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第一反應就是:罰站!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認同嗎

教育 電影西西達人 2018-11-29

為何中小學教育,犯錯了,老師第一反應就是:罰站!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你認同嗎?

教育界普遍共識——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你認同嗎?對於懲罰,從古至今源遠流長的懲罰有兩種,第一種:抄寫;第二種:罰站。我國教育從春秋時期開始就有了罰站這一懲罰,但是近些年來,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中小學教育“罰站”是對是錯?

老師第一反應就是:罰站!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認同嗎

傳統文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棒下出孝子....等等這些都是懲罰,但是古代的懲罰更多的是偏向於“體罰”。現在中小學的罰站也屬於體罰。

那嘛中小學教育該不該有體罰?小編記得小學的時候,我爸帶了一根根子去學校,然後和我班主任說,要是這小子不聽話,您就幫我拿著這根棍子多教育教育,打殘了,算我的,現在回想那是我親爸嗎?不過想想小學的時候,估計是有滿調皮,也不愛學習。

老師第一反應就是:罰站!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認同嗎

但是現在的孩子,老師還能打得起嗎?說不定扯破一件衣服,三個月的工資就夠賠一件衣服了。因此“罰站”成了現在中小學生懲罰中最有效的手段。5年前我們反思我國教育模式與西方教育模式的差別,近幾年,我們反思我國教師與西方教師的區別,但是最終沒有解決一個實質性的問題——教育階段,該不該出現懲罰手段。

有網友說:懲罰在教育階段是必須要有的,比如對於不聽話,愛搗蛋的孩子,是任其發展?還是用強有力的手段將其終止呢?

老師第一反應就是:罰站!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認同嗎

不光以前,現在也是一樣,孩子不完成家庭作業,該不該懲罰?但是不懲罰,如何讓孩子完成家庭作業呢?科技改變生活,家長群由此產生,每天老師將家庭作業情況發至家長群,並要求家長檢查孩子家庭作業完成情況,但是前一段時間,有家長爆料,晚上12點家長在群裡問老師睡了沒,火爆網絡。其原因是,家長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至12點,家長是在沒辦法,想要問清老師,這是什麼情況,其他孩子的家長瞬間迴應,自己的孩子孩子做家庭作業,是不是家庭作業過多了呢?

老師第一反應就是:罰站!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認同嗎

那孩子拼命完成家庭作業的前提是什麼?是老師有兩法寶?家長群和罰站?老師通過家長群佈置家庭作業要求家長檢查完成情況,其次沒有完成的就罰站,並要求家長到學校,進行思想教育,這是老師通用的技巧。

作為學生,我們不怕罰站,但是對於家長來學校,感覺不是味道了,在家不怕父母,在校不怕老師,就怕老師和家長見面,估計現在很多80/90的都是這樣吧。

老師第一反應就是:罰站!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認同嗎

回到問題本質,孩子的教育誰說了算?是按照教育大綱實施?還是按照老師的教育經驗呢?按照教育大綱,老師不能體罰學生,但是老師的經驗告訴他,只有體罰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同時還能敲山震虎,自己也能省事,少費口水。就如東北話:能動手就不逼逼,估計就是這嘛好爽,是教育職業改變了老師,還是大部分老師都是東北人呢?

思想教育與素質教育及應試教育,每位老師的看法不一,因此因教施才這是最重要的,對待不同學生,採用不同的教育模式,或者採取組合模式,這才能順應我國的教育現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