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本土伴手禮更新計劃市調報告

婚姻 經濟 社會 新門文旅 2017-06-27

一、發放情況

(一)概述

發放時間:5月6日-19日

發放渠道:個人朋友圈、旅遊相關微信群;西街開元寺段、各民宿客棧等;

回收情況:網絡336份;線下31份。

(二)網絡問卷

問卷對象泉州含各縣市)佔70.53%,外省(含海外)29.47%;

男女比例為147:189;

年齡集中於26-36歲,佔56.55%;

職業集中於:公務員/事業單位29.17%、公司職員23.21%、自由職業17.86%;

泉州本土伴手禮更新計劃市調報告

月支出集中於:1000-3000元36.9%,3000-5000元29.76%,5000-10000元19.35%

婚姻情況為:已婚56.85%>單身30.36%>熱戀12.8%;

出遊頻率:今年內已出遊佔70.24%;

泉州吸引力來源於:文化底蘊、生活氣息美食

泉州旅遊元素知名度前三名:鐵觀音、西街、木偶戲;

旅遊購物最關心的因素:有地方特色、性價比高、便攜;

最受歡迎的伴手禮種類:食品(81%)文創/工藝品(56%)、土產(49%);

泉州本土伴手禮更新計劃市調報告

伴手禮為誰而買:家中長輩(82%)家中小朋友(65%)朋友(63%)

最信任的購買場所:老字號、朋友推薦、網評高;

旅遊差評主要來自於:價高、不實用、質量維保、口味、新鮮度等;

泉州旅遊信息主要的的獲取渠道為:朋友口述微信微博傳統媒體

泉州本土伴手禮更新計劃市調報告

(三)線下問卷(僅做描述性評估)

受訪群體為90後為主,單身,消費水平較低,主要來自於大泉州及以外地區,主要消費食品和工藝品,用來送朋友、長輩和自己。從微博微信及朋友口述瞭解泉州旅遊信息。

二、基本結論

(一)來源地差異巨大,不可忽視本土消費的潛力。

1、本地遊客與外地遊客呈現巨大的群體差異,主要表現在泉州的認知、消費水平、泉州吸引力來源、購物影響因素、旅遊商品品類、送禮對象等,甚至在非泉州福建人及外省(含海外)遊客之間都存著巨大的差異。

2、本地遊客基數大,消費慾望強烈,回頭率大幅高於外地遊客;

(二)性別差異,更加關注女性消費者是明智的。

女性消費者消費慾望、購買力及購後評價顯著高於男性;

(三)公務員與事業單位的職員是重要的消費群體,是本地居民的優質客群。

(四)婚姻狀況,熱戀原來是少數派,充分評估家庭成員的互相影響。

已婚與單身是消費者群體中佔據絕對領導份額;

(五)旅遊商品居然不是買給自己的。

送老人、送孩子、送朋友,消費決策和使用人大概率下是分離的。

(六)旅遊希望獲得美好的回憶,因而客群對好評印象深刻,差評數只有好評數的50%;

在差評來源中,值得注意的是地域差異帶來的口味差異,因此對於食品及土產來說,很可能遭致“黑暗料理”的惡名。

(七)遊客獲取泉州旅遊信息來源還是社交網絡及傳統媒體,戶外/交通樞紐的廣告推廣投放並不經濟。

泉州本土伴手禮更新計劃市調報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