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68個高考第一名,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的相似

家庭教育 讀書 高考 孫萌 教育 成才時光美麗瞬間 2018-12-08


全國68個高考第一名,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的相似

全國68個高考第一名,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的相似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通過採訪全國曆年68個高考狀元,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

全國68個高考第一名,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的相似

相似的家庭教育方式

一、他們熱衷的不是學習,而是思考

安徽狀元說“享受學習才是最高境界”。理科狀元們往往都熱衷邏輯與推理;文科狀元們都愛閱讀,善表達,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為他們的愛好之一。

這種善於思考、渴望知識的習慣則源於父母在幼時的啟發。如安徽狀元孫萌的媽媽說“如果是一個場景,我們就儘可能帶孩子去體驗,讓孩子‘有感而發’,而不是胡編亂造”。

二、學霸也離不開愛的滋養

學霸們的背後並沒有一群舉著鞭子的虎媽狼爸。狀元們都這樣形容自己的父母——“寬鬆、信任、像朋友一樣”。

有段話很好地詮釋了愛與成績的關係——“孩子成績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內心衝突中消耗殆盡。

三、“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愛學習,也愛生活

生活中,煩了就畫畫,累了就聽歌,壓力大就去跑步……在談到如何面對壓力時,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自己的小愛好。寒窗十年,只有勞逸結合,學習才會成為發自內心的享受。

四、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們很少提起父母對自己口頭上的教誨,說得更多的卻是爸媽行動上的感染。安徽狀元董吉洋說:“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麼,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五、學會放手

幾乎所有的第一名爸媽們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一名清華學霸在採訪中說,是爸媽的尊重與放手讓我學會了遇事不逃,主動思考。

六、因材施教

在採訪中我也看到了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卻因為用對了人,並沒有遭來孩子的反感。廣東狀元張恆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好強又自信的孩子,有時難免還會有點自滿。

“每當我取得一點成績的時候,爸爸雖然偶爾給予肯定和鼓勵,但更多的還是‘潑冷水’,及時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這種教育方式戲稱為‘批評式教育’,我覺得很適合我。”

七、閱讀經典,培養語感,擴寬思維

小時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讀大家經典,這是他們在採訪中提到的閱讀之路。北京語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孫婧妍在文中說道:讀書多了,就會培養出語感。閱讀的培育也絕對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婧妍說父母從小就愛給她讀故事。

八、題不在多,在於總結

96%的狀元並不贊成“題海戰術”,但99%的狀元都會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錯題集。勤奮並不是獲取高分的金鑰匙,北京狀元樑思齊說平常自己用來放鬆的時間很多,但學習起來效率就很高,學習的時候若自己都有一定的計劃和安排,就不會漫無目的地什麼都做。

做題不在量在質,其實題型就那麼多,把盲點都找出來就無敵了。

九、作息規律,熱愛運動

採訪中98%的狀元都表示自己從不熬夜,甚至備考時也是十一點就睡,保證充分睡眠,作息規律,平時也經常運動。

十、比成績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

比起分數,父母們更在意的是孩子對學習的態度,而除了學習之外,大部分爸媽都表示自己還有更為看重的東西。

安徽狀元丁雅琦的媽媽說:“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無論怎麼選擇,我都絕對支持!”——這句話幾乎代表了採訪中大部分第一名爸媽們的心聲。比起分數,這些爸媽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樂、幸福感......

看了這麼多共同點,相信家長們已經有了一些反思和慶幸,其實無論孩子是否為高考狀元,我們家長的目的從來都是讓孩子擁有幸福感,而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正可以幫到我們實現這個目的!

希望上述方法可以幫到各位家長朋友們!

全國68個高考第一名,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的相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