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2個字,他就促成了電商巨頭和社交巨頭的戰略合作。

最近一段時間對於京東來說稱的上是多事之秋。先是老闆和老闆娘的離婚傳聞鬧得沸沸揚揚,之後又是內部郵件流出聲稱要“淘汰三類人”,接著又曝出裁員風波,近幾天又曝出京東校招毀約。

俗話說“樹大招風險,臉大被人扁”,這也是劉強東平時高調行事的副產品,目光聚集了,無論好事壞事都會被放大。畢竟這世上沒有隻佔便宜不吃虧的好事兒。

僅用2個字,他就促成了電商巨頭和社交巨頭的戰略合作。

京東能發展成如今的體量,除了劉強東本人的眼光和能力之外,就得說是資本的扶持了。而近些年對京東發展最大的助力,恐怕還得說是騰訊和京東戰略合作的達成。

1

2014年3月10日,騰訊和京東宣佈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合作內容簡單說就是,騰訊旗下的所有電商業務(QQ網購、拍拍網、易迅網)劃歸京東所有,並且為京東提供微信和QQ上的一級入口;騰訊將獲得京東約20%的股份,騰訊總裁劉熾平進入京東董事會。

僅用2個字,他就促成了電商巨頭和社交巨頭的戰略合作。

這在當時的商業領域絕對是一枚重磅炸彈,中國的電商格局將為此改變。首先它意味著騰訊放棄了自己親自操刀電商,轉而採用“資本+流量”的扶植策略,用自己的代理人來和阿里死磕。

對於京東來說,最大的受益是兩點:一是利用騰訊的技術趕上移動互聯網的最後窗口期;另一個就是通過騰訊提供的入口獲得了大量新用戶,曝光提升了一個量級。2014年,京東全年活躍用戶同比增長104%,達到了9600萬。

這兩家原本有業務重合甚至有些互相瞧不上的公司是如何“勾搭”到一起的呢?這裡隆重介紹兩家公司的“媒人”,他就是高瓴資本集團的董事長兼CEO——張磊。

僅用2個字,他就促成了電商巨頭和社交巨頭的戰略合作。

張磊

2

張磊對於劉強東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人。如果說京東能活下來是得益於今日資本的徐新,那京東後來的騰飛至少有一半的功勞得記在張磊頭上。

張磊和他的高瓴資本在投資領域也是一段傳奇。他和劉強東相識於2009年,據說二人見面後在高瓴資本的辦公室裡僅用了2個小時就把投資敲定了。

僅用2個字,他就促成了電商巨頭和社交巨頭的戰略合作。

劉強東當時希望可以融到5000萬—7000萬美元,結果張磊語出驚人:“我要麼一分錢不投,要麼就投3億美元!

這下劉強東不幹了,3億美元會讓張磊成為京東最大的股東,自己對京東的控制權就會受到威脅。結果張磊提出,自己投資後將相應的股東投票權全部委託給劉強東,這樣既保證投資,也不影響劉強東的對京東的控制權。

3億美元是當時互聯網企業最大的一筆單筆融資,嘲笑張磊“錢多人傻”的也大有人在。張磊當然不傻,其實投資京東是他長期調研的一個決策,並非頭腦發熱。

在投資京東之前,張磊也一直在尋找電商項目,當時的電商企業因為淘寶這座高峰的存在紛紛宣稱要走輕資產的模式,唯獨劉強東這個“實在人”從2007年開始花重金砸向物流這個無底洞。

而且劉強東堅持創始人必須保證對企業的控制權這種理念也和張磊的想法不謀而合,因此二人能很快達成一致,一拍即合。最終,這筆3億美元的投資回報了高瓴資本幾十億美元,這個結果就是對張磊眼光最好的印證。

3

早在2011年,張磊就有意撮合騰訊和京東合作,只不過當時兩方人馬相互都沒有瞧得上對方。當時的騰訊經過了3Q大戰之後,開始逐步走向開放,但是還遠沒有進化到今天這樣用資本和流量操控佈局的程度。

僅用2個字,他就促成了電商巨頭和社交巨頭的戰略合作。

京東當時也處在上升期,並沒有聯合誰的需求,劉強東的目光一直就緊盯阿里,騰訊那塊電商業務根本也沒入東哥的法眼。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2013年,當時流量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淘寶當時在逍遙子的帶領下已經基本完成了PC到移動端的過度,可京東卻沒有跟上這個節奏。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流量入口也將發生改變,如果京東錯過了這個窗口期,後果不堪設想,劉強東當時意識到了這一點,可當時的京東卻有些力不從心。

一是物流這塊還在燒錢,電商領域也是腹背受敵,另外京東的技術團隊當時在移動端也是一個短板,這都不是短時間能搞定的。

既然一方已經有需求了,這讓張磊看到了雙方達成合作的可能性。

4

不過當時的騰訊合作意向還是沒那麼強的,自己旗下的易迅網做的還不錯,騰訊也想在電商領域和阿里掰掰手腕。結果張磊僅靠兩個字就說服了馬化騰:庫存。騰訊這家公司什麼都有,唯獨就是沒做過有庫存的生意。

張磊說,即使有一天易迅做到了1000億的規模,但是與之而來可能會有兩三百億的庫存,一個一直跟虛擬商品打交道的互聯網帝國,能管理好這麼多的庫存嗎?張磊還和馬化騰說道:“你最大的問題不是賺錢,而是要減少不該花的時間和精力。

張磊就這樣把小馬哥說動心了。

僅用2個字,他就促成了電商巨頭和社交巨頭的戰略合作。

馬化騰

之後,雙方經過多輪商談達成基本共識,僅剩的分歧也在張磊的最後撮合下完成了臨門一腳,雙方達成合作。

事後證明,這確實是一次雙贏的合作,京東在移動互聯網窗口關閉之前上了車,同時訂單量和用戶數都有了一個量級的增長;

騰訊在這筆投資裡淨賺7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騰訊開始變得更加專注,開始找到自己未來變成巨頭的發展方向。“開放共享+流量賦能”的模式也在劉熾平的操作下發揚光大,為騰訊帶來了新的騰飛。

僅用2個字,他就促成了電商巨頭和社交巨頭的戰略合作。

劉熾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