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繡花”功夫 把環保工作做得更貼心、更暖心

環境汙染 交通 手工藝 環境保護 瞰北辰 2017-05-29

隨著環保督查整改的不斷深化,隨著天津城鎮化快速發展,保障城市健康運行的任務日益繁重,一方面市容管理工作在城市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市民對加強和改善市容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北辰區市容管理和服務工作如何在精準、精細方面下功夫,把好事做得更貼心,讓市民群眾更滿意。

專業比敬業更重要

41歲的範玉成是北辰環衛中心的灑水車司機,他駕駛的灑水車主要負責京津公路和北辰道兩條主幹道路的噴灑任務。“自己雖然年齡不大,但卻是這裡的老司機。”今年是他在環衛中心已經工作的9個年頭,從最初的4臺老“斯太爾”到如今120臺先進的溼掃車輛,可以說見證了環衛中心的進步與發展。

為了確保規範化管理,北辰區環衛中心要求每一位環衛特種車輛司機必須通過培訓考試才能上崗,原則上要有10年以上的駕齡。據瞭解,培訓內容除了一些業務知識,最重要的就是對司機的素質教育。

用“繡花”功夫 把環保工作做得更貼心、更暖心

如今,市民對灑水作業的要求很高,不但路面要弄乾淨,還得儘量不影響大家的出行。面對“防不勝防”的行人和非機動車,也經常被群眾當面“問責”,面對這種情況,張玉成總是搖下車窗,微笑、點頭、致歉。“現在,我們都儘量選擇避開上下班高峰期,上午7:00到8:30,下午5:00到7:00,一般不出車。為了保證水洗率,我們就晚上加加班,凌晨起早點。”質樸的話語中透露出一名灑水車司機師傅為城市美化付出的辛苦。

溫情“磨”出好局面

“勇於擔當,還要善於擔當,可以說城管執法難是現階段各種社會問題在市容管理領域的反映與呈現。這就要求我們工作要講方法、講道理、講溫情。”天穆鎮綜合執法大隊隊長陳國旺說。

用“繡花”功夫 把環保工作做得更貼心、更暖心

這幾天,住在順義南里社區的居民李淑芳十分高興。一直困擾她的附近沿路擺攤阻礙交通的問題明顯改善。“現在出行順暢了,也方便了,每天看到執法隊員頂著烈日巡查,真得感謝他們的辛苦付出!”

用“繡花”功夫 把環保工作做得更貼心、更暖心

為了保證幹線整潔、交通順暢,又不令攤販產生逆反心理、激化矛盾,執法隊在“溫情執法”方面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眼下正值瓜桃上市旺季,一些小商販在順義道邊上擺攤賣貨,爛果皮隨處丟放。執法隊員反覆叮囑商販隨時清理的同時,常常自己動手“收拾殘局”,這些細小的舉動帶動了周邊攤販自覺加入到清掃果皮紙屑的行動中,保證了市容環境的整潔。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自己動手幹,把姿態放低一些,百姓才能把咱們當成自己人。好的管理是年復一年和群眾“磨”出來的,耐心、周到的服務才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破解鄰避困境

“城市當然需要垃圾轉運站,但最好別建在我們小區附近。”提到垃圾中轉站建設,往往陷入“鄰避困境”。誰都需要,又誰都嫌棄。

用“繡花”功夫 把環保工作做得更貼心、更暖心

“建好中轉站,就可以撤掉服務範圍內影響市容市貌的成排垃圾桶。”北辰中心城區“零投訴”垃圾中轉站管理人員方亮說,“沒有科學規範的流程,就會對居民造成影響,最重要的是給群眾的不良印象是不可逆的,所以每天我們都要做到精細化管理,不能出一點問題。”

用“繡花”功夫 把環保工作做得更貼心、更暖心

對於垃圾中轉站每一項工作流程,都要進行監督、考核。北辰區市容園林委環衛科一位負責人表示,每項指標都與工作人員工資掛鉤,完善的監督機制有效避免了撒漏無人清理、水洗作業不到位、設備維護不及時等問題。今後,通過加大設施投入和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力爭將北辰區20多家垃圾中轉站全都建成“零投訴”中轉站。下一步,還將歡迎群眾走進垃圾中轉站進行參觀和監督,提高廣大市民對垃圾轉運站的認識和理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