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是怎樣培養出來的?華師一牛娃家長告訴您

學霸是怎樣培養出來的?華師一牛娃家長告訴您

全文長 31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5 分鐘

學霸是怎樣培養出來的?華師一牛娃家長告訴您

精彩導讀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

我是高一(6)班王海川同學的家長,也是華中師大的一名普通教師,在此和最優秀的老師們和最優秀的家長們交流研討關於家庭教育的話題,深感榮幸,也倍感壓力,因為我確實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一名優秀的家長,沒有考過家長資格證,上崗多年,也從來沒有被考核過。但是,我想,只有交流學習才能進步,所以,我還是鼓起勇氣,談談我的個人想法,請批評指正。

1

首先,家庭教育尤為重要。我們常常說,一個問題孩子背後是一個問題家庭,卻很少說,一個問題孩子背後是一所問題學校。可見,我們大多數人已經下意識地認為家庭教育重要。到底有多重要呢?請看下圖:

學霸是怎樣培養出來的?華師一牛娃家長告訴您

上圖形象地告訴我們:教育是三位一體的,而家庭教育包括家長教育對於人的成長起著最重要的作用,是起點,也是奠定孩子未來成就的根基。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這位教育學家心中佔據相當高的地位。

家庭教育對於個人成長,對於家庭重要,對於國家同樣重要。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更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後備力量。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說過:“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現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締造我國未來的歷史,因而也是締造世界的歷史。”

2

家庭教育如此重要,我們身為家長可謂責任重大,家教不妥,不只耽誤孩子前程,更會誤國誤社會。愛迪生的人生就是一個家教成功的範例,可是,有多少人能像愛迪生的母親一樣無條件地信任、支持自己的孩子------一個學校裡的“問題孩子”呢?我若是自問,回答也是不確定的。貌似在我們身邊,罕見“愛迪生家長”,更多的是應試環境下焦慮的家長、急功近利的家長,這也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和健康問題的原因。

知道家庭教育重要,卻不一定能做好家庭教育,這是我們普遍面臨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出現,與家長個體有關,更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國情有關。學校教育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家庭教育卻幾乎仍處於原生態,對於家庭教育的專門研究也僅是近年的事情。可是,我想,有問題不要緊,我們要面對問題,主動採取行動解決問題。

“態度決定一切”,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家長首先要端正態度。正確的態度應該是:謙虛而有問題意識,因為自滿讓人故步自封;獨立而堅持科學真理,因為盲從會讓人失去自我,盲目跟風;相信而表裡一致,因為理念與行動不一致,相當於沒有理念。

有了好態度,我們家長可以具體從如下幾個途徑提高“家長之術”:

第一,知識就是力量。家長要有意識地閱讀教育書籍,關注教育理念方面的傳播文字。目前網絡信息發達,各種理念魚龍混雜,我們要讀經典,讀教育家的著作和文章,不要讀培訓機構的宣傳文字。

第二,交流帶來思想。我們要以謙虛的態度,開放的胸懷,開闊的視野,加強與其他家長,與身邊懂教育人士的交流,海納百川,你終能形成自己的理念。

第三,信任促進提高。相信學校教育,配合學校教育,思考學校教育,領悟先進的教育理念。華一高是一所有理念,有開闊視野的名校,家長們一定能收穫很多。

第四,經驗幫助進步。結合自己的人生與家庭教育經驗與教訓,“摸著石頭過河”,時常反思、反省、調整、總結, 終能積累寶貴的經驗。

3

有了好的態度,知道具體如何去做,我們依然可能犯錯,而且可能犯根本性的、方向性的錯誤,這些最常見誤區體現在這些方面:

第一,重智育輕德育;教育是一種啟蒙,一種喚醒,一種打開,一種點燃,是培育豐富的內心世界,提高他的精神高度,對學生進行人格養成的教育,而知識教育只是它的一部分。正如教育專家普遍認為:“智育不好是次品,體育不好是廢品,德育不好是危險品。”我們不要求每個孩子都是極品,但萬萬不能讓孩子成為危險品!過於重視分數的家長有一些人不懂教育的科學性,有一些人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最後,都可能傷害了孩子的一生。

第二,重生理,輕心理;生理問題好治,心理問題卻可能是要命的,我們要關注孩子身體的變化,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況,及早發現問題,防患於未然。據說,去年的一次期中考試過後,武漢市四位初中生失去了生命。如果家長重視心理問題,也許不至於發生如此悲劇。

成功的家庭教育基本上是這樣的:

第一,寬容、善待孩子。成人也會犯錯,孩子更有犯錯的權利,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不犯錯的人,缺點與錯誤都是很正常的。

第二,守望孩子成長。作家畢淑敏說樹不可長得太快,一年生的當柴,三年五年生的當桌椅,百年的樹才是棟樑材。越是名貴的木頭生長期越長,像紫檀、黃花梨。人也同樣,所以不要著急,耐得住心,平常心也是一種耐心。

第三,是解放。陶行知提出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耳朵,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時間,解放兒童的空間。

俞平伯有一個教子理念,叫做大水養魚,就是給孩子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長成大魚。不是把孩子的時間、空間全部佔據了,就能培養出人才。另外對孩子不宜過早定向,否則楊振寧就是個熟練的會計師,齊白石只是一個優秀的木匠。

第四,是發現。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最重要的功能是幫助孩子發現自我,發現他的個性。巴菲特說,父母唯一應該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熱情所在,鼓勵他全力以赴地去追求。找到熱情是一個辛苦而又玄妙的過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間,父母如果施加壓力,只會適得其反,父母只要告訴孩子做選擇時不要考慮地位和回報,就像喬布斯說的,做自己真心喜愛的事情。

有的家長可能想,我的孩子已經不是兒童了,家庭教育還這麼重要麼?也有人可能說,我的孩子缺點優點已經定型了,家庭教育還起作用麼?我想說:家庭教育在高中階段仍然非常重要,因為高中生面臨著青春期的煩惱和困惑,面臨著士兵上戰場之前的高壓,在華一高,學霸雲集,優秀人才濟濟,同齡人的壓力更大,他們更需要家長的鼓勵與支持。心靈的力量是強大的,高中階段的孩子仍然需要強大有力的家庭支持來讓他們克服種種困難,完成學業,保證身心健康。

4

馬上期中考試的成績要出來了,家長們如何對待孩子的分數?如何對待孩子學習上的困難?是和問題一起打敗孩子,還是和孩子並肩消滅問題呢?請看下邊這張圖。

學霸是怎樣培養出來的?華師一牛娃家長告訴您

家庭教育中的家長還應該處理好與學校、與老師的關係。家校和諧了,孩子才幸福順利成長。我認為家長應該承擔的角色是:

1、學校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指責者。學校教育在改革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挫折,一旦出現問題,家長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責,為教育的健康發展出謀劃策。

2、學校教育的智慧者而不是觀察者。學校教育需要家長的參與,要用智慧,用真誠來支持教育,很多家長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實質上的參與者,成了一名觀察員。

3、學校教育的鼓勵者而不是批評家。學校教育的發展還需要家長的鼓勵和宣傳,特別是在領導崗位上的家長的積極參與,友情配合。

4、家校合作關係建立的關鍵,在學校管理者、家長、教師這三者中,他們之間的角色轉換,換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的關鍵之一,大家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想,可以彼此諒解,達成共識。

總之,衷心信任學校,熱情支持學校,積極獻策於學校,這是家長應有的態度和責任。

這就是我今天的主題:家校合力,且待花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