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人,你還記得20年前的今天?

經濟 中石化 上海石化 馮國勤 i金山 2017-05-14

20年前的今天,金山縣與中石化上海金山實業公司聯合建政、撤縣建區,由此金山的發展翻開了嶄新的一頁。20年來,歷屆區委團結帶領金山人民克難奮進、開拓創新,金山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今起i金山推出“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金山‘撤縣建區’20年”系列特刊,帶領微友重溫金山區20年來走過的心路歷程。為加快打造“三區”“五地”,全面建設“三個金山”而繼續奮鬥。

新的航程由此開啟

1997

回眸這風雲激盪的二十年,有一個聲音始終在我們耳邊迴響——金山撤縣建區是一個歷史性舉措,標誌著金山地區發展進入了一個歷史轉折點,標誌著上海面向21世紀發展尋找到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這是金山聯合建政、撤縣建區時,金山人民所期待達成的美好願景。而今光陰流轉,我們回望1997年,竟如同昨天一般清晰。

金山人,你還記得20年前的今天?

擔負起時代的使命

金山撤縣建區的序幕,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就已經拉開了。在上海全面加快改革開放的大局中,地處杭州灣畔、作為上海西南門戶的金山被賦予了全新的使命。

在撤縣建區的前兩年,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來金山的次數明顯增加。其實,如果人們把當時國家及上海的政經新聞前後串聯起來分析就不難發現,瀕臨杭州灣的地理稟賦讓金山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隨著20世紀70年代大型央企上海石化的建設選址金山衛,對杭州灣北岸的開發利用及加快金山的發展,長期以來一直是市委、市政府關注的一件大事。20世紀90年代中期,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漕涇一帶建設世界一流的超大型石油化工基地!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引起了金山區幹部群眾的關注。

上海化學工業區的建設,需要得到當地政府的配合和支持,而中石化及上海石化在積極參與化工區建設的同時,也希望上海市能儘早創造條件吸納實業公司,幫助其完成政企分開的任務。

面對這一歷史使命,從1995年起,上海市主要領導與中國石化主要領導分別在上海和北京多次進行協商;1996年初,金山“聯合建政、撤縣建區”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由孟建柱任組長、王基銘任副組長。1997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准金山縣與中石化上海金山實業公司實行聯合建政、撤縣建區。當時的上海市主要領導說:“金山撤縣建區,是一個歷史性舉措,標誌著金山地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歷史的轉折,標誌著上海面向21世紀發展尋找到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回首難忘的1997

1997年3月21日,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討論同意金山撤縣建區。金山縣這個已有271年曆史的縣治面臨脫胎換骨。

據史料記載,金山縣建於1726年(清雍正四年),總面積586平方公里,耕地32027公頃,下轄朱涇、楓涇、張堰、亭林、興塔、新農、鬆隱、朱行、漕涇、山陽、金山衛、錢圩、廊下、幹巷、呂巷15個鎮和朱涇鄉,有46個居民委員會,237個村民委員會和2762個村民小組。全縣總戶數147866戶,總人口469159人。縣府所在地朱涇鎮。1996年,金山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尤以農業見長,養豬、秋糧交售總量等居市郊十縣首位。

而與金山縣聯合建政的中石化上海金山實業公司,建立於1993年6月29日,下轄機修廠、汽車運輸公司、設計院、石化建築公司、石化工程公司、海堤指揮部、金山賓館、石化療養院等企事業單位和地區辦事處。地區辦事處下轄有代理政府職能機構的各部門,有居民新村24個,兩萬兩千多戶,常住人口近10萬。還有金融、郵電、海關、邊防等駐廠服務單位。金山實業公司有職工2.7萬人。

4月7日,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金山區第一次籌建工作會議。4月9日,區籌備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明確成員的工作分工,成立人事安排小組和區政府協調小組。4月中下旬,區籌備領導小組先後召開鄉鎮局部委辦主要領導、離退休老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會議,聽取意見、統一思想。4月29日,國務院發出(1997)29號文,關於同意撤銷金山縣建立金山區的批覆:“同意撤銷金山縣,建立金山區,以原金山縣的行政區域為金山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金山衛鎮。”撤縣建區後,金山區人口為55.37萬人。1997年5月7日,國務院文件正式下達。

5月12日,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金山撤縣建區幹部大會,時任市委副書記孟建柱出席會議並講話。會上宣佈了市委(1997)213號文《關於組建中共金山區委領導班子的通知》,中共金山區委常委會由劉國勝、周耘農、張健鑫、沈振新、沈效良、陸富林、李芬華、張布爾、杜飈、沈永根同志組成。劉國勝任區委書記。周耘農、張健鑫、沈振新、沈效良任副書記。

在中共金山區委的領導下,經過緊張籌備,5月14日,召開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區人民政府區長、副區長;區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蔡正德當選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周耘農當選區人民政府區長。5月15日,召開政協金山區第一屆委員會一次會議,選舉產生了政協區一屆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等,沈效良當選為主席。5月16日上午,中共金山區委員會、金山區人大常委會、金山區人民政府和政協金山區委員會同時揭牌,宣告已建縣271年的金山,翻開了歷史嶄新的一頁。

金山人,你還記得20年前的今天?金山人,你還記得20年前的今天?

平穩過渡 有所進展

建區伊始,區委提出:把握歷史機遇,加快金山發展。明確1997年的工作方針是:平穩過渡,有所進展。按照這一工作方針,金山人在新一輪的思想解放和破解難題中,不畏艱難、奮力拼搏,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起步的一年中,為金山未來的發展開了個好頭。金山區的“開好局、起好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招商引資,亮點頻現。區委、區政府積極鼓勵境內外投資者來金山投資。美國熊貓集團和澳大利亞太平洋蔬菜有限公司兩個外國投資方以現金投入的方式,與廊下鎮農工商總公司聯合組建成亞太國際蔬菜有限公司,當年起進入實質性啟動。首期從以色列引進的5280平方米的西蘭花育苗溫室已安裝完畢並投入使用,4000畝西蘭花種植已啟動,4500平方米的現代化蔬菜冷凍加工廠已建成投入試生產,當年產出的首批特色菜就遠銷東南亞和西歐。由香港華新控股有限公司投資6450萬資金與金山肉類集團總公司合資的上海大昌金山有限公司,1998年3月31日舉行了開業儀式。金山嘴工業區努力邁開重新啟動的步伐,一些進區項目正在洽談中。“以落地鳥之聲引觀望之鳥”,這是金山人招商引資的一招,越來越多的金山人以優良的服務和良好的投資環境,使原先落戶的境內外客商紛紛增資。建於亭林鎮的上海嘉麗南可可食品有限公司,是當時東南亞生產巧克力投資最大、生產能力最強的公司,總投資逾4000萬美元;由於服務到位,這家公司年內增資1000萬美元,擴建嘉麗南包裝項目。朱行鎮憑藉良好的投資環境,境內已先後辦起合資企業、獨資企業20家,他們還把外方代表吸納為“榮譽鎮民”。

聯合發展,互惠互利。加快與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學工業區的聯合發展,是放在金山人面前的一篇大文章。區委、區政府建立了以區長周耘農為組長的依託石化聯合發展協調小組,本著“服務、配合、參與、延伸”的方針,雙方在互惠互利上尋找最佳結合點,建立脣齒相依的兄弟關係。通過高層互訪和相關部門的磋商,21個聯合發展的議題已分門別類梳理,氣、電、水等雙方共建和聯合組建的社會化、專業化服務公司等相繼建成。金山區還利用石化股份公司的人才優勢,讓離退休人員為發展金山經濟作貢獻,一批高工為企業牽線搭橋,使一些企業走出了困境。上海化學工業區的建設,金山區積極參與,搞好服務。為配合化工區建設而建立的金山區臨海企業發展有限公司,1996年起參與圍海造田,近20平方公里的圍海造田工程順利竣工。

金山人,你還記得20年前的今天?

擴大開放,海納百川。金山人憑藉鄰近浙江的地域優勢,吸引市內外企業來金山落戶。商業領域開門迎客,繼上海聯華、華聯、錦江之後,農工商超市又於1997年來金山落戶。時年,區內已有48家超市,面積達1.8萬平方米。外來客商進區經營,為金山商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石化副食品公司豆製品廠由於市場因素,企業虧損。由上海南市副食品公司來金山搞合作經營後,投入資金重組企業,不僅使下崗的職工再就業,而且企業經營狀況明顯好轉,生產的“萬全有”豆製品品質優好,很受消費者歡迎。1997年,共有2800戶私營企業落戶金山。

引進競爭,優勝劣汰。在加快城鄉建設過程中,金山幹部群眾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要實現高起點制訂規劃,高品質進行建設,引進競爭機制是重要一著。於是建立健全設計和施工的招投標機制,成為金山形象建設的突破口。區行政中心建設從方案設計開始,嚴格實行招投標,多家著名設計單位參與。建築施工招投標也在籌劃中,三十多傢俱有一級資質的施工單位報名、參與競爭。

建區一年,只是歷史的一瞬間。金山抓住新機遇、謀求新發展的態勢正在逐步形成。金山,21世紀建成城鄉一體的上海南翼濱海新城,任重而道遠。

12月18日,區委召開區黨政負責幹部會議,回顧總結建區七個多月來的工作,部署1998年工作任務,提出1998年工作的總體目標是“穩中求進,有所突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城鄉建設和管理、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黨的建設等方面有新突破。

大事記1997

1997年4月

7日市委、市政府在金山賓館召開金山區第一次籌建工作會議。時任市委副書記孟建柱、副市長馮國勤出席。

1997年5月

8日收到《國務院關於同意上海市撤銷金山縣設立金山區的批覆》。

12日市委、市政府在石化工人影劇院召開金山建區幹部大會。時任市委副書記孟建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羅世謙,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正昌,副市長馮國勤,市政協副主席陳正興等出席大會,宣佈金山聯合建政、撤縣建區。會上宣佈中共金山區委常委會組成人員名單。區委常委會由劉國勝、周耘農、張健鑫、沈振新、沈效良、陸富林、李芬華、張布爾、杜飈、沈永根組成。劉國勝任區委書記,周耘農、張健鑫、沈振新、沈效良任副書記。

14日至16日金山區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大會選舉產生金山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金山區人民政府區長、副區長,金山區人民法院院長和金山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蔡正德當選為金山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王錫榮、沈文弟、朱成林、蔡師曾當選為副主任。周耘農當選為金山區人民政府區長,陸富林、沈光照、陳兆麟、顧大同、吳新超、宋秀龍當選為金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吳家駒當選為金山區人民法院院長,陳寶富當選為金山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15日政協金山區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會議選舉產生政協金山區第一屆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祕書長和常務委員。沈效良當選為一屆區政協主席,葉連均、顧漢貽、唐恩餘、許經武當選為副主席。

16日金山區委、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區政協舉行揭牌儀式。時任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羅世謙,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漆世貴,副市長馮國勤,市政協副主席陳正興等出席大會。

23日建區後第一次黨政負責幹部會議召開。

26日時任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力平來金視察政法工作。

1997年6月

10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黃菊,市委副書記、市長徐匡迪等來金調研。

17日金山區廣播電視局成立。

同月金山縣圖書館與中石化上海實業公司文體中心圖書館合併,建立金山區圖書館。

1997年8月

18日金山遭受11號強颱風襲擊,最大風力近11級,颱風、暴雨、天文大潮三碰頭,造成災害,直接經濟損失4500萬元。

1997年9月

29日上海市國家安全局金山分局成立。

1997年10月

15日石化街道辦事處成立。

16日上海金山實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立。

17日金山區第一屆學生運動會在石化工人體育場開幕。

18日至26日金山農民畫參加首屆上海全國文物工藝品展銷會,畫作在上海豫園商城展出。

24日金山區公安分局公路巡邏民警支隊成立。

30日金山區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在石化科協禮堂召開。趙從雲當選為區婦女聯合會主席。

1997年11月

12日金山區第一次臺胞、臺屬代表大會在東林賓館召開。金山區工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石化科協禮堂召開。劉躍俊當選為區工會主席。

17日時任副市長蔣以任來金檢查指導工作。

21日金山區第一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在石化科協禮堂召開。

1997年12月

10日金山區教師進修學院成立。

·END·

作者 | 沈永昌 編輯丨林旭祥 林旭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