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吉林城的攤煎餅和刮煎餅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連續劇《赤橙黃綠青藍紫》,男主角劉思佳是由後來的大明星陳寶國扮演的。演劉思佳那時候他很瘦,眼睛很亮,會開車,還會攤煎餅,夠酷!就是在這部電視連續劇裡,我第一次看到了攤煎餅的畫面,也瞭解到煎餅果子卷兒裡還要有雞蛋和辣椒糊才算圓滿。不過電視就是電視,儘管當時我已經很熟悉吉林各類煎餅的味道,忽閃而過的鏡頭還是沒能滿足我的好奇——用口腔裡的觸覺和味覺仔細感受一下天津煎餅的獨特。直到新世紀我去天津出差時,帶著“還願”之情品嚐了當地的煎餅實物後才知道,著名的天津小吃煎餅果子所用的果子並不是吉林通用的大個兒油條,煎餅也與我不大待見的吉林粗糧刮煎餅更相似些。

我很小的時候就不幸沾染了剝削階級的壞毛病,見到細糧做的吃食兒口腔裡就生津,瞧見粗糧上桌就牙疼。其實無論大米麵兒攤的煎餅和玉米麵刮的煎餅在當時都算稀罕物,可我偏偏吃刮煎餅時就成了兔子,只用門牙一點點嗑;吃攤煎餅時就成了老虎,後槽牙猛猛一通狂嚼。對待長輩的質疑,我總推說大米麵的軟乎,玉米麵的太硬,不好嚼。而長輩們聽後也只是不鹹不淡地誇誇粗糧的營養價值和吃粗糧所蘊含的革命本色,並未對我的腐朽的思想形成摧枯拉朽般的攻勢。

吉林城的攤煎餅和刮煎餅

製作煎餅的鏊子。取自互聯網

攤煎餅或者刮煎餅都要使用專用的鏊子,而鏊子並非家用炊具,所以直到今天,如果想吃到可口的煎餅,必須去購買。好在煎餅在吉林市出現得非常早,大約有關內移民(早於闖關東)的時候,煎餅就被千里迢迢帶入塞外邊城市民的生活中了。後來山東、河北籍移民不斷增多還帶動了煎餅普及,吉林人發現和傳統的主食相比,煎餅的優點實在太多了。

在早先的吉林城,煎餅是粗糧細作,美味可口。當時粳米、秈稻之類的稀罕物還很少被製成煎餅,大多屬吉林人是以小米、高粱米、玉米之類粗糧為主食。把這些粗糧磨粉摻水調成漿、糊,燒熱中間鼓、四周底的鏊子,略微擦上點避免粘鍋的油脂,舀上一點漿、糊,用筢子一攤或者刮子一推,沒一會兒,焦香四溢的煎餅就弄得了。按山東習慣抹上醬、捲上蔥,咬上一口,煎餅中小米、高粱糲口的纖維已經在制粉時就被磨碎,熟化的過程使得煎餅變得勁道,反覆咀嚼,煎餅中的澱粉通過口腔中的分解酶糖化,進而讓甜味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會產生比吃粗糧米飯更強烈的愉悅感覺。

除了口感比粗糧乾飯要好,煎餅保存期也更長。由於煎餅在烙制過程中,漿、糊中的水分已經被大量蒸發,成品因而擁有了較長的儲存期。特別是粗糧刮煎餅,除了夏天,大多可以保存一個月左右。而且食用存儲期內的刮煎餅,只需吃的時候撣水軟化一下即可,並不存在口感“回生”,無須再次加熱。

吉林城的攤煎餅和刮煎餅

具有吉林特色的煎餅果子豆腐腦

在生活條件艱苦的舊社會,這種“自然地節約”烹飪成本的食物正是普通人家苦苦追求的理想幹糧!在與吉林本地飲食習慣結合的過程中,煎餅成功地搭上了油條、豆腐腦、粥類、湯類和各種碎齏小菜兒,組合成許多流傳至今的經典快餐搭配,併成功上位成與乾飯、饅頭、包子、餃子、大餅同等級別的主食。以至於民國開始的歷次飲食業商戶統計中,大都有煎餅從業者一席之地。清末民初,吉林城和東北各地一樣,迎來了闖關東的移民潮,移民的增加,使得煎餅在飲食中的地位更是蹭蹭地上升。吉林人並不大關心烙制煎餅的人是山東人還是河北人,眼裡除了好吃與不好吃、攤煎餅和刮煎餅外並無膠東、天津之類的地區分類——煎餅已然融入本地,成為吉林人生活、記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偽滿以後,煎餅鋪更是佔據了吉林城餐飲行業的半壁江山,除了大量只有業主名稱的小飯鋪外,還出現了諸如提法司街的正興盛、牛馬行街的義和順、北大街的興記、糧米行街的德發祥等等有字號招牌的體面店鋪。到了吉林解放後,市區以內只要有餐飲店、攤的位置,大多有煎餅從業者的身影。

吉林城的攤煎餅和刮煎餅

鬆軟的攤煎餅製作場面

在紮根吉林城的過程中,煎餅的原材料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由關裡山東傳統的麥面,改為吉林地產主食——小米為主。吉林的小米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較高,製成煎餅後,餅身鬆軟卻勁道十足,除了糖分糊化產生的香氣外,穀物香氣也特別濃郁。將小米磨成粉,加水稀釋成漿,用筢子沿擦油的鏊子中心畫圈,把澆上的漿水一下子攤展開,均勻地鋪在圓圓的鏊子上,這就是吉林城的“攤煎餅”。因小米漿非常稀,攤制過程中,通常只用筢子繞鏊子攤一圈,且過程中講究“筢不離漿”,所以這種攤煎餅也被叫做一筢煎餅。一筢煎餅水分含量較高,質地鬆軟,最適合捲上酥脆的油條,配上一碗紅白相間、豆香瀰漫的豆腐腦食用——煎餅果子卷鬆與脆結合成立體的口感,鹹鮮的豆腐腦讓咀嚼中的煎餅果子卷擁有更豐富的味道。

吉林城的攤煎餅和刮煎餅

經典的韭菜雞蛋煎餅盒子,圖片取自豆果美食--雅各小王子

另外,利用攤煎餅鬆軟易摺疊的特性,將其作為勁道的麵皮兒,包裹上韭菜摻雞蛋等等各色餡料,在煎鍋上用少量的豆油烙製成帶有金黃色硬嘎兒的韭菜盒子,軟而略帶韌性的攤煎餅披上一層薄薄的、酥脆的硬殼,包覆在鮮香的餡料外,錦上添花地讓攤煎餅華麗變身為另一道經典美食。

吉林城的攤煎餅和刮煎餅

刮煎餅製作過程

和攤煎餅不同,吉林的刮煎餅的原料以玉米麵為主。記憶中刮煎餅因使用的原料過於普通,原本盛行於鄉間,大概80年代以後才進入城市。在80年代初期,全社會還是細糧傲嬌的時節,所以刮煎餅一直等到粗糧在百姓餐桌上翻身做主人的新世紀才大行其道。刮煎餅有兩種,一種是接近攤煎餅工藝,用較稀的玉米糊在大鏊子上烙制,成品較薄,相對軟一些;另一種是用一種個頭不大的小鐵鏊子,用較乾的玉米糊烙制,成品較厚,質地脆硬。不論哪種刮煎餅,玉米糊裡都會加一些熟豆麵增香。因玉米粉顆粒較大,玉米糊也不似攤煎餅所用漿水,流平性較差,故而烙制過程中需要用木製刮板反覆推刮,才會讓玉米糊均勻地平鋪在鏊子上,因此得名刮煎餅。

吉林城的攤煎餅和刮煎餅

甜脆的厚刮煎餅最後加糖和油強化口感

薄的刮煎餅通常是原味的,抹醬卷蔥食用。雖然撣過水會變軟,但勁性仍舊太大,吃起來有些累腮幫子,所以經歷過各種醬料和蔬菜混搭,我始終喜歡不起來。厚的刮煎餅在起鍋最後一分鐘時會被加入豆油和白糖“封面兒”,成品通常火候大,十分酥脆,和冰淇淋甜筒的口感極為接近,可以當作零食甜點,直接掰下食用。

吉林城的攤煎餅和刮煎餅

刮煎餅卷炸江魚,如果是幹江魚效果更佳。

在我一直主觀接受並偏愛攤煎餅排斥刮煎餅不能自拔幾十年後,若干年前在吉林豐滿壩上一家飯店偶然領教了一種刮煎餅吃法。那天,我驚異地看到一位老大哥在薄的刮煎餅裡捲上了蔥絲和炸酥撒鹽的小江魚(船釘子魚、白飄子魚、青鱗子魚),面帶愉悅地縱口狂嚼。在他極力推薦和鼓舞下,學著試了一次,就是這一次嘗試讓我重新認識了刮煎餅——我生平第一次沒有在這種薄的刮煎餅裡抹醬,沒有在煎餅裡卷黃瓜絲和青椒絲,僅僅放上一點小蔥段和幾條炸青鱗子魚,在入口的剎那我仍舊沒有信心,可咀嚼的瞬間,我被香到了。與攤煎餅卷油條不同,這完全是用一種糧食香甜的勁道中裹挾上鹹鮮酥脆,在沙啦沙啦的咀嚼聲中,成就了一種既陌生又似曾相識,既文明又略帶野性的特殊飲食體驗。於是我也情不自禁地面帶上了愉悅……

口味本就是因人而異,人又因為視野、習慣的侷限而常常忽視、誤解、直至錯過了一些味道。想來鍾愛攤煎餅也好,突然喜歡刮煎餅也罷,最熟悉的可能也是最陌生的,最理性的見解有可能也是最感性的偏見——吃只不過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已,飲食之外的人生體驗又何嘗不是這樣?

本文為優雅的鬍子原創作品,其他自媒體轉載須經同意

部分圖片取自互聯網,在此向原作者的辛勤勞動致以崇高感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