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

環境汙染 法律 農村 家用電器 畜牧業 新華網客戶端 2019-06-29

來源:法制日報

6月25日上午,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草案明確,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要求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實現垃圾分類制度有效覆蓋。草案同時要求,規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求設區的市級以上環境衛生主管部門發佈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

除了明確生活垃圾分類制度,草案還從多個方面健全生活垃圾汙染環境防治制度,包括:

加強生活垃圾處置企業管理,要求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裝使用監測設備,實時監測汙染物排放情況,將汙染排放數據實時公開。

建立餐廚垃圾管理制度,要求產生、收集單位將餐廚垃圾交由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專業化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禁止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利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餐廚垃圾飼餵畜禽。

規定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實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結合生活垃圾分類情況,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差別化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標準,並在充分徵求公眾意見後公佈。

加強農村生活垃圾處置,將“城市生活垃圾”的表述修改為“城鄉生活垃圾”,建立覆蓋農村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

草案還完善了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制度。

草案要求,建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信用記錄制度,將違法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並予以公示。補充完善查封扣押措施,規定出現可能造成證據滅失、被隱匿、被非法轉移或者造成嚴重環境汙染等情形時,可以對涉嫌違法的固體廢物及設備、場所等予以查封、扣押。

草案明確,國家逐步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還針對電子垃圾、快遞塑料袋等問題作出規定。

草案提出,國家建立電器電子等產品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鼓勵生產者開展生態設計,建立回收體系,促進資源回收利用。電器電子等產品的生產者應當以自建或者委託方式建立與產品銷售量相匹配的廢舊產品回收體系。

草案規定,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快遞外賣企業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公開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和回收情況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務、郵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認為相關法律責任有待強化。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用重典治理環境違法行為的部署,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報告的要求,對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工業固體廢物,擅自傾倒、堆放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草案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草案增加了按日連續處罰的規定,對未經批准擅自轉移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增加了拘留的處罰措施。(記者 蒲曉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