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怎樣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像理解用戶一樣理解孩子第1章'

"

課程我想先跟你說說培養孩子的基礎,那就是像理解用戶一樣理解你的孩子。怎麼理解呢?

我先講一個故事:

兩年前的某一天,我們全家在美國的一個城市旅行。我在一家童鞋店閒逛,兩個孩子和爸爸在外面的遊樂場玩。

過了一會,我兒子鬧鬧滿頭大汗地衝了進來。他全身髒兮兮的,鞋子和褲子上滿是沙子,不少掉在鞋店光潔的地板上。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卻聽售貨員先開口了:“哇,你一定玩得特別開心吧。”她說這話時,還滿臉笑容。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經常遇到自家熊孩子在外調皮搗蛋的情況,對路人的各種評論都有心理準備。我以前見過的售貨員,這種情況不說話就不錯了,遇到好心的大爺大媽,還會提醒我“趕緊讓孩子去洗洗”之類的。

所以這位售貨員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因為她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的:玩沙子是個特別棒的活動,乾不乾淨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不好玩。

這位售貨員的方式就屬於典型的“同理心”溝通,empathy,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換位思考。

培養孩子的基礎是同理心

今天,同理心已經被看作處理人際關係、合作協同以及產品設計的基礎心法。

人際關係專家建議“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教育專家強調培養孩子同理心的重要性;企業更需要以人為本地設計產品和服務。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面向學校和培訓機構提供教育產品和服務的公司,以我所在的教育科技行業為例,直接用戶是校長和老師,最終用戶則是家長和學生。這要求我們在產品研發和推廣時,必須不斷換位思考,理解不同用戶的需求和痛點。

這個過程中,我最深刻的體會是,要做到換位思考真的太難了,因為讓一個人換位思考其實是反直覺的。它需要你跳出自己的世界,去體驗對方的處境和情緒。更何況我們有四類用戶。

那麼,在校長、老師、家長、孩子這四類用戶中,哪個最難理解呢?答案是孩子。因為成人和孩子處在兩個世界,他們的溝通存在三種不對稱。

第一,信息不對稱。

比如我家老二身高只有1米,他眼中的世界和我眼中的肯定不一樣。

又比如,孩子的大半時間都在學校這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裡。我們並不清楚孩子在學校的經歷,只能靠家長會或者平時和孩子聊天獲得一些信息碎片。

第二,心智和思維方式不對稱。

因為心智發展的成熟度和社會經驗的巨大差異,孩子和大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很不一樣。

比如大人做事會考慮社會規則和別人的看法,而小朋友則更以自我為中心。大人講究符合規則和邏輯,而小朋友只關心好不好玩。這些差異都會導致“雞同鴨講”。

第三,談判地位不對稱。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很多時候是一種談判或者博弈。雙方說什麼,怎麼說,和他們的利益以及實力密切相關。

我們和孩子之間,圍繞起床、刷牙、吃飯、做作業到選擇學校、專業、找工作等話題的溝通,同樣是一種博弈。

在這些溝通中,孩子實際上是相對弱勢的,沒錢、沒文化、力氣小,還被“孝順”這頂道德的大帽子壓著,怎麼去平等對話?很難。

這三個不對稱,構成了成人和孩子在溝通上的鴻溝。也因此,同理心的培養絕不是簡單說教一番就能夠大徹大悟的,它需要有意識地去訓練。

怎麼借鑑設計思維訓練同理心

那麼如何訓練呢?有一套方法值得借鑑,就是現在國際科技企業中流行的“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理念。

“設計思維”源於全球知名設計諮詢公司IDEO的產品設計理念,核心是一切從用戶需求出發,來設計產品和服務。IDEO的創始合夥人大衛·凱利曾經為蘋果設計了第一款鼠標,也幫助很多知名的企業設計產品,後來還創辦了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Stanford Design School),在全球推廣這套方法論。

“設計思維”的基礎就是“同理心”。為了讓技術宅和設計師們更好地換位思考,設計思維提供了一整套的工具,其中一個工具叫用戶旅程地圖。

什麼意思呢?

比方說,我們要設計一個真正讓旅客感到舒適的機場,設計者需要把客戶從到達機場到最後登機的整個過程中接觸的地點列出來。

比如一個旅客先經過進門的防爆檢查,然後去辦理登機手續和托運行李,之後安檢。過了安檢,他去咖啡廳休息了一會,再到登機口等待登機。

設計師還要列出用戶在每一個接觸點的所做、所思、所想,從而還原他的體驗。

為了獲得儘可能真實的用戶旅程地圖,設計者採用了多種方法。比如通過角色扮演實地體驗用戶的經歷,對用戶進行深度訪談等等。整個過程可能會多次反覆,最終挖掘出用戶真正的痛點和背後的渴望。

回到同理心的訓練上, 父母也可以借鑑畫用戶旅程地圖的方法,把孩子視為用戶,去真正體驗他的生活,理解他的想法,挖掘他的痛點。

接下來就說說我的三個做法。

訓練同理心的三個方法

第一個辦法是去孩子的環境實地查看,進行角色扮演。

兩年多前,我們全家在聖地亞哥呆了四個多月。我女兒朵拉在家附近的學校上學。但是第一天放學後,她就哭著說不想去了。我問了半天,發現她當天遇到了一件事,上完廁所發現沒法衝馬桶。

“再試一次不就行了,這麼大點事情,有什麼值得哭的?”

但是孩子特別沮喪。所以我去學校,把孩子從教室到廁所的路自己走了一遍。我發現,這所小學是兩個小時才休息一次。所以下了課很多學生都要去上廁所。如果朵拉上了廁所卻無法衝馬桶,就立刻會被下一個同學發現。這對於初來乍到的朵拉來說,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

我一下就理解她的處境了。我建議她,先試著衝5次。“如果5遍都衝不上,那絕對是馬桶壞了,不是你的錯。你要馬上報告老師。”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孩子遇到的問題可能家長平時根本想不到。以後,我去接送孩子的時候,都會順便觀察一下她周圍的環境。

為了體會孩子接觸的各種場景,我一般會順著她課前、課中、課後的活動路線走一圈。我還會半蹲下來,把眼前看到的東西放大1.5倍,為的是把自己想象成小朋友。

當扮演成小朋友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平時容易忽略的東西。比如,你會發現過道的裝飾牆太高了,看不到最上面的畫;你會發現滿牆的排名榜讓你壓力很大;你會發現自己特別盼望下課鈴響起。

這是非常不同的體驗,推薦你試試。

第二個辦法是和孩子睡前聊天。

很多家長都推崇睡前故事,我覺得睡前聊天更重要。因為聽故事是單向的輸入,而聊天是雙向的溝通。

平時,無論在學校還是家裡,孩子都是以聽為主。我希望睡前聊天能夠讓孩子掌握說話的主動權,也讓我有機會了解她的學校生活。

所以,我會遵循“傾聽、提問、少評論”這三個原則。

首先,多聽少說。其次,為了鼓勵孩子說,我會不時提問細節來表示興趣。最重要的,是避免評論或者說教。這樣才可以建立談話中的平等關係,讓孩子敞開心扉。

當然,有時孩子會不願意和你聊天。那麼聊天之前可以先搞些熱身活動,比如玩遊戲,講故事,先把氣氛搞活躍了。

另外,提問和聊天的時候可以多談細節,比如“今天我看見你同學穿了一條和你差不多的紅裙子”之類的,既可以引發孩子的興趣,也可以避免空洞的提問,讓孩子有東西可聊。

第三個辦法是把和孩子的對話帶入到其他關係場景中,來體會孩子的感受。

比如很多媽媽有了老二後,希望老大和弟弟妹妹分享自己的衣服或者玩具。可是老大卻不同意,媽媽就會覺得孩子自私。

那麼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老公對你說:

“親愛的,我有一個情人。她要住到我們家了。我還是很愛你,但是我也愛她。我希望你對她好,把你的衣服、珠寶都和她分享。我們是一家人。”

你是什麼感受?

又比如,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努力獲得優異的考試成績。但是你可能沒想到,有時候即使孩子非常努力,也不一定達到目標。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老闆對你說:

“你為什麼這個月又沒有達到KPI?你都創業多少年了,公司怎麼還不上市?你的同學、親戚都買別墅了,你怎麼還貓在一室一廳裡?你到底努力了沒有?”

你是什麼感受?

把親子對話帶入到夫妻、上下屬這種非常熟悉的關係場景中,可以讓父母切身體會到孩子的感受,以及弱勢方的情緒。

其實,兩方溝通時,弱勢方並不都需要強勢方給出解決方案。他們可能只想發出自己的聲音,獲得對方的關注和接納。

小結

好了,這一篇我主要講了培養孩子主動性的前提,就是帶著同理心,像研究用戶一樣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理解他的需求和痛點。

我推薦你借用設計思維,通過角色扮演、睡前談話和場景切換,畫出孩子的用戶地圖。

課後作業

你有什麼瞭解孩子的特殊方法嗎?

歡迎關注我,然後一起探討。

下一講,我們進入戰略篇,說說怎麼從孩子“愛玩”的需求出發,培養他的自主性。

"

課程我想先跟你說說培養孩子的基礎,那就是像理解用戶一樣理解你的孩子。怎麼理解呢?

我先講一個故事:

兩年前的某一天,我們全家在美國的一個城市旅行。我在一家童鞋店閒逛,兩個孩子和爸爸在外面的遊樂場玩。

過了一會,我兒子鬧鬧滿頭大汗地衝了進來。他全身髒兮兮的,鞋子和褲子上滿是沙子,不少掉在鞋店光潔的地板上。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卻聽售貨員先開口了:“哇,你一定玩得特別開心吧。”她說這話時,還滿臉笑容。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經常遇到自家熊孩子在外調皮搗蛋的情況,對路人的各種評論都有心理準備。我以前見過的售貨員,這種情況不說話就不錯了,遇到好心的大爺大媽,還會提醒我“趕緊讓孩子去洗洗”之類的。

所以這位售貨員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因為她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的:玩沙子是個特別棒的活動,乾不乾淨不重要,重要的是好不好玩。

這位售貨員的方式就屬於典型的“同理心”溝通,empathy,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換位思考。

培養孩子的基礎是同理心

今天,同理心已經被看作處理人際關係、合作協同以及產品設計的基礎心法。

人際關係專家建議“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教育專家強調培養孩子同理心的重要性;企業更需要以人為本地設計產品和服務。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面向學校和培訓機構提供教育產品和服務的公司,以我所在的教育科技行業為例,直接用戶是校長和老師,最終用戶則是家長和學生。這要求我們在產品研發和推廣時,必須不斷換位思考,理解不同用戶的需求和痛點。

這個過程中,我最深刻的體會是,要做到換位思考真的太難了,因為讓一個人換位思考其實是反直覺的。它需要你跳出自己的世界,去體驗對方的處境和情緒。更何況我們有四類用戶。

那麼,在校長、老師、家長、孩子這四類用戶中,哪個最難理解呢?答案是孩子。因為成人和孩子處在兩個世界,他們的溝通存在三種不對稱。

第一,信息不對稱。

比如我家老二身高只有1米,他眼中的世界和我眼中的肯定不一樣。

又比如,孩子的大半時間都在學校這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裡。我們並不清楚孩子在學校的經歷,只能靠家長會或者平時和孩子聊天獲得一些信息碎片。

第二,心智和思維方式不對稱。

因為心智發展的成熟度和社會經驗的巨大差異,孩子和大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很不一樣。

比如大人做事會考慮社會規則和別人的看法,而小朋友則更以自我為中心。大人講究符合規則和邏輯,而小朋友只關心好不好玩。這些差異都會導致“雞同鴨講”。

第三,談判地位不對稱。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很多時候是一種談判或者博弈。雙方說什麼,怎麼說,和他們的利益以及實力密切相關。

我們和孩子之間,圍繞起床、刷牙、吃飯、做作業到選擇學校、專業、找工作等話題的溝通,同樣是一種博弈。

在這些溝通中,孩子實際上是相對弱勢的,沒錢、沒文化、力氣小,還被“孝順”這頂道德的大帽子壓著,怎麼去平等對話?很難。

這三個不對稱,構成了成人和孩子在溝通上的鴻溝。也因此,同理心的培養絕不是簡單說教一番就能夠大徹大悟的,它需要有意識地去訓練。

怎麼借鑑設計思維訓練同理心

那麼如何訓練呢?有一套方法值得借鑑,就是現在國際科技企業中流行的“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理念。

“設計思維”源於全球知名設計諮詢公司IDEO的產品設計理念,核心是一切從用戶需求出發,來設計產品和服務。IDEO的創始合夥人大衛·凱利曾經為蘋果設計了第一款鼠標,也幫助很多知名的企業設計產品,後來還創辦了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Stanford Design School),在全球推廣這套方法論。

“設計思維”的基礎就是“同理心”。為了讓技術宅和設計師們更好地換位思考,設計思維提供了一整套的工具,其中一個工具叫用戶旅程地圖。

什麼意思呢?

比方說,我們要設計一個真正讓旅客感到舒適的機場,設計者需要把客戶從到達機場到最後登機的整個過程中接觸的地點列出來。

比如一個旅客先經過進門的防爆檢查,然後去辦理登機手續和托運行李,之後安檢。過了安檢,他去咖啡廳休息了一會,再到登機口等待登機。

設計師還要列出用戶在每一個接觸點的所做、所思、所想,從而還原他的體驗。

為了獲得儘可能真實的用戶旅程地圖,設計者採用了多種方法。比如通過角色扮演實地體驗用戶的經歷,對用戶進行深度訪談等等。整個過程可能會多次反覆,最終挖掘出用戶真正的痛點和背後的渴望。

回到同理心的訓練上, 父母也可以借鑑畫用戶旅程地圖的方法,把孩子視為用戶,去真正體驗他的生活,理解他的想法,挖掘他的痛點。

接下來就說說我的三個做法。

訓練同理心的三個方法

第一個辦法是去孩子的環境實地查看,進行角色扮演。

兩年多前,我們全家在聖地亞哥呆了四個多月。我女兒朵拉在家附近的學校上學。但是第一天放學後,她就哭著說不想去了。我問了半天,發現她當天遇到了一件事,上完廁所發現沒法衝馬桶。

“再試一次不就行了,這麼大點事情,有什麼值得哭的?”

但是孩子特別沮喪。所以我去學校,把孩子從教室到廁所的路自己走了一遍。我發現,這所小學是兩個小時才休息一次。所以下了課很多學生都要去上廁所。如果朵拉上了廁所卻無法衝馬桶,就立刻會被下一個同學發現。這對於初來乍到的朵拉來說,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

我一下就理解她的處境了。我建議她,先試著衝5次。“如果5遍都衝不上,那絕對是馬桶壞了,不是你的錯。你要馬上報告老師。”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孩子遇到的問題可能家長平時根本想不到。以後,我去接送孩子的時候,都會順便觀察一下她周圍的環境。

為了體會孩子接觸的各種場景,我一般會順著她課前、課中、課後的活動路線走一圈。我還會半蹲下來,把眼前看到的東西放大1.5倍,為的是把自己想象成小朋友。

當扮演成小朋友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平時容易忽略的東西。比如,你會發現過道的裝飾牆太高了,看不到最上面的畫;你會發現滿牆的排名榜讓你壓力很大;你會發現自己特別盼望下課鈴響起。

這是非常不同的體驗,推薦你試試。

第二個辦法是和孩子睡前聊天。

很多家長都推崇睡前故事,我覺得睡前聊天更重要。因為聽故事是單向的輸入,而聊天是雙向的溝通。

平時,無論在學校還是家裡,孩子都是以聽為主。我希望睡前聊天能夠讓孩子掌握說話的主動權,也讓我有機會了解她的學校生活。

所以,我會遵循“傾聽、提問、少評論”這三個原則。

首先,多聽少說。其次,為了鼓勵孩子說,我會不時提問細節來表示興趣。最重要的,是避免評論或者說教。這樣才可以建立談話中的平等關係,讓孩子敞開心扉。

當然,有時孩子會不願意和你聊天。那麼聊天之前可以先搞些熱身活動,比如玩遊戲,講故事,先把氣氛搞活躍了。

另外,提問和聊天的時候可以多談細節,比如“今天我看見你同學穿了一條和你差不多的紅裙子”之類的,既可以引發孩子的興趣,也可以避免空洞的提問,讓孩子有東西可聊。

第三個辦法是把和孩子的對話帶入到其他關係場景中,來體會孩子的感受。

比如很多媽媽有了老二後,希望老大和弟弟妹妹分享自己的衣服或者玩具。可是老大卻不同意,媽媽就會覺得孩子自私。

那麼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老公對你說:

“親愛的,我有一個情人。她要住到我們家了。我還是很愛你,但是我也愛她。我希望你對她好,把你的衣服、珠寶都和她分享。我們是一家人。”

你是什麼感受?

又比如,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努力獲得優異的考試成績。但是你可能沒想到,有時候即使孩子非常努力,也不一定達到目標。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老闆對你說:

“你為什麼這個月又沒有達到KPI?你都創業多少年了,公司怎麼還不上市?你的同學、親戚都買別墅了,你怎麼還貓在一室一廳裡?你到底努力了沒有?”

你是什麼感受?

把親子對話帶入到夫妻、上下屬這種非常熟悉的關係場景中,可以讓父母切身體會到孩子的感受,以及弱勢方的情緒。

其實,兩方溝通時,弱勢方並不都需要強勢方給出解決方案。他們可能只想發出自己的聲音,獲得對方的關注和接納。

小結

好了,這一篇我主要講了培養孩子主動性的前提,就是帶著同理心,像研究用戶一樣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理解他的需求和痛點。

我推薦你借用設計思維,通過角色扮演、睡前談話和場景切換,畫出孩子的用戶地圖。

課後作業

你有什麼瞭解孩子的特殊方法嗎?

歡迎關注我,然後一起探討。

下一講,我們進入戰略篇,說說怎麼從孩子“愛玩”的需求出發,培養他的自主性。

家庭教育中怎樣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像理解用戶一樣理解孩子第1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