消費增速也創下了近16年以來單月的新低。對此,國家統計局解釋主要受節假日平移因素影響,如將節假日同比減少2天因素考慮在內,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將達8.7%。

雖然節假日天數同比減少確實會一定程度影響消費增速,但不可否認的是2018年以來我國消費增速已由近年來的兩位數增速下降至個位數,鑑於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2018年末達76.2%、今年一季度達65.1%,這其中居民消費佔比較高,短期居民消費增速的下滑值得高度警惕,必須認真分析其中原因並及時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確保未來經濟始終走在高質量增長的道路上。

居民消費增速下行的原因可從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兩個角度分析。從直接原因角度觀察,居民消費與其可支配收入增速、負債規模和每月實際現金流水平有直接關係。今年一季度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為7.9%,這一增速在近10餘年間處於較低水平。同時,由於2009年以來我國房地產出現了三次明顯的上漲週期,居民槓桿率快速提升,由2009年的24%提升至2018年末的52.5%。居民債務規模的快速提升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直接導致居民日常生活實際的現金流水平出現下降,現金流的下降又會影響到居民實際消費水平。此外,我國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佔比近年來增速緩慢,10年僅增加不到5%,且62%的絕對值遠低於發達國家80%以上水平。

從間接原因角度觀察,一是我國城鎮化率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2018年末我國城鎮化率接近60%,由於城鎮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遠大於農村居民,農民市民化後可有效帶動耐用消費品需求,對促進消費作用非常明顯,因而提高城鎮化率對消費促進作用明顯;二是仍然存在一些抑制居民消費的體制機制障礙,比如在一些中小企業中帶薪休假制度落實仍不到位,導致居民只能在節假日扎堆出遊,旅遊消費未來有待平穩釋放。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達1.95億人次,增長13.7%,旅遊收入1176.7億元,增長16.1%。再比如我國乘用車銷量2018年起出現同比下降,今年4月仍未有明顯改善,但國內幾個主要大城市對汽車的調控仍是以控制總量的行政式手段為主,未能及時轉向引導使用方面,這也不利於汽車消費的合理釋放;三是仍然存在子女教育與醫療方面的保障機制不全導致居民儲蓄率高、不敢消費的問題。比如一線城市非公立幼兒園普遍存在收費較高的問題、三四線城市商業醫療保險不普及導致中產家庭存在不敢消費的問題等。

針對上述原因,國家近幾年來已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一是堅決抑制樓市投機炒作,2017年以來全國各地均出臺了史上最嚴的樓市“五限”調控措施,一線城市房價普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為保障樓市剛性需求的釋放,共有產權房和限競房政策已逐漸由試點走向推廣。即使是今年宏觀經濟面臨一定下行風險,仍然堅持樓市調控不放鬆,至今未出臺房地產刺激政策,反而在蘇州等熱點城市進一步收緊了調控政策;二是進一步加大減稅力度,有效增加了居民的收入。2018年,我國不僅提高了個稅的起徵點、增加了低稅率的級距,還增加了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個稅改革累計減稅1686億元,人均減稅855元,累計已有9163萬人工薪所得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三是加緊出臺打通抑制消費瓶頸的相關政策。2018年,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的若干意見和三年實施方案出臺,要求從供需兩端發力提升居民消費能力。目前國家發改委等部委正在起草多項有針對性的配套政策。

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上述政策效力完全體現在消費統計數據上還需一個傳導的過程,另一方面未來還需從體制機制上採取進一步改革措施,雙管齊下才能真正有效促進居民消費。

具體來說,未來還是需要從收入分配角度開展相關改革入手。在初次分配中更加註重效率,通過減稅降費、減少政府投資規模提高政府投資效率、促進直接融資市場發展、保護產權等多種方式提高資本在資源配置中的效率、促進民間投資,以此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的比重,居民收入比例提高了,消費的動力自然就會更強。2018年以來國家在此方面已出臺多項措施,近期又出臺了《政府投資條例》,可以說此項改革已拉開序幕;在二次分配中則應更注重公平,並逐步改革稅收結構,由於高收入階層的邊際消費傾向顯著低於低收入階層,但儲蓄率卻顯著高於低收入階層,因而出臺對高收入階層財產徵稅的相關政策可減少基尼係數,間接達到促進全社會消費的目的。

綜上,4月居民消費數據增速的下行雖然受到節假日平移減少的因素影響,短期不能代表趨勢,但同樣值得高度關注。為有效促進居民消費,近年來國家已經從限制樓市炒作、減少居民個稅、打通抑制居民消費瓶頸等方面出臺多項政策,未來仍需加大收入分配領域特別是二次分配方面的改革力度,如此才能讓居民消費逐漸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增長的中堅力量。

作者為財經評論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