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辭

修辭手法運用得當,就可增加文章的情趣,增強表現力。楹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創作中是很講究修辭的。其修辭的手法名目繁多,下面選擇較常用者分類進行論述。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利用乙事物與甲事物間的類似點從而用乙事物來比譬甲事物。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種,對聯都經常使用。

1.明喻

明喻,常用“乙像甲”這一形式來表示,只是對聯中多以“如”、“似”之類來代替“像”罷了。如:

兩崖如劍立;

一江似布懸。

用“劍”來比喻兩崖的峭壁,用“布”來比喻一江之水,屬明喻。

江城如畫宜初霽;

風月無邊似舊時。

這副對聯題於武昌黃鶴樓。上聯的“如畫”,就是明喻。

長與流芳,一片當年乾淨土;

宛然浮玉,千秋此處妙高臺。

這副對聯題於浙江溫州甌江孤嶼江心寺。“宛然浮玉”,也是個明喻。宛然,意即好像;浮玉,比譬孤嶼在甌江中的樣子。

2.暗喻

若將“像”這類詞語直接用成“是”之類的詞語,就是暗喻了。暗喻又叫隱喻。

撼江上石頭,抵不住遷流塵夢。柳枝何處,桃葉無蹤,轉羨他名將美人,燕息能留千古跡;

問湖邊月色,照過了多少年華?玉樹歌餘,青蓮舞后,收拾這殘山剩水,鶯花猶是六朝春。

這副對聯題於南京莫愁湖。末句“鶯花猶是六朝春”就是一個暗喻,是直接用“是”來表示的。

水作青羅帶;

山為碧玉簪。

這副對聯題於廣西桂林陽朔畫山。“水作青羅帶”和“山為碧玉簪”,中間的“作”和“為”,意思相當於“是”,也是兩個暗喻。

3.借喻

借喻,是直接用乙事物取代甲事物,表達兩事物之間的關係,比暗喻還要緊切一些。它和“借代”的不同,在於借喻也可以換成明喻。例如:

水從碧玉環中去;

人在蒼龍背上行。

這副對聯題於河北趙縣趙州橋。上聯完整的說法當為“水從碧玉環似的橋洞中去”,下聯完整的說法當為“人從蒼龍背般的橋面上行”。但這樣說很囉嗦,直接用“碧玉環”取代“碧玉環似的橋洞”,用“蒼龍背”取代“蒼龍背般的橋面”,比譬猶在,語言大大簡練了。因此,如果說暗喻因為聯語必須十分凝練而在對聯中的使用中比明喻更經常一些的話,那麼,借喻在對聯中的使用自然更為常見。

(二)比擬

比擬,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以物擬人,比較常見。如:

洞闢幾時,問桃花而不語;

亭蹲一角,對潭水以懷情。

這副對聯題於湖南桃花源水源亭。說“問桃花而(桃花)不語”,“亭蹲”在那裡對潭水“懷情”,就把“桃花”和“亭”人格化了。又如:

水如碧玉山如黛;

雲想衣裳花想容。

上聯引用的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詩句,下聯引用的是李白的詩句。“想”是人類才有的思維能力,“雲”與“花”是不能想的。將人所能的“想”賦予“雲”與“花”,增強了對聯的藝術感染力。

無生命之物可以直接擬人,有生命之物就更不用說:

鵲噪鴉啼,並立枝頭談禍福;

燕來雁去,相逢路上話春秋。

“鵲”、“鴉”、“燕”、“雁”都是動物,說它們在一起便“談”便“話”,也是賦於它們人的特徵。

另一種以人擬物,所見不多。如:

魚所肉所麻將所,所內者甜,所外者苦;

豬公狗公烏龜公,公理何在,公道何存!

這副對聯傳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郭亮,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讀書時題於長沙(今屬望城)銅官鄉公所的。聯中將當時把持銅官鄉公所欺壓百姓的一些地主豪紳,稱作“豬公狗公烏龜公”,作畜牲看待,就是以人擬物。

比擬,一般都能收到生動形象的效果。它在寄託作者鮮明的立場和愛憎時,尤其有比較強的感染力,前面郭亮題的一副聯,就表明了作者對地主豪紳的無比憎恨,連用三個擬物,讀來令人痛快淋漓。

(三)誇張

誇張,把事物故意誇大或縮小,極力渲染,以增強表達效果。聯中很常用。

玉帝行兵,雷鼓雲旗,雨箭風刀天作陣;

龍王夜宴,星燈月燭,山餚海酒地為盤。

這副對聯,上聯為清乾隆皇帝所題,下聯為馮成修所對。講龍王夜宴,以星作燈,以月為燭,菜餚像山一樣堆著,酒像海水一樣多,裝東西用大地作盤子,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又不給人以不可能的感覺,這樣說就是一種誇張。誇張不但不失真,反而使事物的特點更加突出、鮮明。“星燈月燭”這幾句,就更加突出了龍王夜宴的豐盛、排場和氣魄。

萬里煙雲朝雪界;

九天龍象護經窗。

這是四川峨眉山金頂上的一副楹聯,用“萬里煙雲”和“九天龍象”來形容古建築群的遠大高聳和神奇莊重,誇張而即見氣勢。昆明大觀樓聯“千秋懷抱三杯酒;萬里雲山一水樓”中的“千”“萬”也是誇張。誇張聯大部分要藉助於數詞,有些數詞,是作為一種“虛”詞運用在聯中,起到渲染的作用,並非實指。因為這種聯創作起來較為方便,在對聯資料中隨處可見。

千萬劫危樓尚存,問誰摘鬥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只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

這副對聯題於廣州鎮海樓。如果說鄴侯書院所在的位置還有尺可量的話,那麼,站在鎮海樓上,可以摩著天,還可以把北斗星摘下來,那高度就無尺可量了。

誇張也可通過把事物的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儘量往小處、少處、弱處、淺處、輕處加以縮小,這就是所謂的縮小誇張。如佚名題北京頤和園涵遠堂聯:

西嶺煙霞生袖底;

東湖雲海落樽前。

西嶺即北京西郊群山別稱,東湖指昆明湖。作者妙筆生花,獨選了“煙霞”“雲海”兩種大自然現象,用“生袖底”和“落樽前”這樣的誇張筆法將西嶺和東湖之景形象地勾勒了出來,可謂生動精練之筆。其內涵之深也耐人品味。作者寫的看起來是“西嶺煙霞”和“東湖雲海”,實則寫了一種人生處世行事之意:人要站得高,將四海煙雲盡收“袖底”。

(四)排比

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結構相似、字數相等的平行短句,組合在一起表示相關的意思,這種作聯方法稱作排比法。運用排比僅限於上下聯的內部,而以長聯較多。運用排比法要注意排比的事物要有內容上的聯繫,而且要求次序須有規律,給人以審美之感。請看李聯芳題武昌黃鶴樓聯:

數千年勝蹟,曠世傳來,看鳳凰孤嶼,鸚鵡芳洲,黃鶴漁磯,晴川傑閣。好個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殘山。極目古今愁,是何時崔顥題詩,青蓮擱筆;

一萬里長江,幾人淘盡?望漢口夕陽,洞庭遠漲,瀟湘夜雨,雲夢朝霞。許多酒興風情,盡留下殘陽晚照。放懷天地窄,都付與笛聲縹緲,鶴影蹁躚。

所謂排比句,長聯才有構成條件,因為它要求三、四句字數相等,辭意相通的句子,排列在一起,方能成立。上聯中,作者利用排比之法,將武漢三鎮的主要勝蹟囊括無遺。聯語頗富文采,只是因其歷史之侷限,格調及情緒較為低沉。

排比聯的特點是鋪陳有序,起伏跌宕,一而再,再而三地抒發內心對客觀事物(包括對大自然景事)的感覺和反應,有一股異乎尋常的說理性,讀來朗朗上口,清新明達。

(五)對比

對比,就是把兩種相同或者相反的事物,或者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較,使彼此都顯得更加明顯突出。例如:

知斯巾幗女兒,有志復仇能動石;

多少鬚眉男子,無人倡議敢排金。

有一年,清末女革命家秋瑾經過天姥山動石夫人廟,聽一位老僧人講,金兵南侵時,麾軍來到山下,動石夫人顯靈,驅動大小石頭,打退了金兵。秋瑾深深感動,於是寫下了這副對聯。聯中把動石夫人的抗金事蹟與清末許多男子不敢排滿的行為加以對比,使前者更加令人崇敬,而後者更加顯得可憐。

對比與襯托有所不同。對比的兩部分是平列的,互相突出的;襯托的兩部分則一主一次,通過一個去突出另一個。對比聯不但撰寫容易,而且也便於理解,因為它是“直書其意”的。對比和排比的區別是:排比平鋪直敘,通篇聯文的內容都能保持一致性,情節沒有起伏性。而對比聯,上下聯文意思對比,這種聯在現存的聯文資料中很多,一般都是用來抒發情懷,表明對“今勝昔”或“今不如昔”的感慨。

(六)雙關

雙關是利用漢字的同音異義特點,似說甲,實指乙,一語雙關,含而不露。如:

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

八音齊奏,笛清難比蕭和。

這副對聯的作者,傳為一武一文。上聯為武將所出,言下之意文不如武。下聯為文臣所對,言下之意武不如文。櫓速,意為搖櫓迅速,諧三國東吳名臣魯肅;帆快,意為風帆行得快,諧西漢大將樊噲;笛清,意為笛聲悠揚,諧宋大將狄青;簫和,意為簫聲柔和,諧西漢名相蕭何。“櫓速”、“帆快”、“笛清”、“簫和”都是主謂結構,而所諧的魯肅、樊噲、狄青、蕭何卻都成了專有名詞。這已是一個結構變成了一個詞。

所謂雙關修辭,就是聯文中的名詞有兩重意思,聯文字面音同而字不同,如:

揚子江頭渡楊子;

焦山洞裡住椒山。

“揚子”和“楊子”,前面一個揚子指的是揚子江即長江,後面的楊子是明代兵部員外郎楊繼盛。下聯的焦山是鎮江名勝,在長江中,而“椒山”

則是指楊繼盛的字。這副聯是楊繼盛所題。

再如:“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須梅(媒)”一聯,也是一副有趣的雙關聯。撰寫雙關聯時,要尋思同音異字的詞彙,使一組詞聯繫到兩個截然不同的內容,以達到含蓄、曲折、幽默、風趣的目的。這種修辭手法在對聯中時常可見,楹聯愛好者,必須全面掌握這些修辭技能,撰聯時才能運用自如。

(七)襯托

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點,把有關事物拿來同它作參照,就叫襯托。

帆遠浮天闊;

江空得月多。

題於江蘇鎮江西北金山寺的這副對聯,上聯以“帆”之“遠”作參照來突出“天”之“闊”,下聯以“江”之“空”作參照來突出“月”之“多”,用的就是這種手法。這副對聯襯托的事物與被襯托的事物,都已在聯中出現。這種情形在詩文中很常見,在對聯中卻不多。

襯托,有陪襯和反襯兩種。

用具有相同特點的事物作參照,叫陪襯,亦叫正襯。例如:

立品於莘野渭濱之間,表讀出師,兩朝勳業驚司馬;

結廬在紫峰白水以側,曲吟樑父,千載風雲赴臥龍。

這副對聯題於河南南陽武侯祠。莘野,伊尹初耕之地,此指伊尹。商湯三聘始出,相湯攻滅夏桀。湯去世,佐卜丙、壬仲。壬仲死,又佐太甲。太甲亂政,伊尹放之於桐宮,俟其悔過,始接歸政。渭濱,姜子牙遇周文王前隱居之地,此指姜子牙。姜被請出不久,文王死,又佐武王滅商紂。後封於齊。伊尹和姜子牙,皆以賢明著稱。這裡將諸葛亮比此二人,也同樣突出了諸葛亮。

用具有相反特點的事物來作參照,叫反襯。例如:

孫曹固一世雄也!何以吳宮魏殿,轉眼丘墟,怎若此茅屋半間,遙與磻溪而千古;

將相豈先生志乎!詎知羽扇綸巾,終身軍旅,剩這些松濤滿徑,如聞樑父之長吟。

這副對聯亦題於南陽武侯祠。孫,孫權。曹,曹操。磻溪,即渭濱。孫、曹確是“一世之雄”,但他們的宮殿已成廢墟,而諸葛亮的半間茅屋卻像姜子牙的隱居之地一樣長留千古,這就從反與正兩個角度突出了諸葛亮。磻溪為陪襯,孫曹為反襯。

撰寫襯托對聯時,特別要注意聯文內部的邏輯性,不能將兩句不相干的話湊合在一起。

(八)反覆

為了加強楹聯的語氣,以突出聯意,加深聯語的深度和廣度,把所要敘述的事物表達得更加形象生動,將同樣一個或幾個字在楹聯中間隔地運用或者重複地運用,使之既緊相連結而意義不盡相同的一種作聯方法,稱之為反覆法。以反覆法創作的楹聯,有時是聯意的反覆,有時是用字的反覆,但絕不是重複。如:

三十年前,縣考無名,府考無名,道考無名,人眼不開天眼見;

八十日裡,鄉試第一,京試第一,殿試第一,藍袍脫下紫袍歸。

相傳清朝大餘縣有個戴衢亨,勤奮好學,才華頗高,可因縣官不識才,到30餘歲連個秀才也沒撈到。他的朋友出於義憤為他買了個秀才,得以取得鄉試資格。在80天裡,他由鄉試到京試再到殿試,連中三元,被點為狀元,衣錦歸鄉,感慨之餘,寫下了這副楹聯。聯語中“考無名”與“試第一”各自間隔出現三次,形象地表述了自己仕宦途中的坎坷經歷,同時警告了那些玩忽職守、埋沒人才的官吏,堪稱聯壇佳話,聯中上品。

黃花田中黃花女,女弄黃花,黃花弄女;

青草塘內青草魚,魚戲青草,青草戲魚。

撰寫這樣的對聯,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合理的邏輯思維,撰寫時不但要求全篇語句連貫,而且還要求具有一定的詼諧趣味。

再如: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這副聯和上例一樣,主要是講究文字技巧,通過聯文合理的反覆,加強它所表達的意思,也屬趣聯的範疇。

(九)設問

上聯(或下聯)提出問題,下聯(或上聯)作答。以設問的方式來代替平鋪直敘,是作聯的一種重要方法,這種方法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思考,便於表達聯意和創作主旨。如:

萬卷詩書,誰能覽盡?

千秋功罪,我可說清。

在對聯中有三種設問修辭形式:一是有問有答;二是上下聯都設問不解答;三是上下聯分二段落,都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分別加以說明。如:

第一種形式是有問有答:

泉自幾時冷起?

峰從項處飛來。

據說“泉自幾時冷起”是俞樾提的問題,他的女兒答說:峰從項處飛來。看似答非所問,實則暗有關聯,因為冷泉亭和飛來峰相鄰,用項羽“力拔山兮”的故事來講與冷泉亭相鄰而又齊名的飛來峰,實為妙對。

第二種形式是上下聯都設問。如:

仰長天,佛法無邊,緣何六祖之後再無七祖?

俯廣地,大限臨頭,為甚千歲之前更有萬歲?

池中蓮苞握紅拳,打誰?

岸上麻葉伸綠掌,要啥?

這些都是不需回答,也不用回答的問題,讀來饒有趣味。

第三種是上下聯自行設問,又同時自行解答,如:

好消息幾時來?二月杏花八月桂;

實功夫何處下?三更燈火五更雞。

設問聯的目的在於增強聯文的可讀性,上下聯中重複出現問答更是增加了聯文的趣味性。這種聯的特點是,宛轉而含蓄,耐人尋思,讓讀者搜求合理的答案,可以活躍人們的想象力,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十)反詰

反詰即反問。為強調某一觀念或結論的正確,故意以反問的形式把本意托出,令人注意,使讀者從句中找到答案,這種制聯方法叫反問法。反問的目的在於給讀者以藝術的感染。例如:

已知天定三分鼎;

猶竭人謀六出師?

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蜀漢,天下已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諸葛軍師也承認這是“天定”,只能是“三足鼎立”,以蜀漢的政治、經濟、軍事力量不可能統一全國。這裡的主語是“我”,省略,並用已知來證實反詰的理由,即,既然我知道天定,我為什麼還要兩次向劉禪上出師表,並興師動眾六出祁山呢?反詰突出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耿耿忠心。這種形式在對聯中意在突出主題,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

(十一)疊字

將某個詞語加以重疊,就叫疊字。疊字在對聯中的使用,也是很普遍的。對聯在使用疊字時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一聯中只有部分詞語重疊。例如: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且到這涼亭坐坐;

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暫把那笑話談談。

這副對聯舊時題於某地一路亭。單是“坐”和“談”,表示的時間可以比較長,疊字“坐坐”和“談談”,與“坐”和“談”相比,表示的時間都比較短暫,更切合表情達意的程度。

曉鍾歷歷,曉磬泠泠,細參個裡機關,凡處境無非夢幻;

嵐氣重重,雲峰乙乙,飽看天然圖畫,不學仙也是真仙。

這副對聯題於四川灌縣青城山建福宮。上聯只重疊了“歷歷”、“泠泠”,下聯只重疊了“重重”、“乙乙”。乙乙,難出的樣子。

另一種是一聯中每個詞語都重疊。例如:

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這副對聯題於杭州西湖湖山春社。上聯“翠”、“紅”、“處”、“鶯”、“燕”,下聯“風”、“雨”、“年”、“暮”、“朝”,每一個詞語都重疊了。這些詞語若不都加以重疊,念起來連話也不通;重疊之後,不僅自然順暢,展現的畫面也非常清晰。由此也可以看出疊字的一些功用。

疊字一向都要求上下對應。上聯某個詞語疊字了,下聯相應的詞語也要疊字,否則就會失對。只在各聯自對時例外:

中天台觀高寒,但見白日悠悠,黃河滾滾;

東京夢華鎖盡,徒嘆城郭猶是,人民已非。

康有為題於河南開封龍亭的這副對聯,上聯用了疊字,下聯沒有用,就在於“白日悠悠”同“黃河滾滾”、“城郭猶是”同“人民已非”是分別自對的。

(十二)頂針

頂針也叫頂真,是將前一句或前一節奏的尾字又作為後一句或後一節奏的首字,使兩個音節或兩個句子首尾相連,前後承接,產生上遞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的一種制聯方法。用頂針法創制的聯語,要做到語句遞接緊湊、生動明快方為佳聯。頂針與疊字形式相仿但本質卻不同,頂針可以是一個單字,也可以是一個複詞或詞組,既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重複使用。如:

一絲風,風吹縐滿江春水;

三尺浪,浪淘盡千古英雄。

此聯即後面詞語的首字承接前邊詞語的尾字。再請看一副風景聯:

聽雨雨住,住聽雨樓邊,住聽雨聲,聲滴滴,聽、聽、聽;

觀潮潮來,來觀潮閣上,來觀潮浪,浪濤濤,觀、觀、觀。

這副頂針聯,既有句內頂針,又有分句之間的頂針。上聯妙用一字兩義,“住”一作“停止”,一作“住宿”,把聽雨觀潮之妙趣隨著語意的跳躍盡納聯中。

頂針聯從形式上看是環環相扣,讀起來像繞口令一樣,如下面一副戲臺聯堪稱頂真聯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

這副頂針楹聯概括力極強,寥寥數語,就把戲劇演員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來了,該聯對仗工穩,精巧風趣,聯意雋永,是一副絕妙戲聯。

作為藝術對聯的頂針對,專供茶餘飯後娛樂之用,有一定的欣賞價值,這種聯撰寫起來相當不易,實用對聯中也很少見。

(十三)借代

不直接說某事物,而借相關的事物去代替它,謂之借代。

借代,不外乎代物和代人兩種。而在對聯中,代物、代人又有種種代法。代物的舉例如下:

無絲竹之亂耳;

樂琴書以消憂。

這副對聯,上聯出自劉禹錫《陋室銘》,下聯出自陶淵明《歸去來辭》。絲竹,本指琴絃和簫管,此代樂器,是部分代全體。

小子暗藏春色;

大人明察秋毫。

明人解縉讀私塾時,一日於座上玩花,猛見先生進來,連忙藏於袖中。先生早已見到,是有這副對聯。上聯乃先生所言,下聯乃解縉所對。春色,本泛指萬紫千紅之態,此代解縉手中之花,是以抽象代具體。

代人的舉例如下:

用之則存,舍之則藏,溯尼山鄒嶧而還,五百年必生名士;

為一不義,殺一不辜,雖千駟萬鍾弗受,三代下猶見斯人。

這副對聯題於河南南陽武侯祠。尼山,在山東曲阜,此代孔子。鄒嶧,即嶧山,在山東鄒縣東南,乃孟子出生之地,此代孟子。這是以地代人。

紅拂有靈應識我;

青山何幸此埋香。

這副對聯題於湖南醴陵紅拂墓。紅拂,隋朝宰相楊素侍姬,不戀相府榮華而私奔布衣李靖。唐初,李靖受命平廣西,紅拂隨之,病故於醴陵。香,乃古代婦女日常用品,常用以稱婦女。此代紅拂,是以用物代人。

八千子弟隨流水;

百二山河委大風。

這副對聯題於某地項王廟。公元前195年,劉邦討伐英布叛亂後回師長安,途經故鄉時,置酒沛宮,與父老子弟飲。酒酣,擊築而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歌后入樂府,史稱《大風歌》。此代劉邦,是以歌代人。

借代常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徵,也可使文字簡練,用“香”代紅拂就很明顯。但在對聯中,用借代還有其特殊功用,請看:

千古痛錢塘,並楚國孤臣,白馬江邊,怒卷千堆夜雪;

兩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陽亭裡,心傷兩地風波。

這副對聯題於杭州於忠肅公祠。下聯既要把于謙同岳飛一起講,在與上聯“錢塘”相對的位置上,又只能用兩個字,而他們名字各異,諡號不同,都不好用。此聯抓住他們先後都做過“少保”這個官這一點,來個以職代人,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十四)迴文

迴文是利用詞序的往復以表達事物間的有機聯繫的一種藝術手法,不僅詩文辭章常用,對聯中也常見。

浙江新昌南明山有尊大佛,高十丈,手掌到指間一丈二尺五,兩膝髁間四丈五,於齊樑年間依山而鑿,歷時二十八載。佛前一寺,曰大佛寺,因環境清幽,風景如畫,亦稱天然居。有人據此曾撰寫了這樣一個上聯: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在這個上聯中,“居然天上客”就是“客上天然居”全句逐字反讀而成的。後來有一下聯曰:

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據說這個下聯乃清乾隆進士紀曉嵐所對,後句也是前句的逐字反讀,而且是從不同的角度講同一事物,對得非常貼切。

再看廈門鼓浪嶼魚腹浦的一副對聯: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這副對聯,上聯以“頭”為中心,“山”、“山”對稱,“鎖”、“鎖”對稱,“霧”、“霧”對稱;下聯以“尾”為中心,“水”、“水”對稱,“連”、“連”對稱,“天”、“天”對稱。上聯順讀反讀都是“霧鎖山頭山鎖霧”,下聯順讀反讀都是“天連水尾水連天”。這也可視為全句逐字反讀的一種比較特殊的形式。

(十五)互文

兩句話只有互相參合才能正確理解,就叫互文。

生為國家,死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

功同山嶽,德同湖海,洋洋正氣結豐碑。

這副對聯是挽周恩來同志的。上聯“生為國家,死為人民”,不是說生就為國家,死才為人民,而是說生死都為國家為人民。下聯“功同山嶽,德同湖海”,也不是說只有功才同山嶽一樣高,只有德才同湖海一樣大,而是說功德都同山嶽一樣高,同湖海一樣大。這就是互文。這同古詩中“秦時明月漢時關”,只能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的情形一樣。

(十六)析字

析字,包括拼和拆兩種。

拼,是合零為整。下面這副聯就屬這一種:

二人土上坐;

一月日邊明。

這副對聯,相傳上聯為金章宗所出,下聯由李妃所對。從聯中看,二“人”同“土”合起來,便是“坐”字;一個“月”同一個“日”合起來,便是“明”字。

拆,是化整為零。例如:

踏破磊橋三板石;

分開出路兩重山。

上聯就是從把“磊”分成三個“石”的角度來說的,下聯就是從把“出”分成兩個“山”的角度來說的。

拼和拆在一聯中可同時使用:

因火為煙,若不撇開終是苦;

舛木成桀,全無人道也稱王。

在這副清時禁菸衙門徵對的對聯中,上聯“因”與“火”合成“煙”是拼,“若”縮短那一撇變為“苦”是拆;下聯“舛”與“木”合成“桀”,又是拼;“全”分為“人”和“王”又是拆。全聯是前拼後拆。

寫析字聯,當然不是把一個字簡單地拼攏或者拆開就算完事。拼也好,拆也好,都是為了巧妙地表達一定的意思。

除此之外,修辭手法還有若干種,如同旁、鑲嵌、總分、飛白、缺隱等等,恕不一一列舉了。

實踐任務

1.請將下面這副聯補全,並說說你要表達的意境。

輕風( )弱柳;明月( )梅花。

剪,映,扶,潤,呵,妒,欺,護,舞,隱,撫,落,拂,失,梳,籠

2.請判別下列各聯所使用的修辭方法(除對偶外)

①浪費猶如水推沙,蕩金如土;節約好比燕銜泥,積寶成山。 ( )

②綠柳舒眉迎新歲;紅桃開口笑豐年。 ( )

③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

當年呵璧,湘流應識九歌心。 ( )

(《史記》:“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借指楚國;《九歌》屈原作品,代指屈原)

④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山西輸油管油輸西山。 ( )

⑤只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

不做半點事,朝來拜夜來拜,使我為難! ( )

⑥水陸洲,洲停舟,舟動洲不動;

天心閣,閣落鴿,鴿飛閣未飛。(兼格。長沙天心閣楹聯)

⑦鴻是江邊鳥;蠶為天下蟲。 ( )

⑧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雲,洞庭水,彭蠡煙,湘江雨,武夷峰,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

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匯古今絕藝,置我軒窗。 ( )

3.福州烏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對聯,上聯:一彈流水一彈月。你認為最適合作為下聯的一句是( )。

A.半入江風半入雲B.一味清涼上月時

C.二分明月萬梅花D.三月細雨春嫵媚

4.“輕風細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對聯。請根據擴展後的下聯,在橫線上填寫一字,組成一副對仗工整的五字聯。

上聯:輕風細柳

下聯:淡月隱梅花

5.根據下面語言材料,對出下聯。

春天時,湖水漲滿,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裡,山色斑斕,山景如畫,人遊山中,如行畫中。

上聯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聯為:。

6.某班要舉辦一次“文學沙龍”活動,其中有個項目是“讀名著對對子”,現在邀請你參加這個項目的活動,請你根據上聯,完成下聯。(參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聯:廢寢忘食香菱苦學詩;下聯

7.下面是某餐館門口所貼對聯。請你運用《憫農》詩中有關詩句,填在下面的橫線上,組成完整的對聯。

上聯,棄之可惜;下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8.成語對聯填空(成語對聯的特徵:組成對聯的兩個成語,其意義或相同或相反,其結構一致,對仗工整)。請在下面的兩個成語後面的括號內各填寫一個成語,使之與前面的組成對聯。

旗開得勝( ) 瓜熟蒂落(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