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你有幾張會員卡嗎?看看身邊的品牌會員制是怎麼做的。

去理髮店常常會被推銷辦會員卡,其中有家我記得是充值1000辦卡,卡內即有1000餘額可消費,並之後所有服務都可打7折優惠,但打折的前提是餘額不能低於原價。

從總消費額來看確實是享受了優惠,但因為要打折就需要保有原價(比如染髮888,那卡里得有888元才能打7折,折後是621.6,確實省了不少),所以裡面始終都會有一定的餘額(最低消費的洗剪吹128,所以最少都有128元在哪裡)。

因為人們規避損失的心理,還會去消費,否則就浪費了那些錢。

當然,前提是這家店確實在技術和服務方面做得不錯。

近幾年的中國,各種形式的會員制玩法層出不窮,

那麼到底會員制該怎麼定義。在說會員制之前,說一個概念

價量之約,顧客和商家,其實都知道“量越大,價越低;價越低,量越大”的邏輯。但顧客會想:你先低價,我就量大;商家會想:你要量大,我才便宜。

會員制,就是商家與顧客之間的“價量之約”。在這個“價量之約”中,商家獲得復購率,顧客獲得優惠價。

讓商家和顧客在第一次交易,就簽下未來的契約,完成多次博弈下商家要的“量”、顧客要的“價”。

若商家的優惠價格足夠誘人、商譽良好,則會偏向“進入門檻契約”;競爭激烈、顧客至上的型態,則會偏向“逃離成本契約”。

你還記得你有幾張會員卡嗎?看看身邊的品牌會員制是怎麼做的。

在我常逛的百貨公司,我發現一個轉變:過去各個專櫃,會在首購時發會員卡,希望透過積分的玩法增加逃離成本;而現在則是由百貨公司統籌辦理會員制,而且推出App刷條碼,方便不用帶卡、在商場內隨時隨地積點。

一個晚上下來,吃飯、買衣服和買書,原本不同商家被百貨公司統整在一塊,積分迅速累積。以會員的逃離成本綁住顧客、異業聯盟互相引流,百貨公司的會員制讓人逃不出它的五指山。

我最推崇的是亞馬遜的Prime 業務,也就是亞馬遜的會員服務。它的基本邏輯是,如果你每年交給亞馬遜99美金的會員費,就可以享受一系列非常超值的服務,

比如有:

免除所有郵費。部分商品也可以免費當日送達,還有可以兩小時送達的商品;在亞馬遜的視頻和音樂平臺上收看和收聽大量免費的娛樂內容;免費閱讀亞馬遜的一部分書籍、雜誌;

還有一些其他的免費業務:比如遊戲視頻、有聲書等等。

實際上這個服務是超值的,光是郵費一項就能賺回來。所以現在買了這項服務的用戶已經超過六千萬,亞馬遜每年在Prime會員費上的收入就超過六十億美金。

Prime業務大幅提高了客戶忠誠度。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亞馬遜會員在購買頻次上和購買金額上都會比非會員高出很多。

既然已經付了一筆固定的99美金的費用,所以用戶買的越多、消費越多也就越值。

你還記得你有幾張會員卡嗎?看看身邊的品牌會員制是怎麼做的。

舞蹈培訓行業我自己設計的會員制:

根據會員制逃離成本契約,報年卡立即成為會員,下次續費享受10%的優惠,但如果該學員介紹了一個新學員報年卡,可以和新學員平分10%的續費折扣獎勵,並記錄在會員卡里。

如果該學員今年成功介紹了4位新學員報年卡,來年續費時可以享受7折的優惠!這樣既增加了學員的逃離成本,又激勵了學員的轉介紹!學習底層邏輯,去指導實踐,不再是莽力去拼,這感覺真好!

京東的PLUS會員就是,會員每個月可以領四張免運費券。否則京東每次購物不滿90元左右,會收取六元左右的快遞費。

購買京東會員,就不必每次湊夠90元,京東通過這種手段來增加客戶的復購率,從而實現與淘寶天貓等其他平臺的競爭。

食行生鮮,只要你購買會員。

所有的產品都會有一個會員價,比正常的價格大概要便宜幾毛錢沒飯菜,這樣算的話,如果你每天從食行生鮮買菜的話,也可以省下一部分錢。

也是通過這種會員制來增加客戶的復購率,從而很好的平衡價量之秤。

以前買機票會先看看攜程這類的平臺,很多時候可以在上面買到比向航空公司訂票便宜的價格,可是久而久之發現,變更改簽的費用奇高,積分也沒有什麼實質的用處。

反而是成為航空公司的常旅客會員,積分可以累積兌換里程,可以升艙,可以有專屬拖鞋,可以優先登機,可以無條件改簽,可以保證航班超售時優先成行。

票價越高積分越多,特權越吸引人。

從CTO迴歸航空公司,是越來越多商務乘客的選擇,原因就是,航空公司用一定的艙位提供了越來越高的逃離成本,讓常旅客不忍離去。

你還記得你有幾張會員卡嗎?看看身邊的品牌會員制是怎麼做的。

不過,對於初創平臺,靠補貼,優惠吸引會員的加入,如果後續乏力,不能形成良性的硬性的優勢服務和價格,會員的逃離成本低,流失率高,最終還是會被老牌強勁的商場,酒店,航空公司,餐廳,品牌打敗,

綜合性整合平臺越來越趨向於服務一般頻次不高的客戶,高端高頻次的客戶還是會漸漸迴歸能真正提供專業個性化服務的品牌。

說到會員制就不得不說全家便利店了。

一開始全家對所有進店消費的顧客運用逃離成本契約。辦會員卡不用交會費,所有購買都有積分,積分可換獎品,抵扣費用。

後來全家又運用了進入門檻契約,每次結賬的時候都會向顧客推薦尊享卡,對於經常來店購買的顧客,可交100元的會費變為尊享會員。

積分雙倍,優惠活動更多,從而實現雙贏。

另外全家每週三還有會員卡消費滿25元減5元活動,就是管理客戶生命週期,在活躍期刺激客戶回購。

總之,與客戶簽訂價量之約,並希望一直維繫下去,就應該站在消費者的角度。

要不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要不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剛剛在全家買了一杯熱飲,因為熱飲的保質期會縮短,所以工作人員在瓶子底部貼了一張保溫箱飲料時控貼紙,上面手寫了食用安全期,並加上商品經加熱處理,食用時小心燙口。

真的很貼心!

你還記得你有幾張會員卡嗎?看看身邊的品牌會員制是怎麼做的。

手遊也有會員制,只要充值一定的錢,可以變成VIP,充得越多VIP等級越高。商城的物品有VIP價有部分商品只有VIP才能購買,而且很稀有。還有VIP每日禮包,VIP等級越高領取的禮包越豐厚。這就吸引了很多人都充值到性價比最高的VIP等級,相當於這個等級是一款爆款。

遊戲裡還有一些月卡,年卡,也是相當於綁定了當月,當年的消費,增加了逃離成本。

遊戲裡只要充值一定錢就有成長基金,就是當遊戲完成到一定成果,例如人物等級到達30、40、50級就會返還一定充值金錢。這也是玩家對遊戲的一點目標,只要玩得越久,返還獎勵就越多。

最後對會員制昨個小結:

1.用會員制鎖定了時間長度,逐步獲得用戶的終身價值。

2.會員制可以促進用戶重複購買,增加用戶粘性,延長用戶生命週期,最終獲得用戶終身價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