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公車沒法下鄉”值得反思

人民的名義 鄱陽湖 法制 時政 華商報 2017-04-24

江西鄱陽凰崗鎮轄內有一座危橋。4月21日,記者向水利局反映情況時遭推諉,建設與管理股程股長稱沒有公車沒辦法下鄉。昨晚,記者從鄱陽縣紀委獲悉,因工作推諉、消極應對的鄱陽縣水利局辦公室主任劉國南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並被免去辦公室主任職務;該局建設與管理股股長程池元受到行政記過處分,並被免去建設與管理股股長職務。(4月23日央廣網)

熱播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中,光明區區長孫連城被設定為為官不為的代表性官員,光明區信訪局的“跪式窗口”不但給全國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更是在現實中掀起一股輿論風暴,導致全國各地的現實版“跪式窗口”紛紛被曝光。

因為沒有公車,所以沒辦法下鄉,在這位官員眼裡,這樣的邏輯理所當然,無懈可擊,但是在公眾的眼裡,卻成為官員不作為最為生動、形象的演繹。國家之所以要給一些部門單位配備公車,是為了能夠讓這些部門單位更好地落實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職責,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但是公車並不是領導幹部落實工作、履行職責、為人民服務的先決條件。換句話說,即便沒有公車,該乾的工作還是要幹,該盡的職責也還是要盡,該有的服務也還是要有。如果官員真正心繫百姓安全利益,無論採用什麼交通方式,總能抵達危橋所在的地方,也總能抵達老百姓的內心。

“沒公車不看橋”背後的潛臺詞,就是“沒好處不辦事”。這種傾向,絕對不能等閒視之。全國廣大黨員幹部當中,還有多少個孫連城,還有多少人“沒有公車不看橋”,確實值得反思與警醒。 苑廣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