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公車不下鄉,如此“孫連城”式幹部要不得

焦裕祿 自行車 法制 時政 河北新聞網 2017-04-25

鄱陽縣凰崗鎮轄內有一座危橋,村民稱會隨時坍塌。4月21日,中國江西網記者和縣水利局聯繫並反映情況時,遭多部門推諉,其中一名建設管理股程股長竟稱沒有公車沒辦法下鄉。(中國網4月23日)

沒公車接送,出行不方便,這是事實。基層事務多、工作繁忙、很辛苦這也是事實。辦公事開公車,沒有公車無法辦公,看似合情合理,但眾利益無小事,在面對記者向其反映鄉村危橋隨時有可能坍塌時,可能威脅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人命關天的大事時,程股長卻以沒有公車為理由不下鄉,這種說辭在,未免有點太牽強附會了。

沒有公車就不下鄉,這是什麼矯情邏輯,難道沒公車就不辦事,就能致群眾的安危於不顧了嗎?這樣的基層幹部還能稱的上“幹部”二字嗎?這樣的基層幹部真的能為人民服務嗎?

身為基層官員,下鄉本是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責所繫,實屬本分。基層幹部重點就應該在“基層”,不下鄉就不可能深入民間,就不可能體察到真實民情,也就無法更好地為民服務。試想,如果基層官員個個不下鄉,那麼誰下鄉,如何架起基層與中央的橋樑?有沒有公車都得下鄉,豈能討價還價?

想當初,沒有公車的年代,老一輩的基層幹部不也堅持都下鄉嗎?當年,焦裕祿等幹部騎自行車走遍蘭考縣每一個村莊,對村莊情況瞭如指掌,治理蘭考鹽鹼地成竹在胸。誠然,今天的時代與過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下鄉用公車已經成為習慣,但是也不能沒有公車就不下鄉啊。俗話說的好:“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如果真想下鄉,沒有公車想盡辦法也能下。危橋問題已經擺在面前,處理危橋問題,都是有“辦法”去的。沒有車不是關鍵,有沒有心才是關鍵。說到底就是懶政,是幹部思想滑坡。

毋庸置疑,現實生活中像“孫連成”式幹部的確存在,這樣的幹部不能要也要不得,對於此類官員不妨學學達康書記的做法,狠剎懶政作風,不行就讓其回家看星星。與此同時,希望廣大幹黨員幹部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真正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自然就會有工作的熱情,有工作的動力。(王佳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