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聶姓,在宋《百家姓》中排列第372姓。當今中國聶姓人口約159萬,人口數量排第121位。主要分佈在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山東、四川、安徽、貴州、河北、廣東等地,佔全國聶姓人口的69.3%,其中江西聶姓人數最多,約佔聶姓總人口的9.6%。

第一節 淵源播遷

聶姓的來源主要有四個。

1.出自姜姓,以國名為氏。據史載,西周時齊國丁公姜伋的支庶子孫被封於聶城(一說今山東茌平縣西,一說今河南清豐縣),建立聶國,為齊國附庸,其後世子孫以聶為氏。

2.出自姬姓,以采邑為氏。據史載,春秋是衛國有姬姓大夫食採於聶(今河南濮陽),其子孫沿以聶為姓。

3.以地名為氏。古有地名叫聶北,春秋時屬邢國(今山東茌平縣),後邢國滅亡,其地入齊。居者以地名為氏。

4.少數民族漢姓。如:蒙古、彝、壯、侗、瑤、回、苗、布依等少數民族均有此姓。另宋朝時,有猶太人定居中原,取漢姓中有聶姓。

聶姓發源於今河南、山東一帶。東漢以前,聶姓人基本上集中於北方繁衍。魏晉南北朝時,聶姓發展迅速,並逐漸遷居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形成山西河東郡的望族和江南新安郡的望族。到宋代,湖南、湖北、福建均有聶姓居住。明中葉以後,沿海地帶的聶姓人遷入臺灣。明末張獻忠屠川后,“湖廣填四川”時,有今湖北、湖南的聶姓人入川。清以後,聶姓人分佈更廣。

第二節 入縣繁衍

靖安縣聶姓入縣歷史未有準確、清晰記載,據1986年的《靖安縣地名志》記載:中源鄉有地名叫聶家(今中源鄉邱家村聶家村民小組),由聶姓始建村,清嘉慶年間,李姓由定南縣遷此,沿用原名。據此推測,聶姓應在清嘉慶年之前就已遷入靖安中源,迄今約200年,但現中源鄉已無聶姓人口居住。

靖安當今聶姓均為新中國建立後遷入,其來源主要由江西省遷入,也有少量聶姓從湖南、安徽、重慶、湖北、河南、江蘇等省市遷入。靖安縣聶姓今有人口152人,主要分佈在雙溪、仁首、高湖3個鄉鎮,佔了全縣聶姓人口的92.1%。

【雙溪鎮】雙溪鎮共有聶姓人口67人,主要分佈在7個社區。其中南門社區21人、青湖社區13人、東方社區11人、建設社區9人、香樟社區8人,清華、河北社區各2人,河北村1人。

1951年,聶一鳴由南昌醫學院畢業分配工作遷入,共傳3代,現有7人。

1952年,聶邦民由樟樹市遷入,共傳4代,現有8人。

1952年,聶中英(祖籍新干縣)由南昌銀行幹部培訓班分配工作遷入,共傳3代,現有7人,其中外遷4人。

1958年,聶志華由南昌縣遷入,共傳3代,現有7人。

1958年,聶隆勳由南昌縣遷入,共傳4代,現有10人。

1988年,聶雲昭由樟樹遷入,共傳2代,現有2人。

1989年,聶品生(祖籍湖南雙峰)由仁首鎮遷入,共傳4代,現有16人。

1994年,聶水梅由江西棠浦煤礦遷入,共傳2代,現有1人。

【仁首鎮】仁首鎮共有聶姓人口39人,主要分佈在團結、仁首2個村。

1.團結村 現有25人。1958年,聶德銀、聶德寶、聶雙喜等人由安徽省郎溪縣遷入棚裡組,各傳3代,現共有25人。

2.仁首村 現有6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聶菊根由樟樹市遷入前堡組,共傳3代,現有6人。仁首鎮其餘聶姓多為嫁入。

【高湖鎮】高湖鎮共有聶姓人口34人,主要分佈在中港、永豐2個村。

1.中港村 現有23人。1971年,聶伯期由湖南省祁陽縣遷入農科所,共傳3代,現有20人。1977年,聶官祿由重慶市長壽區遷入新村組,共傳2代,現有3人。

2.下觀村 現有3人。1989年,聶道泉由武寧縣大橋鎮遷入小九洞組,共傳2代,3人。

3.永豐村 現有1人。1978年,聶成美由修水縣江山鄉

4.利群居委會 現有2人。1958年,聶美成由豐城市遷入高湖檢查站,共傳3代,2人。高湖鎮其餘聶姓多為嫁入。

【寶峰鎮】寶峰鎮共有聶姓人口2人,居於寶峰村、毗爐村。2005年,聶建春由新干縣遷入毗爐村。2013年,聶後清由宜春新芳遷入寶峰村。

【水口鄉、璪都鎮、羅灣鄉、雷公尖鄉、三爪侖鄉】

水口、璪都、羅灣、雷公尖、三爪侖5個鄉鎮共有聶姓人口10人,均為嫁入。

第三節 譜牒字派

靖安縣聶姓遷來地較多且分散,未有譜牒可考,字派也各異,且記錄不全。

南昌縣遷入聶姓字派為:財發億懋揚 旭日開泰運

湖南省祁陽縣遷入聶姓字派為:事以生存貴 名世縫時達

重慶市長壽區遷入聶姓字派為:國正遷新順 官清民治安

來源:靖安縣姓氏志

第一百零三章 聶(Niè)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