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館是中國最完整的皇宮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故宮博物館是中國最完整的皇宮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故宮博物館是中國最完整的皇宮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故宮博物館是中國最完整的皇宮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故宮博物館是中國最完整的皇宮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故宮博物館是中國最完整的皇宮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故宮博物館是中國最完整的皇宮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故宮博物館是中國最完整的皇宮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故宮博物館是中國最完整的皇宮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星空下的訶德騎士
1/8 瀋陽故宮博物館最早是清初皇宮。原名盛京宮闕,後稱奉天行宮。在遼寧省瀋陽市舊城中心。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有建築90餘所,300餘間,是中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
2/8 瀋陽故宮博物館最早是清初皇宮。原名盛京宮闕,後稱奉天行宮。在遼寧省瀋陽市舊城中心。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有建築90餘所,300餘間,是中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在建築藝術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集漢、滿、蒙族建築藝術為一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8 始建於努爾哈赤時期的一六二五年,建成於皇太極時期的一六三六年,後經康熙、乾隆皇帝不斷地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共有宮殿亭臺樓閣齋堂等建築一百餘座,屋宇五百餘間,佔地面積達六萬平方米的格局面貌。這是清王朝親手締造的第一座大氣莊嚴的帝王宮殿建築群,其濃郁多姿的滿族民族風格和中國東北地方特色,都是北京明清故宮所無法比擬的。
4/8 作為滿漢建築藝術融合得盡善盡美的範例,瀋陽故宮既是中國最著名的歷史古蹟和旅遊勝地,也是當之無愧的優秀世界文化遺產。瀋陽故宮的創建有著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背景。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發祥於中國東北長白山林的建州女真人,在一位充滿激情的傳奇英雄——努爾哈赤的領導下,經過三十六年的徵撫,完成了女真的統一大業。
5/8 一六二六年努爾哈赤辭世,其與孝慈高皇后所生之第四子皇太極繼承汗位,又續建了由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麟趾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組成的大內宮闕。就是在這座宮殿裡,皇太極將女真改稱為滿族,於一六三六年將國號改稱為“清”,並正式確定了宮殿之名
6/8 中路為整個建築群的中心,分前後3個院落。南端為照壁、東西朝房、奏樂亭;前院有大清門、崇政殿、飛龍閣、翔鳳閣;中院有師善齋、協中齋、鳳凰樓;後院是以清寧宮為主的五宮建築。中院和後院兩側各有一跨院,稱東宮、西宮。東宮有頤和殿、介祉宮、敬典閣;西宮有迪光殿、保極宮、繼思齋、崇謨閣。
7/8 從建築上看,大政殿也是一個亭子,不過它的體量較大,裝飾比較華麗,因此稱為宮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開的10座亭子,其建築格局乃脫胎於少數民族的帳殿。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帳篷的化身。帳篷是可以流動遷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來了,顯示了滿族文化發展的一個里程。
8/8 崇政殿是故宮的正殿,建於後金天聰時,是清初朝會之所,為五間九檁硬山式,俱闢隔扇門,前後有出廊,圍以石雕欄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頂蓋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殿柱是圓形的,兩柱間用一條雕刻的整龍連接,龍頭探出簷外,龍尾直入殿中,實用與裝飾完美地結合為一體,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氣魄。頂蓋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殿內徹上明造,樑架全部為和璽彩繪。
2017-08-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