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子商務、新零售等商業模式快速發展,同時消費者需求也從單一化、標準化向差異化、個性化轉變,這些變化對物流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 1.0邁向 2.0

由電子商務帶動快遞業從2007年開始連續九年保持50%左右的高速增長,行業爆發式增長的業務量對物流行業包裹的處理效率以及更低的配送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互聯網時代下,物流行業與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結合。例如倉內技術中的可穿戴設備技術,最後一公里中的3D打印,幹線技術中的無人卡車,及數據底盤的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這些技術大多部分尚未大範圍應用。但預期可分別用於艙內智能分揀,末端產品配送,幹線貨物運輸等,這些都將改變物流行業原有的市場環境與業務流程,推動出現一批新的物流模式和業態。新的運作模式正在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智慧物流快速增長。

中國智慧物流政策圖譜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市場國家,發展成包括合同物流、地面運輸、快遞及包裹、貨運代理、第四方物流、分銷公司在內的龐大體系,這些都與國家政策的引導分不開。

20世紀90年代,物流開始在中國起步。2001年出臺了《關於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動了物流業的快速發展。2009年,《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物流熱,國家從實際行動上狠抓物流。2011年,推出了推動物流業發展的8項配套措施,營造了行業發展的健康環境。物流業已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在《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中,確定了多式聯運、物流園區、農產品物流、製造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資源型產品物流、城鄉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物流、物流標準化、物流信息平臺、物流新技術開發應用、再生資源回收物流、應急物流等12項重點工程,並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而近年來無論是以阿里巴巴、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企業,還是以順豐、通達系代表的快遞企業以及大數據服務商等都開始搶佔智慧物流的風口。打造智慧物流,不僅是消費升級對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需求迫在眉睫,同時也與近幾年國家頒佈的一系列智慧物流政策密不可分。從傳統物流到現代物流,再到物流供應鏈,政策在其中無一不起到協助指導作用。

從 1.0邁向 2.0

從 1.0邁向 2.0

從 1.0邁向 2.0

物流業是一個半開放式的市場,政府的引導和政策基本可以主導整個物流市場的變化。隨著眾多新興科技和技術逐漸脫離構想藍圖、走入商業應用領域,物流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產業革命。科技深刻變革快遞物流中倉儲、運輸與配送的各個環節,成為物流行業降本增效的關鍵利器。

為此,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國家郵政局於近年來出臺多部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政策與發展意見,大力推動了物流相關創新領域的活力,並將深遠影響智慧物流的發展。近年來國家政策方面頒佈了許多關於促進物流技術發展的內容。這些政策、指導意見從不同的角度為物流業未來五年乃至十年的發展指明瞭方向。順應大環境,找準發力點,物流企業才能更加準確地把握智慧物流新風向。

從 1.0邁向 2.0

智慧物流邁入無人時代

電商產業的發展,物流業務量的增速已經高過了電商增速。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商家甚至可以預測銷售情況提前備貨,把貨物存儲在離消費者更近的倉庫,大量智能機器人代替了人工,無人技術和設備大大解決了物流行業中的成本和時效等問題,使中國的物流產業實現了質的飛躍,智慧物流正在邁入無人時代。

隨著無人技術瘋狂落地,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眾多無人物流黑科技產品的落地與常態化運營,無人物流2.0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積極打造“快遞航母”,爭取在2020年形成三到四家收入超千億元的快遞企業集團,培育兩個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知名快遞品牌。阿里巴巴的菜鳥網絡、京東的京東物流、蘇寧的蘇寧物流高舉科技大旗,紛紛進軍科技物流。

相較於傳統物流的單一配送來說,無人物流似乎更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個性化需求。當下,為了將無人物流盡快商業化落地,巨頭們都在無人物流領域已經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此前阿里巴巴宣佈53億元增持菜鳥網絡,成為控股股東,並且計劃在未來五年內進一步投入1000億元,推進智能倉庫、智能配送、全球超級物流樞紐等核心領域建設。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2018年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GSLS)上表示,如果千億不夠,會投資幾千億。並稱未來要用技術、智慧、機器,把中國物流成本從佔GDP比重的20%下降到5%左右。

據瞭解,AGV機器人無人倉先後在上海、濟南實現運營,機器人與托盤組合,實現了商品整件以及大批量的智能化搬運。與此同時,蘇寧物流在合肥、福州、深圳、鄭州、重慶等城市也已啟動機器人倉庫的建設工作,全國最大的機器人倉儲網絡正在逐步成形。

京東物流正通過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無人零售四大“黑科技”建起京東智慧物流網絡,並推動物流行業步入無人化時代。2018年“6·18”期間,京東無人配送機器人正式上路,在北京進行全場景常態化配送運營。可以預見在技術的驅動下,無人物流2.0時代正在緩緩拉開。

從 1.0邁向 2.0

從 1.0邁向 2.0

無人設備在物流領域的應用能夠解放勞動力,並解決效率不足、隱私洩露等問題,其發展前景受到期待。但目前無人設備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在政策等方面仍存在問題,難以在各領域大規模應用,因此網民對其發展持樂觀謹慎態度。艾媒諮詢數據顯示,31.9%的受訪網民認為無人設備在物流中的應用前景值得看好,但短期內難以大規模應用,同時有20.8%的受訪網民僅看好部分無人設備在物流中的應用。

此外,智能物流的終端智能快遞櫃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存在覆蓋率不高、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但其在提高終端配送效率與節約人力方面有較大作用,有較好發展前景。23.2%的受訪網民仍未接觸過智能快遞櫃,19.6%的受訪網民認為次日取件收費不夠人性化,而18.4%的受訪網民則認為智能快遞櫃非常方便。

智慧物流市場展望與挑戰

2018年,中國快遞行業突破了1天10億件包裹的新時代。電商行業的不斷完善,也推進了快遞物流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我國物流市場巨大,智慧物流是重要的發展趨勢。據預測,2019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或達到4500億元。隨著智慧物流技術的成熟,預計到2025年,中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用戶規模將達4.21億人。新零售的發展帶動即時配送行業需求提升,智慧物流技術的成熟助力即時配送行業發展,未來即時配送行業用戶規模仍有增長潛力。

2019年,我國物流行業仍然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同樣面臨著新的挑戰。當前智慧物流的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不管是互聯網平臺還是線下的第三方物流,競爭都十分激烈,可以說進入了補貼和燒錢的時代。不斷的燒錢和補貼大戰不利於形成良性合理的競爭生態,智慧物流中第一方隊包括菜鳥、運滿滿、貨拉拉等,以平臺形式出現,屬於資金密集型;第二方隊擁有大量園區、車隊,資產比較重;還有一部分屬於方案提供商,屬於典型的第三方物流。

此外,在物流行業信息孤島現象仍然非常突出。在社會物流組織方面,公路貨運行業窄,運輸車輛使用率低,多式聯運存在聯不上、聯不好的問題,海鐵聯運比例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物流信息共享開放力度不夠。

在企業物流管理方面,大多數企業還缺乏供應鏈管理的理念,上下游缺乏協同,製造企業普遍沒有建立一個規範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企業降成本往往就是壓低物流服務價格,而忽視了物流的隱性成本。

在物流發展環境方面,土地、人工、運能、資金等要素成本近年來上漲較快,運輸結構不合理,鐵路水運的主要優勢還沒有發揮出來,市場不規範,市場交易成本比較高。2019年,我國鐵路計劃完成33億多噸運輸量。隨著《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進一步實施,鐵路運輸成為我國運輸結構變革的重要助力。

物流企業可以在貨運價格、運輸樞紐、數據共享等方面,深度參與鐵路運輸建設,創新高鐵快遞、馱背運輸、集裝箱多式聯運等產品。

2019年是物流科技落地的一年,越來越多的成熟物流科技將更廣泛地應用到物流行業,比如智能倉儲、無人技術等。除了技術高速發展外,監管部門也有意給予物流企業更大的無人機試點空間,無人機或將成為智慧物流的下一個突破口。

現代供應鏈已經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形成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以滿足提質增效的目標。隨著下游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物流企業向供應鏈服務轉型成為了重要趨勢,供應鏈能力也將成為檢驗物流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尺度。

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把每個物流環節的信息數字化並實現線上連接,推動物流過程透明化,不斷推進業務數字化改造。隨著物流數據化、智能化的不斷推進,政府監管也有了新的手段,物流綜合信息平臺的搭建讓信息透明程度、監管力度都得到加強。隨之而來的便是市場監管重心由事前資質監管,轉向事中事後的信用與數據監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