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效果逐步顯現'

經濟 投資 技術 中國經濟時報 2019-07-19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 許召元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6.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8%,特別是製造業投資在4月份跌至2.5%後,5月份和6月份連續2個月出現了小幅反彈,1—6月份民間投資增長5.7%,也比5月份有所回升。在當前內外部經濟環境仍然存在不少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出現這麼積極的變化說明我國經濟具有較強的韌性,大力度的減稅降費等政策舉措也切合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

從投資和產業增長態勢看,上半年有幾個突出特點。一是增長態勢趨穩。1—6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5.8%,比1—5月加快0.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降低0.2個百分點。前幾年,我國的投資增速一直是逐年下降的態勢,投資放緩一直是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原因之一。2019年,考慮到下半年房地產投資仍有下調壓力,全年投資可能在5.5%左右,僅比去年下降0.4個百分點。從扣除價格因素的投資實際增長速度看,今年很可能高於2018年,投資進一步企穩的態勢明顯。

二是速度基本適宜。上半年投資增長5.8%,雖然這一速度並不高,甚至低於GDP增速,但這一速度符合當前我國經濟的發展階段和發展特徵。我國當前製造業正處於轉型期,正在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企業的技術改造,研發投入成為更加重要的投入方向。而研發投入中,除了機器設備計入固投,人員費用、試驗費用很多都不計入固投。所以投資本來就不會像前一階段那麼高。另外,從國際經驗看,這一階段投資佔比下降,消費佔比上升也是一個經濟規律。這樣,消費增長才能快於經濟增長,人民能夠更加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

三是行業供需關係改善。2019年二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76.4%,比一季度的75.9%提高0.5個百分點。在國家統計局公佈產能利用率的13個製造業行業中,共有8個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比一季度提高,1個行業持平,4個行業下降,說明我國化解產能過剩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另外,主要工業行業的銷售利潤率自年初以來普遍呈走穩甚至向好的態勢。1—5月份,紡織業、化工行業、橡膠塑料業、通用和專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的銷售利潤率均呈逐步回升態勢。

經濟的積極變化說明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具有顯著效果。擴大政府投資和減稅降費都是重要的逆週期調節政策,但兩種政策的作用機制和實施效果都有各自的特點,需要根據形勢變化搭配使用。擴大政府投資屬於主動作為,為經濟提供增長引擎,但也面臨著融資來源的約束,特別是在我國不少基礎設施已經較為完善的情況下,存在投資效率遞減的問題。減稅降費與擴大政府投資相反,不是直接擴大企業的市場需求,而更多著重於降低企業負擔、增強企業能力和提升企業信心,其核心是“放水養魚”,發揮市場力量。去年下半年以來,在促進投資方面,政府堅持補短板,不搞“大水漫灌”,著力促進有效投資,而把政策重點放在大規模減稅降費的方向,從近一段時期的市場變化看,這種政策更有利於激發市場內生活力,更加有效。下半年,應該進一步鞏固、落實好減稅降費和持續降低企業負擔的政策,更加關注促進民間投資,在投資增長速度有限的情況下,通過激發企業活力和優化投資結構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