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十堰市生態價值數據出爐

環境保護 經濟 時政 長江雲 2017-04-01

恩施州、十堰市生態價值數據出爐

恩施州、十堰市生態價值數據出爐

恩施州、十堰市生態價值數據出爐

恩施州、十堰市生態價值數據出爐

恩施州、十堰市生態價值數據出爐

恩施州、十堰市生態價值數據出爐

長江雲報道 3月31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在武昌召開新聞發佈會,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吳中志通報了恩施州、十堰市生態價值情況,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解答了生態價值測算方法和指標體系,十堰

市、恩施州政府領導介紹了生態保護的作法與經驗。

“開展恩施州、十堰市生態價值評估工作,為探索建立健全資源生態有償使用機制、生態補償機制、市場化機制等綠色發展途徑提供依據,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與重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必將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吳中志說。

研究結果顯示2014年恩施州、十堰市生態價值分別為10.74萬億元和11.11萬億元。其中生態資源價值分別為9.70

萬億元和10.11萬億元;生態產品價值分別為1360.38億元和568.29億元生態服務價值分別為9039.19億元9392.21億元。與同期GDP相比,生態價值優勢明顯,2014年恩施州、十堰市生態價值分別是同期GDP的175.5倍和92.5倍。

恩施州、十堰市生態價值有五個顯著特徵:

一是生態價值密度高。

二是生態資產不斷增值。年增加3687.55億元,增長68.9%。三是從單位面積價值看,高於國內其它地區。

四是從構成看,生態資源價值佔主體,生態服務價值較快提升。生態資源價值佔比較高,但呈下降趨勢。生態產品價值偏低,但呈穩中有升態勢。生態服務價值潛力大,發展勢頭良好。

五是從空間佈局看,恩施州異質性明顯,十堰市相對均衡。恩施州生態價值西北高、東南低。2014年利川市生態價值最高,佔全州生態價值的18.19%,其餘依次為恩施市、巴東縣、鶴峰縣、咸豐縣、建始縣、宣恩縣、來鳳縣。十堰市生態價值東部高、西部低,但分佈較為均衡。2014年房縣生態價值最高,佔全市生態價值的20.72%,其餘縣市相差不大。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文明建設中心張強博士介紹,在借鑑國內外生態服務價值評估、綠色GDP、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經濟學、生態系統生產總值、聯合國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體系等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恩施州、十堰市實際,對包括生態用地、水資源、林木資源在內的自然資源價值和生態系統產品供給、調節及文化服務價值進行評估,構建了由生態資源價值、生態產品價值、生態服務價值構成的生態價值評估指標體系。

據悉,《恩施州、十堰市生態價值評估》項目,從2015年7月份開始,歷時一年多,被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等單位的專家評審通過。

(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周列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