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好又不安的早戀

婚姻 自行車 詩經 美文 深夜書屋 2017-05-12

文|任風南

在正經人眼裡,戀愛有早晚之分,大概低於十八歲統統屬於這一類型。但我始終不明白,戀愛、對異性有美好的情感嚮往,本是人之常情,也是人類種族繁衍的最初形式。怎麼還會有早晚之分?

那些美好又不安的早戀

假如一個人,到了三四十歲還沒談戀愛,是不是晚戀了?如果真有“純潔”如此,我非常懷疑他的身體或心理出了問題。行為與語言,違背了人性,比如說,到了一定年齡與生理階段,還沒有對異性產生興趣,那這樣的人不是妖孽就是變態。

後來,那些正統的人也覺得“早戀”一詞是對青少年互相愛慕的汙名化,所以採取了一個比較中性的詞,叫做“交往過密”,我不知道這個詞是誰造出來的。如果這個詞成立,或者僅從字面來理解,他和他媽的交往,肯定超過其他人,那證明他和他媽交往過密。我的這種理解,邏輯嚴密,無可辯駁。

用交往過密代替早戀,就如同用下崗代替失業、用乾爹代替包養一樣,以為換了個詞,別人就不知道他的別有用心。其實,說交往過密,一樣是不敢正視青少年的正常情感需求。

上週帶學生去春遊,雖然還有六十多天就要升學考試,但拿出一天來放鬆,也實屬必要。來到景點的一處公園,說好集合時間和地點,然後讓他們自由活動去了。

公園裡有多人騎行的自行車,他們或兩個人或三個人或四個人組合在一起騎自行車,但我發現有好幾個同學都是男女組合。這能有什麼?男女生之間在一起玩,要是阻止他們,倒顯得我小家子氣。

再說了,班裡的孩子們大多求實上進,看他們勤奮學習,乖巧懂事,我沒有不放心。比如即使春遊,還有孩子帶著學習資料,在休息間隙翻看。

回程的路上,我坐在大巴車最前面。總感覺有些地方不對勁。於是起身從車頭走到車尾,我數一下,有九對。一人一個耳塞,專心在平板上看視頻的,他們看上去很甜蜜;兩人頭靠在一起竊竊私語,他們很溫馨;有個女生睡著了,躺在男生懷裡,男生攬著她的肩頭,他們心意相通。有個男生坐在女生後面,大巴車經過好幾個隧道,一進隧道,女生迅速把手伸向後面,和男生的手絞在一起,他們心中有某種極度渴望。

那一刻,我覺得我絕不是帶隊的班主任,而是一個多餘的人。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描述了種種愛情形式。我從車頭走到車尾,看到了種種“愛情”表現。

我一句話都沒說,回到座位,對和我一起帶隊的老師說:一直對班裡的孩子放心,沒有跑到其他班尋找異性的,也沒有和其他年級異性有交往的。原來是,內部消化了。而且在此之前我沒有絲毫察覺,是獵人沒經驗,還是狐狸太狡猾?

那些美好又不安的早戀

在《詩經》中,在漢樂府及唐代的詩歌中,有很多描述愛情的作品,自宋明理學以來,彷彿一直在強調對情感的壓抑。包括到現在,對很多問題,都在採取嚴防死守的態度。一件事情的發生,必然有原因。男女生之間互相愛慕,原因是他們已經到了對這種感情有需求的年齡,都是從這個年齡走過來的,怎麼能壓制,怎麼嚴防死守?

即便是我對孩子的父母說,又能有什麼作用?

男生女生的家長反應不同,男生的家長肯定也著急,會對我保證說,好好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但只要孩子的成績不受影響,他們內心多半還是竊喜,畢竟自己的兒子學會找女朋友了,對於一個男孩子來說,“不吃虧”。有時,還會對自己兒子旁敲側擊,女生家是哪的,學習好不好,父母是在什麼地方工作的,家庭情況怎麼樣......

女生家長則覺得天像塌了一樣。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拿她如心頭肉。還沒成年發生這樣的事,仿似自己珍藏的寶貝被別人偷走一般。如果只是做做“思想工作”,怕不起任何作用,如果嚴防死守,又怕孩子逆反心加重,後果更難控制。

有人說,男孩小時候淘氣,讓爹媽操心,長大了就隨便他們折騰,父母放心的成分反而多一些。女孩小時候乖巧可愛,安分懂事,爹媽放心,可越大,學習、戀愛、工作、婚姻,沒有一項不讓父母操心,父母不願讓自己的寶貝女兒受到絲毫傷害。

多少有一些道理。

一方在有意無意放鬆或者放縱,一方又惶惶不可終日。感情本來是兩方的事,沒有統一意見,能起到什麼作用?

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對異性說,我喜歡你。還有比這個更正常的嗎?假如他們對異性說,我覺得國家發展勢頭迅猛,我對國家充滿信心,大陸對臺灣的統一是個時間問題。你覺得恐怖嗎?

他們會說,你笑起來真好看,我喜歡聞你身上淡淡的香味,我想和你靜靜地在一起。難道你指望他們義正言辭對異性說,不,不要靠近我,我還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如果自己的孩子真有類似表現,做父母第一反應是:該帶孩子看心理醫生了。

其實,看到大巴車上一幕後,我的職業病也犯了,腦子裡立馬出現了這些學生課堂上的表現,最近一次考試的成績是多少,哪一科是弱科,成績是上升還是下降了。然後通過這些情況分析所謂的早戀有沒有對他們造成影響。

影響沒有想象的那麼大,有些成績還是上升的。

那些坐在一起的孩子們,有的成績相距很大,正數和倒數的區別,也有在很多人眼中的優等生和一個問題生坐在一起。

是的,他們在一起,不考慮學習成績,不考慮是不是老師眼中的好孩子,也沒有想過對方家境如何。他們的美好就在於此。成人做不到,成人考慮外在遠遠超過感情。為什麼要傷害這份單純毫無雜質的情感?為什麼要用我們認為的正確來判定他們的行為?如此正常的表現為什麼要扼殺?我聽過一句最殘忍的話,“一定要扼殺在萌芽之中”。這樣,真的很好嗎?

那些美好又不安的早戀

如果有人以控制作為解決方式,我不反對,因為不止一個人在這樣幹,但不要以為別人就沒有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沒有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控制別人的行為,控制別人的思想,沒有從沒有好結果。不止是面對“早戀”。

能帶來快樂的,不止是甜蜜愛情,還有思想、運動的競技,對別人的幫助等等。快樂的形式有多種,我知道那些孩子此時在“愛情”中是幸福的。應該告訴他們的,是還有比這些更快樂的東西,不要因為這種甜蜜,而放棄對其他快樂的追求。

就像有學生跟我談自己看的書,我們說出各自觀點,因思維的碰撞,我看到他臉上有快樂表情。他今後是不是繼續追求因思維帶來的快樂,我不知道,但最起碼他現在能意識到還有另一種美好。他們體會的快樂越多,越不會被一種快樂所拘束。

就像是,吃美食、買好看的衣服、看好看的電影、與朋友暢談是快樂,但人生並不僅限於此,因思考而獲得體悟,因求真而獲得理解,因孤獨而發現另一個世界,一樣是巨大的快樂。

這不是誰能控制得了的。倒不如以寬容以理解以適當的鬆綁,讓他們找尋除此之外的其他快樂的人生體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