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活著 餘華 小說 張藝謀 農民 推理小說 Agent蔚晴 2019-09-09
"

我的老師告訴我,餘華有一本《活著》,特別厲害。後面又接了一句,“看了之後我才知道小說還可以這樣寫”。這也是至今,對餘華作品語言、結構、敘述方面的評價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

那是四年前了。以我當年看書的速度,薄薄一本《活著》我只用了一個晚上。然後又覺得不過癮,連著又通讀三遍,到現在,書殼都翻得掉色,脫了一層皮。

這兩天心血來潮,搜了搜有沒有影視作品。果不其然有。上世紀末,張藝謀導演的經典電影,兩個小時多一點。

"

我的老師告訴我,餘華有一本《活著》,特別厲害。後面又接了一句,“看了之後我才知道小說還可以這樣寫”。這也是至今,對餘華作品語言、結構、敘述方面的評價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

那是四年前了。以我當年看書的速度,薄薄一本《活著》我只用了一個晚上。然後又覺得不過癮,連著又通讀三遍,到現在,書殼都翻得掉色,脫了一層皮。

這兩天心血來潮,搜了搜有沒有影視作品。果不其然有。上世紀末,張藝謀導演的經典電影,兩個小時多一點。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看之前,說實話,雖然有張導和豆瓣9.2高分的加持,心裡還是隱約擔心——短短兩個多小時,如何能撐得起《活著》的時間之長和生命之深的龐大架構。

因為餘華的作品,在創作中,對還原真實的要求是苛刻的。餘華曾坦言, “我覺得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實”。而這種真實又是生活中非常態的,故反而“覺得生活實際上是魚目混珠半真半假的事物”。

情節的邏輯和連貫性,又不同於推理小說的嚴密緊湊。只求做到看起來本應如此,自然而然。還原作品的真實,給電影改編帶來的挑戰是巨大的。

然後電影看了,覺得還是不好。

先說主角福貴,徐家闊少爺。餘華在原著中開頭展示的便是四十年後。福貴在田埂地頭上娓娓道來自己的一生,一直說到小說結尾,在村莊的暮色下,土地像張開臂膀的女人一樣召喚著黑夜。

福貴當了大半輩子的農民,親人都先走了,他就臨死之前買了頭老牛,也算是“家裡齊了”。

說到底,農民的元素是中國人的底色。

人有言,中國人哪個往上數幾輩不是個農民?無論是徐父、福貴兩代闊老爺敗壞土地家產,還是潦倒不堪、一家人在土地上打拼的福貴後半生,人物、故事林林總總,無一不滲透著傳統時代的土地情懷。

而這種時代的情懷,可以說絕大多數中國人皆有之。

在近代土地與商業爭奪資本的浪潮中,文中的徐家同大多數資本家一樣,買田置地,從大商人轉型成為大地主。

就連賭場起家、賺了福貴的老宅的龍二,也坦言對福貴,“不賭啦,賭場無贏家。還是看著綠油油的地,心裡踏實”。

《活著》的落腳點踩在農民的土地上,也正因如此,才得以反映、代表、影響一個時代。

"

我的老師告訴我,餘華有一本《活著》,特別厲害。後面又接了一句,“看了之後我才知道小說還可以這樣寫”。這也是至今,對餘華作品語言、結構、敘述方面的評價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

那是四年前了。以我當年看書的速度,薄薄一本《活著》我只用了一個晚上。然後又覺得不過癮,連著又通讀三遍,到現在,書殼都翻得掉色,脫了一層皮。

這兩天心血來潮,搜了搜有沒有影視作品。果不其然有。上世紀末,張藝謀導演的經典電影,兩個小時多一點。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看之前,說實話,雖然有張導和豆瓣9.2高分的加持,心裡還是隱約擔心——短短兩個多小時,如何能撐得起《活著》的時間之長和生命之深的龐大架構。

因為餘華的作品,在創作中,對還原真實的要求是苛刻的。餘華曾坦言, “我覺得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實”。而這種真實又是生活中非常態的,故反而“覺得生活實際上是魚目混珠半真半假的事物”。

情節的邏輯和連貫性,又不同於推理小說的嚴密緊湊。只求做到看起來本應如此,自然而然。還原作品的真實,給電影改編帶來的挑戰是巨大的。

然後電影看了,覺得還是不好。

先說主角福貴,徐家闊少爺。餘華在原著中開頭展示的便是四十年後。福貴在田埂地頭上娓娓道來自己的一生,一直說到小說結尾,在村莊的暮色下,土地像張開臂膀的女人一樣召喚著黑夜。

福貴當了大半輩子的農民,親人都先走了,他就臨死之前買了頭老牛,也算是“家裡齊了”。

說到底,農民的元素是中國人的底色。

人有言,中國人哪個往上數幾輩不是個農民?無論是徐父、福貴兩代闊老爺敗壞土地家產,還是潦倒不堪、一家人在土地上打拼的福貴後半生,人物、故事林林總總,無一不滲透著傳統時代的土地情懷。

而這種時代的情懷,可以說絕大多數中國人皆有之。

在近代土地與商業爭奪資本的浪潮中,文中的徐家同大多數資本家一樣,買田置地,從大商人轉型成為大地主。

就連賭場起家、賺了福貴的老宅的龍二,也坦言對福貴,“不賭啦,賭場無贏家。還是看著綠油油的地,心裡踏實”。

《活著》的落腳點踩在農民的土地上,也正因如此,才得以反映、代表、影響一個時代。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反觀在電影開頭,福貴賭錢氣走了媳婦,敗壞了家產又氣死了他爹,最後變賣了孃的首飾在城裡租了房,再向坑他的賭頭借了皮影做起了皮影戲賣吆喝。在更後半生的時代中,福貴、家珍做了半輩子的送水工。

總覺得不像。不像什麼?不像那個時代的、那個福貴的選擇。

在人物刻畫上,在原著中起先破落成性的福貴,電影中也各種收斂。如徐父和家珍阻攔福貴去賭場的兩場對手戲,電影改編後的情感衝突總在憋著。

"

我的老師告訴我,餘華有一本《活著》,特別厲害。後面又接了一句,“看了之後我才知道小說還可以這樣寫”。這也是至今,對餘華作品語言、結構、敘述方面的評價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

那是四年前了。以我當年看書的速度,薄薄一本《活著》我只用了一個晚上。然後又覺得不過癮,連著又通讀三遍,到現在,書殼都翻得掉色,脫了一層皮。

這兩天心血來潮,搜了搜有沒有影視作品。果不其然有。上世紀末,張藝謀導演的經典電影,兩個小時多一點。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看之前,說實話,雖然有張導和豆瓣9.2高分的加持,心裡還是隱約擔心——短短兩個多小時,如何能撐得起《活著》的時間之長和生命之深的龐大架構。

因為餘華的作品,在創作中,對還原真實的要求是苛刻的。餘華曾坦言, “我覺得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實”。而這種真實又是生活中非常態的,故反而“覺得生活實際上是魚目混珠半真半假的事物”。

情節的邏輯和連貫性,又不同於推理小說的嚴密緊湊。只求做到看起來本應如此,自然而然。還原作品的真實,給電影改編帶來的挑戰是巨大的。

然後電影看了,覺得還是不好。

先說主角福貴,徐家闊少爺。餘華在原著中開頭展示的便是四十年後。福貴在田埂地頭上娓娓道來自己的一生,一直說到小說結尾,在村莊的暮色下,土地像張開臂膀的女人一樣召喚著黑夜。

福貴當了大半輩子的農民,親人都先走了,他就臨死之前買了頭老牛,也算是“家裡齊了”。

說到底,農民的元素是中國人的底色。

人有言,中國人哪個往上數幾輩不是個農民?無論是徐父、福貴兩代闊老爺敗壞土地家產,還是潦倒不堪、一家人在土地上打拼的福貴後半生,人物、故事林林總總,無一不滲透著傳統時代的土地情懷。

而這種時代的情懷,可以說絕大多數中國人皆有之。

在近代土地與商業爭奪資本的浪潮中,文中的徐家同大多數資本家一樣,買田置地,從大商人轉型成為大地主。

就連賭場起家、賺了福貴的老宅的龍二,也坦言對福貴,“不賭啦,賭場無贏家。還是看著綠油油的地,心裡踏實”。

《活著》的落腳點踩在農民的土地上,也正因如此,才得以反映、代表、影響一個時代。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反觀在電影開頭,福貴賭錢氣走了媳婦,敗壞了家產又氣死了他爹,最後變賣了孃的首飾在城裡租了房,再向坑他的賭頭借了皮影做起了皮影戲賣吆喝。在更後半生的時代中,福貴、家珍做了半輩子的送水工。

總覺得不像。不像什麼?不像那個時代的、那個福貴的選擇。

在人物刻畫上,在原著中起先破落成性的福貴,電影中也各種收斂。如徐父和家珍阻攔福貴去賭場的兩場對手戲,電影改編後的情感衝突總在憋著。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一朝破產、家破人亡後,電影中的福貴瞬間變成聽話老實人,只會說“這個好,這個好”,也實在讓人覺得奇妙。

另外,支線人物故事的大規模刪減,實際上是也刪減了主角的“活著的感受”。因為那些事件也是主角所參與的、也是與主角心路選擇互為因果的、也是蘊藏著作者的表達的。

每個人是個體,但家庭是集合。先給受眾感受到主角個體的生存,再通過主角活動感受家庭“活著”的狀態。再從主角參與其他成員的生活,讓受眾感受其他的個體生存。

這樣才是完整地看《活著》,否則當然會覺得突兀。因此在我看來,電影關於其他人物的過度刪減是不該有的妥協。甚至應該說,福貴不是這本小說的主角,真正意義上的主角就是在“活著”的這個狀態。

中國在解放戰爭後的上個世紀,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除舊建新的工作。歷經大躍進,文革,再到開放。中間伴隨天災人禍,中國發展得十分艱難。作為20世紀末的電影,帶有時代感情色彩無可避免。

但與電影明確的批判色彩不同,小說中的背景,再包括人物、情節都是為表達其主旨而準備的。無論是文中描寫饑荒年代,還是描寫文革時代的社會動盪,都不是為了批判。而是為了展現處於底層的社會生活,表達對生活、生命的理解。即,《活著》的言下之意,是展現“活著”這個狀態,是明確為什麼活著。

老人言:活著就要有“奔頭”。“奔”就是朝哪裡努力,“頭”就是努力的目標。這不是《活著》裡所說的“活著”。

"

我的老師告訴我,餘華有一本《活著》,特別厲害。後面又接了一句,“看了之後我才知道小說還可以這樣寫”。這也是至今,對餘華作品語言、結構、敘述方面的評價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

那是四年前了。以我當年看書的速度,薄薄一本《活著》我只用了一個晚上。然後又覺得不過癮,連著又通讀三遍,到現在,書殼都翻得掉色,脫了一層皮。

這兩天心血來潮,搜了搜有沒有影視作品。果不其然有。上世紀末,張藝謀導演的經典電影,兩個小時多一點。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看之前,說實話,雖然有張導和豆瓣9.2高分的加持,心裡還是隱約擔心——短短兩個多小時,如何能撐得起《活著》的時間之長和生命之深的龐大架構。

因為餘華的作品,在創作中,對還原真實的要求是苛刻的。餘華曾坦言, “我覺得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實”。而這種真實又是生活中非常態的,故反而“覺得生活實際上是魚目混珠半真半假的事物”。

情節的邏輯和連貫性,又不同於推理小說的嚴密緊湊。只求做到看起來本應如此,自然而然。還原作品的真實,給電影改編帶來的挑戰是巨大的。

然後電影看了,覺得還是不好。

先說主角福貴,徐家闊少爺。餘華在原著中開頭展示的便是四十年後。福貴在田埂地頭上娓娓道來自己的一生,一直說到小說結尾,在村莊的暮色下,土地像張開臂膀的女人一樣召喚著黑夜。

福貴當了大半輩子的農民,親人都先走了,他就臨死之前買了頭老牛,也算是“家裡齊了”。

說到底,農民的元素是中國人的底色。

人有言,中國人哪個往上數幾輩不是個農民?無論是徐父、福貴兩代闊老爺敗壞土地家產,還是潦倒不堪、一家人在土地上打拼的福貴後半生,人物、故事林林總總,無一不滲透著傳統時代的土地情懷。

而這種時代的情懷,可以說絕大多數中國人皆有之。

在近代土地與商業爭奪資本的浪潮中,文中的徐家同大多數資本家一樣,買田置地,從大商人轉型成為大地主。

就連賭場起家、賺了福貴的老宅的龍二,也坦言對福貴,“不賭啦,賭場無贏家。還是看著綠油油的地,心裡踏實”。

《活著》的落腳點踩在農民的土地上,也正因如此,才得以反映、代表、影響一個時代。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反觀在電影開頭,福貴賭錢氣走了媳婦,敗壞了家產又氣死了他爹,最後變賣了孃的首飾在城裡租了房,再向坑他的賭頭借了皮影做起了皮影戲賣吆喝。在更後半生的時代中,福貴、家珍做了半輩子的送水工。

總覺得不像。不像什麼?不像那個時代的、那個福貴的選擇。

在人物刻畫上,在原著中起先破落成性的福貴,電影中也各種收斂。如徐父和家珍阻攔福貴去賭場的兩場對手戲,電影改編後的情感衝突總在憋著。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一朝破產、家破人亡後,電影中的福貴瞬間變成聽話老實人,只會說“這個好,這個好”,也實在讓人覺得奇妙。

另外,支線人物故事的大規模刪減,實際上是也刪減了主角的“活著的感受”。因為那些事件也是主角所參與的、也是與主角心路選擇互為因果的、也是蘊藏著作者的表達的。

每個人是個體,但家庭是集合。先給受眾感受到主角個體的生存,再通過主角活動感受家庭“活著”的狀態。再從主角參與其他成員的生活,讓受眾感受其他的個體生存。

這樣才是完整地看《活著》,否則當然會覺得突兀。因此在我看來,電影關於其他人物的過度刪減是不該有的妥協。甚至應該說,福貴不是這本小說的主角,真正意義上的主角就是在“活著”的這個狀態。

中國在解放戰爭後的上個世紀,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除舊建新的工作。歷經大躍進,文革,再到開放。中間伴隨天災人禍,中國發展得十分艱難。作為20世紀末的電影,帶有時代感情色彩無可避免。

但與電影明確的批判色彩不同,小說中的背景,再包括人物、情節都是為表達其主旨而準備的。無論是文中描寫饑荒年代,還是描寫文革時代的社會動盪,都不是為了批判。而是為了展現處於底層的社會生活,表達對生活、生命的理解。即,《活著》的言下之意,是展現“活著”這個狀態,是明確為什麼活著。

老人言:活著就要有“奔頭”。“奔”就是朝哪裡努力,“頭”就是努力的目標。這不是《活著》裡所說的“活著”。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餘華說,“活著”這個詞是充滿力量的,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寫這本書的過程才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希望,是活著;絕望,也是活著。這在根本上解開了人的生存狀態的好壞,對人活著的狀態的禁錮。

書中的老兵老全,抗戰時就被抓壯丁參加國民黨軍,開拔到江西逃了出來。沒幾天又被福建的軍隊拉了去。

中間一路逃一路拉,被抓了七次,最後一次離家還有一百多裡地了,撞上了支炮兵隊,才給同樣被拉壯丁來的福貴遇上。最後是不逃了,“逃膩了”。

而電影中的老全,“要不是為了找以前的兄弟,這身黃皮早就不穿了”。

餘華善於在《活著》中製造看似走投無路絕境與難以想象的災厄。包括文中的,參加學校組織的為新任縣長(春生)的夫人獻血、最終“被抽血抽死”的有慶(劇中改為春生開車撞倒圍牆砸死)。餘華製造絕望的目的恰恰就是為了說明:活著就沒有絕望。

打仗的時候,文中老全說:“只要想著自己不死,子彈就打不著你,”還說,“每次要死了都想著,老子死也要活著”。老全最終因為查看屍體被流彈擊中,他糾結的是:這是死在哪兒了都不知道。

老全是對《活著》主旨的階段性的總結,像有句話叫“好死不如賴活著”,這還是被動的活著。電影中為了找兄弟而跟著部隊走的老全,只有善良沒變了吧,不是餘華所想看到的樣子。

"

我的老師告訴我,餘華有一本《活著》,特別厲害。後面又接了一句,“看了之後我才知道小說還可以這樣寫”。這也是至今,對餘華作品語言、結構、敘述方面的評價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

那是四年前了。以我當年看書的速度,薄薄一本《活著》我只用了一個晚上。然後又覺得不過癮,連著又通讀三遍,到現在,書殼都翻得掉色,脫了一層皮。

這兩天心血來潮,搜了搜有沒有影視作品。果不其然有。上世紀末,張藝謀導演的經典電影,兩個小時多一點。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看之前,說實話,雖然有張導和豆瓣9.2高分的加持,心裡還是隱約擔心——短短兩個多小時,如何能撐得起《活著》的時間之長和生命之深的龐大架構。

因為餘華的作品,在創作中,對還原真實的要求是苛刻的。餘華曾坦言, “我覺得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實”。而這種真實又是生活中非常態的,故反而“覺得生活實際上是魚目混珠半真半假的事物”。

情節的邏輯和連貫性,又不同於推理小說的嚴密緊湊。只求做到看起來本應如此,自然而然。還原作品的真實,給電影改編帶來的挑戰是巨大的。

然後電影看了,覺得還是不好。

先說主角福貴,徐家闊少爺。餘華在原著中開頭展示的便是四十年後。福貴在田埂地頭上娓娓道來自己的一生,一直說到小說結尾,在村莊的暮色下,土地像張開臂膀的女人一樣召喚著黑夜。

福貴當了大半輩子的農民,親人都先走了,他就臨死之前買了頭老牛,也算是“家裡齊了”。

說到底,農民的元素是中國人的底色。

人有言,中國人哪個往上數幾輩不是個農民?無論是徐父、福貴兩代闊老爺敗壞土地家產,還是潦倒不堪、一家人在土地上打拼的福貴後半生,人物、故事林林總總,無一不滲透著傳統時代的土地情懷。

而這種時代的情懷,可以說絕大多數中國人皆有之。

在近代土地與商業爭奪資本的浪潮中,文中的徐家同大多數資本家一樣,買田置地,從大商人轉型成為大地主。

就連賭場起家、賺了福貴的老宅的龍二,也坦言對福貴,“不賭啦,賭場無贏家。還是看著綠油油的地,心裡踏實”。

《活著》的落腳點踩在農民的土地上,也正因如此,才得以反映、代表、影響一個時代。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反觀在電影開頭,福貴賭錢氣走了媳婦,敗壞了家產又氣死了他爹,最後變賣了孃的首飾在城裡租了房,再向坑他的賭頭借了皮影做起了皮影戲賣吆喝。在更後半生的時代中,福貴、家珍做了半輩子的送水工。

總覺得不像。不像什麼?不像那個時代的、那個福貴的選擇。

在人物刻畫上,在原著中起先破落成性的福貴,電影中也各種收斂。如徐父和家珍阻攔福貴去賭場的兩場對手戲,電影改編後的情感衝突總在憋著。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一朝破產、家破人亡後,電影中的福貴瞬間變成聽話老實人,只會說“這個好,這個好”,也實在讓人覺得奇妙。

另外,支線人物故事的大規模刪減,實際上是也刪減了主角的“活著的感受”。因為那些事件也是主角所參與的、也是與主角心路選擇互為因果的、也是蘊藏著作者的表達的。

每個人是個體,但家庭是集合。先給受眾感受到主角個體的生存,再通過主角活動感受家庭“活著”的狀態。再從主角參與其他成員的生活,讓受眾感受其他的個體生存。

這樣才是完整地看《活著》,否則當然會覺得突兀。因此在我看來,電影關於其他人物的過度刪減是不該有的妥協。甚至應該說,福貴不是這本小說的主角,真正意義上的主角就是在“活著”的這個狀態。

中國在解放戰爭後的上個世紀,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除舊建新的工作。歷經大躍進,文革,再到開放。中間伴隨天災人禍,中國發展得十分艱難。作為20世紀末的電影,帶有時代感情色彩無可避免。

但與電影明確的批判色彩不同,小說中的背景,再包括人物、情節都是為表達其主旨而準備的。無論是文中描寫饑荒年代,還是描寫文革時代的社會動盪,都不是為了批判。而是為了展現處於底層的社會生活,表達對生活、生命的理解。即,《活著》的言下之意,是展現“活著”這個狀態,是明確為什麼活著。

老人言:活著就要有“奔頭”。“奔”就是朝哪裡努力,“頭”就是努力的目標。這不是《活著》裡所說的“活著”。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餘華說,“活著”這個詞是充滿力量的,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寫這本書的過程才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希望,是活著;絕望,也是活著。這在根本上解開了人的生存狀態的好壞,對人活著的狀態的禁錮。

書中的老兵老全,抗戰時就被抓壯丁參加國民黨軍,開拔到江西逃了出來。沒幾天又被福建的軍隊拉了去。

中間一路逃一路拉,被抓了七次,最後一次離家還有一百多裡地了,撞上了支炮兵隊,才給同樣被拉壯丁來的福貴遇上。最後是不逃了,“逃膩了”。

而電影中的老全,“要不是為了找以前的兄弟,這身黃皮早就不穿了”。

餘華善於在《活著》中製造看似走投無路絕境與難以想象的災厄。包括文中的,參加學校組織的為新任縣長(春生)的夫人獻血、最終“被抽血抽死”的有慶(劇中改為春生開車撞倒圍牆砸死)。餘華製造絕望的目的恰恰就是為了說明:活著就沒有絕望。

打仗的時候,文中老全說:“只要想著自己不死,子彈就打不著你,”還說,“每次要死了都想著,老子死也要活著”。老全最終因為查看屍體被流彈擊中,他糾結的是:這是死在哪兒了都不知道。

老全是對《活著》主旨的階段性的總結,像有句話叫“好死不如賴活著”,這還是被動的活著。電影中為了找兄弟而跟著部隊走的老全,只有善良沒變了吧,不是餘華所想看到的樣子。

為什麼要看《活著》?改編電影9.2分,卻很遺憾……

他是最早體現了餘華對活著的理解的人物,那就是不為什麼而活。不為一切其他,甚至不為追求幸福而活——如果人能提前看到痛苦的結局,註定追求不到幸福,那麼就該死嗎?

但是“不為什麼而活”這種對“為什麼活著”這個疑問的回答,還是不能讓餘華滿意,所以才有後面的福貴災厄一輩子,為了活著而活著。

活著不是為了世俗地、活得有價值有意義的。而是,維持“活著”這件事本身就必須值得而活。

因為人處在“活著”的這個維度中,只有活著才是清晰的,才是有知的,才是有感受、有思考的。除了“活著”這個狀態以外的任何狀態,對於我們,都是混沌、無知、無法感受、也無法存在的。

活著,本身就是活著這個“存在狀態”的“-ing”的意義。

總的來說,電影只是往敘述《活著》中福貴的這個故事的方向而努力。至於其他,或許不會說,或許不能說。而草草收尾的大團圓的結局,是我看電影《活著》的最大的遺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