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銀幕中的功夫風采展示——戳腳(一)


戳 腳

中華武林中有“南拳北腿”一說。

在七八十年代的港臺功夫片裡,號稱“北腿”的功夫,大多是跆拳道、空手道中的腿法;即便是李小龍、甄子丹這些巨星的腿功,也多源自海外搏擊術,漂亮、瀟灑、凌厲,卻缺乏中國功夫的真正神韻。

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的戳腳是“北腿”的真正代表,卻較少在銀屏上展現。

這有兩個原因,一是演影視的多不會練,二是拍影視不懂展現。

我們曾在銀屏上看到過三次戳腳,第一次是在山東電視臺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武松》裡,第二次是在電影《武林志》裡,第三次是在香港華山導演的電影《少林俗家弟子》裡。

前二者中雖然表現了戳腳的標誌性動作,卻無法令人窺一斑而知全豹。真正讓我們見識了戳腳威力與風采的還是功夫片《少林俗家弟子》。

電影銀幕中的功夫風采展示——戳腳(一)

“北腿”戳腳

這個人沒有名字,四處漂泊,因為經常做些迥異常人以武犯禁的事,被人稱作“遊俠”。

這天,遊俠又要遠行了,目的地是河南登封的少林寺。

一夥黑衣漢子追趕上來,攔住他的去路:“師弟,請跟我們回去!”

其中一個頭目一把揪住遊俠的肩膀:“師父把輕易不外傳的戳腳傳給你,你卻敢違抗師命!”

遊俠惱了,用手中單刀的刀柄狠戳在師兄的胸口上。

師兄被戳了腚蹲,氣急敗壞,起身後撲向遊俠。二人剛一交手,遊俠便轉身而走。師兄不敢相逼太緊,而是用腳掃踢他的小腿。說時遲,那時快,就見遊俠將即被對方掃中的右腿一抬,身體左旋,腳掌裡合,化去攻擊後隨即又迅速地向下一跺,正跺在師兄剛落地的腳面上。師兄急忙抽身,卻被遊俠的另一隻腳反撩在小腹上,身體向後撲通摔倒。

電影銀幕中的功夫風采展示——戳腳(一)

其他人想上去圍攻,卻都被遊俠鷹隼般的銳目威懾,動彈不得。

遊俠剛剛使用的是戳腳中“圈腿”、“跺腿”和“鴛鴦腳”的組合,連環快捷,迅猛凌厲,乾淨利落。對方眾人不但被它的氣勢所震懾,也讓他的功夫嚇住了。

戳腳是用腿的功夫,下肢技法數以百計,但總的來說都是由八種基本腿法衍生而來。這八種腿法分別是提、圈、掀、點、擺、插、踢、蹬。也有說是九種,為挑、踹、拐、蹶、圈、錯、蹬、碾。這不過是叫法不同而已,其實都是戳腳中的“母腿”。不管哪類叫法,“圈腿”都是其中的一種,而“跺腿”可能就是“碾”的過程。

“鴛鴦腳”是戳腳中的標誌性動作與招法。有人從字面上理解,以為“鴛鴦”表示兩腳踢連環,其實不然,它是就動作的造型而言。《水滸傳》裡的武松用以擊倒蔣門神的一腳,便是“鴛鴦腳”;此前虛晃對手的步伐叫“玉環步”,也為戳腳中所有。

有人根據 “武松醉打蔣門神”的打鬥描寫推斷,戳腳應該在宋代以前就有了。事實上,如今戳腳門人所尊崇的先師馮克善的確曾向他人學藝,有資料記載說這個人叫王祥,是山東濟寧人。王祥以上就不知道了,能否從他生活的清代往前追溯到更遠,實在缺乏確鑿的依據。

傳說馮克善曾參加過清代的“天理教”起義,起義失敗後投奔河北的教友段續和,在段的老家饒陽一帶傳播武藝。為了躲避清廷的追緝,他在這一階段自稱是少林寺的雲遊僧人,法名“德禪”。這似乎與嶺南的“少林五祖”故事差不多,但由於缺乏文藝作品的渲染,後世少為人知。

馮克善不僅會戳腳,而且精通翻子拳。他把這些都傳給了段續和的後代,還有饒陽當地的劉家和蠡縣的王家子弟。目前流傳在華北、東北、西北的戳腳和翻子拳都出自這三家。由於戳腳重腿翻子精拳,後人多兼而習之,甚至形成了融會二者之長的“戳腳翻子拳”。李連杰年輕時所擅長的傳統功夫便是此拳。

電影銀幕中的功夫風采展示——戳腳(一)

在《少林俗家弟子》中扮演遊俠的王赤,當時是北京體育大學的教師。據該片第一主演範冬雨介紹,王赤原是貴州武術隊隊員,尤擅戳腳翻子拳。如果不是他,我們或許至今仍無法在銀屏上看到較完整的戳腳功夫。

《少林俗家弟子》是中港合拍片,導演是邵氏名導華山,作品有《清宮大刺殺》等。因為在影片的片頭用了許世友將軍的題字,很多人最初還以為他是許大將的女兒許華山。許世友將軍一生傳奇,最引人入勝的當是他在少林寺學藝的經歷。華山導演請他為影片題寫片名實在恰當不過。此外,華山還邀請到了當時最著名的國畫大師範曾為影片繪製宣傳海報。範大師看過影片後覺得“遊俠”的形象最有味道,便拋開主角少林俗家弟子,而把他作為中心人物。

電影銀幕中的功夫風采展示——戳腳(一)

王赤的形象的確夠酷,頂上微禿,目光冷銳,桀驁不馴。他扮演的遊俠一身利落的黑色裝束,身上披著大氅,背上揹著尖頂的斗笠,腿上扎著綁腿,腳上穿著草鞋,看上去絕不是個十足的壞蛋,而是個獨立獨行的怪人,其行為更像是個酷愛功夫的“武痴”。

王赤和主角範冬雨都是武林高手,自打一進入劇組就和香港來的武術指導不睦,經常因為動作設計的事爭執不已。後來,香港武指負氣退出,二人接替了他的工作。在隨後的電影拍攝中,他們所貫徹的武打設計思路就是以表現傳統的少林武術和前所未見的戳腳為主。

電影銀幕中的功夫風采展示——戳腳(一)

王赤當時正值壯年,動起手來一招一式都充滿著張力和殺氣,很能表現戳腳“高低仰俯摺疊,前後擰轉回環,上下翻騰起伏,橫斜插攔閃擊”的特點,讓我們見識了迥異於跆拳道類“運腿如兩臂般自如”的中國腿功風格。

且看王赤的“遊俠”接下來如何表現。

遊俠此去少林寺的目的是為了出口惡氣。

幾年前,他曾去少林寺做過一段時間的俗家弟子,本來想到武術勝地去學點真功夫,可每天除了挑水砍柴幹粗活,師傅並沒有教他任何東西。

電影銀幕中的功夫風采展示——戳腳(一)

他開始懷疑少林寺招收俗家弟子的目的,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同時,他也開始懷疑少林寺是不是有真功夫。

那些個老和尚滿臉菜色步履蹣跚;那些個小和尚神情木訥沉湎經卷------他們真的懂什麼是武功麼?

氣憤與疑慮之下,他不告而別了。

在向戳腳的師父學習時,他一邊苦練一邊想:有朝一日我一定要重返少林,挑戰他們的頂級高手。少林若有真功,就算我長了見識;沒有,我就討要他們欠我的工錢!(待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