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做實做優城市之基,以城市發展引領城產人融合

經濟 交通 金融 美的 佛山日報 2017-05-21

佛山做實做優城市之基,以城市發展引領城產人融合


這個春天,佛山一市五區引才引智動作不斷。在剛剛過去的週末,院士高峰論壇在佛山舉行;一個月前,順德在漢諾威博覽會進行路演,各區一批見金見真心的引才政策出臺……2016年,佛山引進人才約4萬人,其中80%在企業。

新一輪的人才“引鳳入巢”,得益於佛山城市的變化:5年間,佛山推動影響深遠的城市升級行動,見證城市的華麗蝶變,“城產人”融合提速;站在更高的起點,佛山吹響城市治理現代化號角,在傳承中創新,向宜居宜業宜創新的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挺進。

有企業家評說:“佛山市政府對企業的最大幫助,就是改善了城市環境,讓企業吸引到更多的人才。”

5年的跨越,佛山城市的故事無不圍繞人與城市的未來展開:抓牢生態、環境、文化、服務等,提升吸引人、留住人、發展人的承載能力;盯緊開放、創新、協調發展,凝聚城市向更高水平邁進的強大動能。

如今,無論是與廣州共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還是屹立中國城市群分享機遇、作出貢獻,佛山都可以底氣十足地說:我來了,我能!

城市價值的5年追尋

週末的嶺南天地,來佛山五年的德國人An-dreas漫步巷陌,不由心生感嘆:“佛山很不錯,今後是我的第二家鄉。”Andreas依稀記得,幾年前,嶺南天地是低矮破舊的居民區。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佛山一張活名片。

類似的變化與感受,經歷了城市升級的人們都心有共鳴。

時間回到2011年,中國已進入城市力爆發的時代。無論是北上廣國家中心城市,還是深圳、杭州、蘇州等重點區域城市,都在城市功能效應的巨大能量下進入加速發展期。回看佛山,不得不直面短板:與全國前20的經濟地位相比,佛山的城市面貌、承載力並不匹配;與企業、產業對人才、創新等要素的渴求相比,佛山的城市綜合環境並不能令人滿意。

經歷數月調研後,2012年春,佛山啟動城市升級行動計劃。五年間,佛山投入2400多億元,在社會治理、城市空間、生態環境、城市文化、交通出行和公共設施等領域推進444個重點升級項目。

5年後走馬佛山3797平方公里大地,變化與驚喜不時躍入眼簾:禪桂新和各新城支撐起更強的中心和組團式城市格局,歷史文化街區、水鄉古村令城市特色突顯,佛高區、南海金融高新區、中德工業服務區不斷擴容提質,村居居民推窗見綠三步見景……

“走出特色之路、優化發展格局、引領產業轉型、提升生活品質、堅定城市自信。”今年3月底,市委書記魯毅對5年城市升級鉅變給予高度評價和熱情禮讚。

在城市升級收官之際,佛山再度審視城市面臨的機遇與問題,作出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戰略決策。魯毅表示,實現城市發展由城市升級、升值,再到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大跨越,就要更加註重人的發展,更加註重製度創新,更加註重多元共建共治,更加註重開放融合發展,統籌做好“五個結合”。

這是對城市升級的傳承與創新:將城市升級的方法論發揚光大,以宜居宜業宜創新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的標準,實現城市形態的四個轉變。

這是對城市價值追尋的突破和跨越: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等時代背景下,佛山提出開放引領、創新驅動,同時打造綠色都市、現代都市、魅力都市、幸福都市。

五大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在居民的眼中,生活品質是城市最直觀的評價標尺。

對70後陳杰輝來說,品質是便利出行:“搭上地鐵就能暢行禪南順,佛山已有大城形態。”對禪城鎮安村村民樑鳳蘭來說,品質是宜居環境:“豐收湧公園就在家門口,我每晚都來散步。”對於來到順德北滘的研究生王有為來說,品質是宜業環境:“北滘雙創載體層出不窮,年輕人可以追逐夢想。”

“新型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城市現代化,關鍵是人的現代化。”魯毅指出。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馬嚮明說,佛山經過近五年的城市升級行動,城市轉型成績突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和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等工作,在佛山城市升級中率先得到落實。

如今,佛山要在城市治理現代化中再厚植優勢。對比城市升級的成績單和城市現代化治理的責任狀,不難發現這樣的傳承與進階:

——從城市升級的強中心、組團城市、向村居延伸,到城市治理廣佛同心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推動鎮村現代化,建設特色小鎮和美麗文明村居。佛山在向更開放、城鄉更加協調的現代都市登攀。

——從城市升級整治水、大氣、土地,新增綠化景觀,到城市治理全力打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開展新一輪綠化大行動,力爭到2019年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6平方米以上。佛山堅持改善生態環境的發展理念,讓綠色成為佛山底色。

——從城市升級建成一批軌道交通、基本建成“兩環五橫四縱”高速公路網,到2020年廣佛兩市軌道交通“一張網”框架基本形成,力爭未來5年建成運營8條地鐵線。從融入到融合,佛山面向區域高度融合步步挺進。

佛山做實做優城市之基,以城市發展引領城產人融合

面向未來的國際化征程

經過五年城市升級、正在推動治理現代化的佛山,有底氣在更大的舞臺上展示自我。這個更大舞臺,是粵港澳大灣區,是面向全球的國際化之路。

下月,集地鐵、城軌、高鐵等於一體的現代交通樞紐佛山西站開通運營。如今的佛山,地鐵2號線、3號線、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線、廣佛城軌等正在建設,4號線、6號線、9號線等一批工程將陸續動工。佛山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軌道這一影響最廣的現代交通建設,用心良苦、用意深遠。

在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征程中,佛山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準確定位,從廣佛同城向廣佛同心升級,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與深圳等創新強市加強合作,主動對接機場、南站、南沙港、深中通道,提升城市發展競爭力,全面鏈接全球創新資源。

“國內綜合實力靠前的城市都加快了國際化進程,在激烈的競爭中,佛山如果不加快推進城市國際化,就有可能被邊緣化。”市長朱偉說。

“要把國際化作為實現城市現代化的動力支撐,推動佛山由一般的區域性城市向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轉變。”魯毅說,要通過城市功能提質升級,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集聚高端產業,吸引高端人才,把佛山打造成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使城市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

佛山的國際化之路已經起步。互聯網+博覽會、國際智能製造展、中德對話論壇、院士高峰年會……一年多來,眾多國際國內高級別展會、峰會舉行,“大咖”在創新的時代大潮中尋覓與佛山對接合作的機遇。在此背景下,美的收購德國庫卡,碧桂園出海打造“森林城市”,佛山在海外建立“佛山製造”展示體驗館……佛山產業頻頻走向世界前臺。“佛山製造+世界科技+全球市場”的創新發展模式,將因城市這一載體更具能量。

展望未來,新時代的佛山城市故事,已經開篇。

來源:佛山日報

文 / 佛山日報記者鄭奕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