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霞:用真情實感講中國故事

新華網北京6月11日電(記者 楊光)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於6月15日-6月24日舉行,日前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心主任傅文霞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優秀的電影作品必須飽含真情實感,“無論是母子、父子、姐妹關係,全世界的情感共鳴都是相通的,大家看這些故事時會想到自己的故事,只有這樣才能打動觀眾。”

此外,傅文霞不久前還出席了“魅力中國·青年電影人培養計劃”展映及頒獎典禮,她表示放眼國際電影市場,中國觀眾當下的社會狀態和觀影需求也愈發受到國外電影人的關注,也正因如此,傅文霞希望中國的青年電影人在作品中用心講好中國故事,將中國故事和傳統文化呈現在電影作品中,走向國際舞臺。

國際電影市場開始關注中國當代故事

20世紀70年代,中國電影市場憑藉功夫武俠片走出國門,讓全世界認識到了中國電影。此後的很多年,國際電影市場對中國電影的認知大多都是功夫、武俠、成龍、李小龍……但最近幾年不同了,傅文霞說,如今和國外電影人聊天洽談,他們開始關心中國當代的故事,“現在人家問我們要的都是當代的故事,想要了解中國近些年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現狀是什麼樣的。”這一點讓傅文霞很欣慰,在她看來,這是對中國形象的一個推廣。

除了電影本身的因素外,一些電影之外的因素也在影響著海外電影人、觀眾對中國文化的認知,他們對於中國的理解正朝著更多元的方向發展。中國電影市場巨大,中國電影的觀眾口味也在發生著變化,傅文霞介紹說,國外的電影人愈發關心中國觀眾現在的社會狀態、生活狀態、喜歡什麼樣的片子,“他們的目的是希望知道拍什麼樣的片子可以進入中國市場。”而這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中國電影作品和中國電影市場在國際電影市場的地位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多年深耕電影產業,傅文霞對青年電影人的培養也有自己的獨到看法。她坦言,中國電影市場近些年出過不少爆款,市場需求量也巨大,“這些爆款有優質的品質,但也有很多需要進步的地方。”傅文霞說,這些地方就需要我們在對青年電影人的培養中不斷地進步,“教育體系、培訓體系不斷完善,同時也需要對整個體系進行補充,將青年電影人帶到更加開闊的平臺上增長見識。”此次“青年電影人培養計劃”的目的也正在於此。

對於優秀青年電影人必備的素質,傅文霞覺得“愛電影”是最首要的,在她看來電影的最終目的是回饋電影人對人生和生活的看法,“電影人想要創作出好的作品,內心必須有自己的核心東西在,而不是說我為了拍個網紅、IP而去拍,只有做到這點才能成為優秀的電影人。”

全世界觀眾都有一樣的情感共鳴

“魅力中國”系列活動之一的“青年電影人培養計劃”活動現場,也有不少參賽的學生代表提出了關於電影作品、市場的各種問題。例如有學生疑惑:如何在電影作品中融合國家化元素和中國傳統文化。對此,傅文霞也給出了專業的回答。

“決不能為了國際化而國際化,每個人的生活經歷都是自己的財富,技巧是次要的,電影打動觀眾的有力點一定是一個情感點。”傅文霞說,全世界全世界的情感都是相通的,大家看這些故事時會想到自己的故事,只有這樣才能打動觀眾。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都憑藉真情實感引發了全世界觀眾的共鳴,傅文霞說,全世界觀眾都有一樣的情感共鳴,真正好的優秀電影並不分國界,電影打動人的點全世界都通用。

採訪中,傅文霞也談到了中外電影節的差異化。她介紹說,相比其他地區的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更注重與市民的結合,“我們有45家電影院,要求上海16個區縣必須全覆蓋,我們還在16個區的放映中心做惠民放映,再結合我們放映的電影舉行影評寫作大賽。此外,我們每年還會在電影節期間舉辦上百場觀眾見面會,這種惠民以及和市民結合力度是其他電影節沒有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