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述“一帶一路”激活全球貿易

經濟 美國 政治 投資 參考消息 2017-05-17

外媒稱,在老撾叢林覆蓋的大山中,一隊隊中國築路工人正在建造數百個隧道和橋樑,以支撐一條260英里(1英里約合1.6公里)長的鐵路。這個耗資60億美元的項目最終將把8個亞洲國家連接起來。

美國《紐約時報》5月13日報道稱,依靠中國資金,巴基斯坦正在修建一座座電廠,以解決長期缺電問題。這是規模預計將達到460億美元的投資的一部分。

這些大規模基礎設施項目,連同亞非歐各地的數百個其他項目,構成了中國雄心勃勃的經濟與地緣政治議程的骨幹。中國正在締結紐帶,為該國的建築公司創造新的市場,輸出中國國家主導的發展模式,以圖建立深入的經濟聯繫和牢固的外交關係。

報道稱,這項稱為“一帶一路”的倡議從規模與範圍上講在現代歷史上幾乎沒有先例。它有望實現1萬億美元以上的基礎設施建設,跨越60多個國家。中國邀請了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內的幾十位國家領導人於週日在北京聚會。

中國的目的是利用自己的財富和工業技術,創建一種摒棄日益陳舊的西方主導體制的新全球化模式。目標是改造全球經濟秩序,吸引各國和各公司更為緊密地融入中國的軌道之中。

由於國內經濟增長放緩,中國生產的鋼材、水泥和機械超過了本國所需。因此,中國把目光放在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身上,以使中國的經濟引擎保持運行。

中國的計劃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美國優先”的咒語形成鮮明對照。特朗普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這是美國主導的一項貿易協定。按照設想,它的目標是抵禦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開啟“全球化新時代”

德媒稱,“一帶一路”倡議背後隱藏著對公路、深海港口、集裝箱碼頭、油氣管道、電網、機場、鐵路和水路的巨大投資計劃。中國想重新激活東亞和歐洲之間的歷史貿易路線。

據德國《日報》網站5月13日報道,從遠東開始穿越歐亞大陸就“一帶一路”倡議出過一本書的分析師湯姆·米勒稱,如果這些計劃真的得到落實,那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之一”。一些計劃已經得到落實:例如在擴建跨洲貨運交通方面,多箇中國大城市已經和伊斯坦布爾、杜伊斯堡、漢堡、馬德里以及鹿特丹相連接。

中國官方媒體確信,新絲綢之路計劃將“激活全球貿易”,中國將藉此開啟全球化的新時代。

另據奧地利《標準報》網站5月13日報道,儘管專家們經常警告新絲綢之路是“單行道”或“中國特色的全球化”,但中國外交家反駁說,中國雖然定調,但這個倡議不是獨奏,而是多國參加的合奏。

它是中國在2013年提出的最雄心勃勃的地緣政治和經濟計劃。14日和15日有幾十個國家的領導人前往北京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最重要的嘉賓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共有100多個國家的代表與會。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領導下的美國正背離自由貿易原則,中國則填補這個空缺去實現“中國夢”並“崛起”。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尋找新動力,想創造新市場並開啟“全球化新時代”。

通過絲綢之路運轉

美國也派遣了代表團參加14日開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觀察人士認為這是中國的一個外交勝利。北京之前曾多次呼籲華盛頓參與中國倡議的在世界許多地方實施的大型基礎設施投資計劃。

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5月13日報道,數十個國家的領導人將討論中國在2013年首次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北京想用中國和外國的資金建設公路、鐵路、港口和電廠。

中國打算讓自己的國有企業幫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貧窮國家和政治不穩定國家,比如幫助它們建設燃煤電廠。中國還向德國等富裕國家承諾,將通過新的鐵路和港口擴大雙方之間的貿易聯繫。

報道稱,這次北京將再次奏響今年年初其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唱起的全球化讚歌。

外媒評述“一帶一路”激活全球貿易

老撾琅勃拉邦附近一鐵路橋施工現場。(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