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獨資私募基金開閘,首張牌照花落富達國際

基金 投資 領航投資 金融 財經雜誌 2017-04-14

對於這些全球超大型基金來說,登陸中國資本市場,是漫長髮展週期的第一步。他們把長遠的戰略想得很透徹,並不執著於一時的規模

外商獨資私募基金開閘,首張牌照花落富達國際

《財經》記者 曲豔麗/文 王東/編輯

中國基金業在發展了19年之後,終於向海外基金打開了大門。第一張外商獨資私募基金牌照,花落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

按照規定,拿到牌照後的六個月內要發行第一隻人民幣基金。對於富達基金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1月3日至今,我們與監管機構就細節不斷地溝通,畢竟這是第一次全外資的基金進入中國私募基金。”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李少傑對《財經》記者表示,目標並不是在今年之內募集多大規模的資金,最重要的是理清產品戰略。

這將是外商獨資基金髮行的第一隻在中國境內募資、可投資A股市場的產品。

儘管資產管理機構已經擁有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等多種渠道來連通境內外資本市場,富達的探索依然是截然不同的新嘗試,吸引著從海外基金到本地基金的共同矚目。

“富達”是全球最老牌、最有影響力的基金品牌之一,起源於1946年Edward C. Johnson創立的共同基金,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Peter Lynch)在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幾乎度過了整個職業生涯,盛名僅次於巴菲特。

至2016年三季度,富達投資是美國第一大共同基金、第一大養老金管理公司,管理資產規模高達2.1萬億美元,佔全美共同基金市場份額的12%。

富達國際與富達投資共享了同一個品牌,成立於1969年,是富達為了開闢國際業務而設立的平臺,目前獨立運營。 截至2016年6月30日,富達國際管理的客戶資產規模超過2718億美元,總管理資產規模3518億美元。

包括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等都在緊鑼密鼓地爭取牌照,籌備註冊備案。

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領航投資(Vanguard)也曾對《財經》記者表示正在申請在上海的WFOE(Wholly Foreign Owned Enterprise),即外商獨資)牌照。

對於這些全球超大型基金來說,通過WFOE登陸中國資本市場,是漫長髮展週期的第一步。他們把長遠的戰略想得很透徹,其中一些很看重養老金管理的龐大市場,並不執著於一時的規模。

“拿到首張外商獨資私募證券牌照,對富達而言,戰略性非常重要,將來我們一定會在中國內地繼續發展。” 富達國際亞洲區董事總經理何慧芬對《財經》記者表示,可能是30年發展戰略中很重要的一步。富達國際不是上市公司,無需向股東交待業績,可以執行很多長期的規劃想法,在中國內地的佈局很長遠。

大勢所趨

富達國際旗下的WFOE,叫做富達利泰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9月14日,註冊在上海自貿區,選址在基金扎堆的陸家嘴國金中心二期,註冊資本200萬美元。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系統顯示,富達利泰於2017年1月3日正式完成登記,成為首家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

外商獨資私募牌照的權限,等同於境內本土二級市場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相對,採取非公開發行方式,主要面對的是機構投資者和高淨值個人,投資範圍包含股票和債券。

2016年公佈的《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中規定,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機構或個人。機構方面,要求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個人方面,要求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投資者投資於單隻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

富達拿下首張牌照,因為行動較早。

在2015年6月,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的成果就包含了允許境內設立的符合條件的外資獨資和合資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按規定開展包括二級市場證券交易在內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業務。

從2015年底,富達國際就進入了籌備工作,尋找進入中國市場的優勢切入點。“比較早開始考慮,也讓監管層瞭解到我們對新發展的透徹研究。” 李少傑對《財經》記者表示。

2016年6月,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成果發佈,繼續強調了這一點。基金業協會隨後在6月30日發佈了《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相關問題解答(十)》,對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在境內開展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業務,以及如何在基金業協會登記進行了說明。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對此表示,能夠吸引更多優秀的境外基金管理機構進入中國市場,有利於豐富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類型,營造良性行業競爭環境;有利於加深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升私募基金行業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有利於借鑑境外先進的資產管理模式、投資理念、投資策略和合規風控做法,提升我國私募基金行業規範化程度和投資管理水平。

等候已久

這一天,富達國際已經等待了很久。

於所有在中國有佈局的外資基金中,富達的架構是獨特的。富達國際亞洲區董事總經理何慧芬對《財經》記者表示,率先拿到這張牌照的關鍵,是因為富達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而實質的投入。

他們最早進入中國是2005年,兩年之後,在大連成立了第一家獨資公司FIL(大連)科技有限公司。至2017年,這家科技公司旗下有500人,承擔著富達國際整個東北亞業務的後臺運營。

在何慧芬的眼中,大連有很優質的學生資源,既會講中文、英文,也會講日語、韓語,提供著從信息安全、基金會計、交易處理結算等全方位的運營服務。最近幾年,富達甚至把投研團隊的基本研究、財務模型的搭建也放在大連基地,包括此次向富達全球展示的設立WFOE的PPT,也是大連團隊繪製的。

“我們對待大連並不是像很多人看待印度那樣,從事數據輸入的基礎工作,我們認為大連可以真正產生附加值。”李少傑表示。

富達利泰的總經理何偉,也是大連基地輸送的人才,曾任FIL(大連)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監。新晉調任上海的中國區主管李少傑此前擔任北京首席代表。

投資中國資本市場,對於富達國際並不是新鮮事。富達基金先後在上海、北京開設代表處,在上海有10人的研究團隊,負責股票和債券研究。在香港設置QFII的投資團隊,從2010年開始投資於A股。

富達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於2015年3月26日獲得12億美元的QFII投資額度,這是除了主權基金、央行及貨幣當局等三類機構之外,首家市場化機構突破10億美元的QFII額度限制。

這12億美元額度是分三次獲得的,前兩次加總獲批4億美元,2015年3月獲得了8億美元,而富達在拿到額度之後,很快就投資完畢,表示出對中國市場的強烈信心。

然而,即便如此,境內募資、境內投資對海外基金來說,依然是全新而有挑戰的嘗試。海外投資者比較成熟,更關注基金的研究團隊和框架,是否能夠帶來長期穩定的回報。相對而言,國內的高淨值客戶很在意短期回報。

基金業協會規定,允許外資在境內設立私募機構,在境內從事證券及期貨交易,應當獨立進行投資決策,不得通過境外機構或者境外系統下達交易指令。

富達表示,將選取海外最好的有投研背景的基金經理,與上海本地的投研團隊組合,組建一個團隊對這隻產品的投研負責。何慧芬認為,海外基金最大的優勢是全球視野,任何一個市場的行業研究都可以放在全球視野中討論和比較。

多管齊下

此前,10家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在基金業協會備案,包括美國橡樹資本(OakTree)、城堡投資(Citadel)、英仕曼集團(Man Group)等,它們拿到的是QDLP牌照,由上海市金融辦發放,向中國境內的投資者募集人民幣資金、投資於海外市場,有額度限制。

2015年9月,來自蘇格蘭的安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Aberdeen)在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訪問上海期間,獲得了第一張由上海市工商局自貿區分局頒發的WFOE牌照。

同月21日公佈的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政策成果中,特別包含了安本資產管理公司(上海)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提出申請開展私募基金管理業務這一條。

在上海自貿區註冊的WFOE可以選擇投資諮詢、投資管理、私募基金管理三種牌照。WFOE只是一個工商註冊的牌照,並不意味著就可以在國內從事資產管理業務,仍然需要向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私募基金牌照。

2016年3月,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也拿到了投資管理的WFOE牌照,引發市場轟動。

2016年9月,摩根大通旗下的摩根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宣佈,已獲得上海自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批准成立,是首家在上海自貿區成立獨資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金融機構。

摩根資產是首家名字中含“資產管理”的外商獨資WFOE。迄今為止,摩根資產管理還未拿到基金業協會的牌照。

荷蘭最大的資管公司荷寶投資(Robeco)選擇的是投資諮詢WFOE牌照。他們雖然已有多年的QFII管理經驗,但做法更謹慎一些,在公司內部發行了一隻A股基金,由員工自行認購,試行業績。

在QDLP和WFOE牌照之前,海外金融機構參與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只能通過合資基金的方式。2002年,因此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對證券業對外開放方面的承諾範圍,《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頒佈,基金業始對外開放。

初始時,外資參股國內基金公司的比例上限是33%,三年後擴大至49%。

很多合資基金因為中外方理念的衝突,而發展緩慢。中方股東通常重視規模和利潤,而外方金融機構最在意合規和穩健,當雙方實力均衡時,往往矛盾無法調和。

2006年成立的金元比聯基金,全球最大的保本基金之一比利時聯合資產管理公司曾是它的股東,但在六年之後,股份被轉讓給惠理集團,更名為金元惠理基金,這筆轉讓令比利時聯合資產虧損3300萬元。又過了四年,業務依然沒有起色,惠理集團將股權轉讓給上海泉意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再次更名的金元順安基金成為了一家純內資基金,此後短短半年時間,規模暴漲上百億。

發展路徑最為流暢的幾家合資基金,例如上投摩根基金、匯豐晉信基金等,多因為外方股東佔據主導地位,公司內從投研體系到治理結構都沿用外資體系。在這些公司裡面,甚至員工之間互相稱謂也是英文名字。

正如監管層和市場一直所希望的,海外金融機構能夠給國內資本市場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投資理念。

富達國際的基金經理平均從業年限16.3年,在富達國際的平均任職超過10年,這在跳槽頻繁、80後基金經理漸成主流的國內公募基金是不可想象的。

在富達國際,研究員要經過至少7年-11年的行業研究的訓練才有可能成為基金經理。在這段時間內,每隔2年-3年,研究員會調換一個完全不同的行業,確保研究員對於不同行業週期的全面理解。此後,研究員們會到內部的“基金經理學院”進行長達1年-1.5年的學習,使用公司自營資金操盤試水,以便於公司觀察基金經理們自身的投資風格。

市場疑慮

目前,市場對“外商獨資私募基金”這一模式依然將信將疑,首先是海外投研模式如何適應中國本土資本市場,是否會水土不服;其次是海外基金在中國沒有可以追溯的過往業績記錄,恐難吸引投資者。

A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資本市場,與海外市場的投資邏輯、交易行為模式、群體效應等都有很大的不同。

“基金經理在海外市場很牛,但不代表在A股市場上就比國內的基金經理更牛。”某託管行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市場的認可度未必會一下子很高,需要時間的驗證。

一家合資券商的高管對《財經》記者表示,通常意義上認為海外投資者對A股的瞭解沒有那麼多,貿然把資產交予其打理,投資者是有擔心的,目測很難融到很大規模。很多海外基金在國內的團隊原本是服務於港股的,對A股市場的感覺還是有些偏差。

海外基金經理征戰中國股票有很多血淚史。例如富達國際的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是英國最著名的基金經理。他在退休前鍾情於中國中小型消費股,卻因為連連踩中造假股票而折戟港股。

也有業績極其突出的。例如全球最大的期貨管理對衝基金元盛資本(Winton Capital)是首批獲准參與QDLP的頂級海外對衝基金之一,自2010年起在中國發行了多隻CTA對衝基金。

好買基金數據顯示,元盛資本平均業績近三年高達105.38%,高於同類平均56.95%。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48.01%。

元盛資本從2008年開始,仔細收集分析市場數據,並在原有的策略結構上,添加了本土化因素和精心修正的投資流程。

除元盛資本之外,很多對衝基金並不為境內投資者熟識,在境內募資困難,因此上海市金融辦試點的第二批QDLP,就選擇了瑞銀全球資產管理、德意志資產等在國內耳熟能詳的名字。

外商獨資私募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國內私募基金競爭激烈,海外基金進入需要考慮,選擇怎樣的策略能在市場上突圍。

荷寶投資中國首席投資總監繆子美對《財經》記者表示,申請私募基金牌照,需要更多的投入,例如合規、交易、風險等後臺的配備,需要考慮一個成型的方案。

很多實際的問題需要考慮,例如海外基金交易系統如何兼容、人員的培訓和配備、法律和技術層面的打通等,需要大量的磨合,放緩了私募基金牌照申請的進程。

“對於外包機構和託管行來說,對接外資基金也是全新的業務。”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李少傑向《財經》記者解釋籌備六個月內的工作,包括建立中後臺體系、建立公司內部的投研製度、投資者保護制度等也花費了很多時間。

李少傑認為,短時間內把體系建立起來更重要。

(本文首刊於2017年4月10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