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家庭潛教育”,才能教出一個好孩子

家庭教育 大學 早期教育 教育 守一至聖 2017-04-15

一個好的“家庭潛教育”,才能教出一個好孩子

家庭教育是每個人生下來最早接受的教育,並對其未來成長影響也最大。家庭教育既有言教又有身教。家庭裡面的所有人,長輩和親近的人,他們的工作態度、待人處事,言談舉止,都會對孩子產生非常直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覺得有好的家教,也可以叫家風,確實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利的。

一個好的“家庭潛教育”,才能教出一個好孩子

好父母才能教出好孩子

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中成長起來的。每一個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學習相關的知識,關於怎樣做父母的意識和知識,準備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我的客戶和朋友的孩子有幾個考上名牌大學的,我也做了一些調查和了解,這些學習好的孩子大都很乖,都很聽話。家長和孩子的關係也很融洽。有的母女像閨蜜,有的父子像朋友。他們教子的成功,大都衝破了“嚴管出孝子”傳統定律,而是把“嚴”寓於曉理之中,把“管”隱於引導之中。尊重孩子的天性,而不是以家長的思維約束、要求孩子的行為。正是因為關係融洽和諧,才能方便溝通,才能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才能有效地將家長的想法告訴孩子並引導孩子接受、執行家長的這些想法。從我瞭解調查的結果看,好孩子不是不用管,而是用心的教才行。我們不少做父母的,自己本身就年輕,自己尚是個孩子,自己的孩子已來到人間,所以,更需要我們同孩子一起成長。學習如何做好家長,更為關鍵。現在信息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任何崗位都要求培訓、考核,但似乎只有生養、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訓,好象自動就會上崗而且永遠不會下崗,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一個好的“家庭潛教育”,才能教出一個好孩子

優秀的父母更注重“心”教

“心”教很重要,甚至比身教言傳都重要。就是用“心”的觀察、琢磨孩子的一切變化,有的放矢的進行疏導,才能真正地把自己的言傳身教進入孩子的心裡,成為孩子的一種生活習慣。所以父母要有心,要用心,在孩子教育上才能取得一個好的效果。

2015年我們村裡有個孩子高考時,清華和北大都爭相出優惠條件要招錄。我就對這個孩子的情況和家庭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瞭解。父母就是普通的種地的農民,也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為什麼能培養出這麼成功的孩子呢?不少的鄰居都說,人家家長根本不管,好孩子不用管。我不以為然,就做了深入調查。結果是人家兩口了有分工的,只要孩子放了學,母親就放下地裡的活,由孩子的父親一個人做,母親回家陪著孩子做作業、做飯,一直堅持了孩子小學畢業,一天都沒改變過。事實證明,父母文化水平低並非不會教育,因為從他們的內心可能理解了學習的重要性,他們用心的將這種重要性轉化為孩子的學習行動,一堅持就是六年,孩子已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僅此一點又有幾個大學畢業的父母能夠做到呢?

一個好的“家庭潛教育”,才能教出一個好孩子

家庭的“潛教育”遠比學校的“顯教育”重要

很多父母將孩子的不好的習慣怪罪到學校身上,怪罪到教師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獨沒有怪罪到自己身上。有的家長認為給孩子選擇個好的學校,就完成了任務,這是大錯特錯的。其實孩子身上的好多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不好的習慣大都是父母有意無意培養出來的。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問題的反映。孩子的品德、意志、胸懷等這些最重要素養的修成不只是通過學校的“顯教育”就能產生效果,而更重要的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即“潛教育”融化進孩子的心靈深處。讓孩子養成好的素養,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讓孩子多讀名著,多讀偉人的傳記,讓孩子從小學會用偉人的眼光來看社會和自己。

好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孩子的問題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問題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問題的最大製造者,同時也是孩子改正錯誤與缺點的最大障礙。當務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沒有父母的改變就沒有孩子的改變。沒有不想學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學好的孩子,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因此在罵孩子的之前罵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地改變自己。

一個好的“家庭潛教育”,才能教出一個好孩子

學習好的孩子不止靠老師,也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關於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全社會都要有正確認識。應試教育是學校和家長都回避不了的問題,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適應。應試能力教育與素質教育並不矛盾,沒有應試能力的素質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因此,幫助孩子適應應試教育也就成了我們父母的一份應盡的義務,而幫助孩子減負的最好辦法是我們父母要給自己增負,就是我們父母能夠成為孩子的導師。

一個好的“家庭潛教育”,才能教出一個好孩子

保持良好的溝通是教出好孩子最起碼最關鍵的要求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進入初中、高中後,普遍存在一種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難以溝通。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與進入更年期的母親的衝突更多,不僅是因為處於內在的心理動盪期,更重要的是兩者的外部壓力都很大,孩子面臨的是升學的壓力,父母親面臨的是事業的壓力,這時候保持一個良好的溝通十分重要。優秀的父母大多自覺地遵循了以下這三條原則:

一是傾聽,就是要用心、認真地去聽,讓孩子把話說出來,並且聽懂孩子話裡的真實意思,。

二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結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三是建議,就是有道理孩子並不一定就能採取正確的行動,因此父母這裡應該給予建議。

每一個孩子都是伴隨著問題成長的,每一個父母也是如此,關鍵是要像那些優秀的父母們那樣能夠靜下心來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要教育和培養出一個好孩子,父母必須陪伴孩子一起成長,責無旁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