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峽的故事從四座橋開始

湟水河 西寧 建築 海東 青海 互助縣 楊樹林 青海新聞網 2019-07-05
小峽的故事從四座橋開始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作為通往青藏高原腹地的重要關隘,古往今來,有關平安小峽的故事數不勝數。而今天關於小峽的故事,則從四座橋開始。

三橋“同框”成美景

5月底的海東已是綠樹成蔭,湟水河小峽段的樹木更是鬱鬱蔥蔥,北岸一片高大楊樹林飄起的楊絮,在清風中隨意飛舞。不少樹木傾斜著身子,想和湟水近距離親近,水中的倒影別有一番情趣。清風徐徐,風光秀麗,“石峽清風”——這曾經的“湟中古八景”之一,似乎已經在小峽再現。

在樹木的掩映下,三座橋同時進入視野,從東到西,它們依次是小峽老橋、小峽新橋和民小公路跨湟水河大橋,其中小峽老橋和新橋幾乎並在一起,民小公路跨湟水河大橋則相距500米左右,並且高高地懸在半空中。

小峽的故事從四座橋開始

上世紀70年代,青海省革委會就遷建西寧樂家灣機場向國務院提交報告。報告提出,西寧樂家灣機場不適應青海省民航事業發展和戰備需要,請求將西寧樂家灣機場遷建,建議列入國家“五五”計劃。當時是不是已經選址在小峽北岸的高寨,目前已不得而知,但同時期小峽橋的修建成為一件大事。當時,在原木橋上游約500米處的小峽村,建成了一座拱橋。拱橋全部由石塊砌成,沒有一個橋墩,代表了當時的最高工藝。

據記載,小峽拱橋建於1972年,是一座淨跨45米的雙曲拱橋,是跨越湟水河的重要橋樑,由於年久失修,加上平西高速公路建設期重載車輛的大量行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座橋樑出現了側牆外移等病害,成了危橋。為確保西寧機場專用公路高寨支線的安全暢通,省交通部門自2005年開始用了一年多時間對這座橋樑進行了改造。改造工程路線全長340多米,其中新建大橋131.5米。大橋上部採用了裝配式預應力砼連續箱梁,下部採用了雙柱式橋墩和重力式U型橋臺,橋樑設計荷載為公路二級,橋面寬9米。

小峽新橋建成後,原來的拱橋並未拆除,加上2013年開始修建的民小公路跨湟水河大橋,就形成了如今三橋“同框”的別樣景觀,這不僅是湟水河上的奇特人文景觀,在其他河道上也非常罕見。

小峽的故事從四座橋開始

未來小峽將成“杏花村”

小峽村,這個自湟水河順流而下的海東第一村,臨河而建,甚至家家戶戶的廁所,都建在湟水河上。不過,小峽村在2018年被徵遷,村子原址、包括109國道南側的山上、湟水河北岸,如今都被種上了杏樹,就連廢棄的小峽橋兩側,也被種上了杏樹。可以想象,未來這裡就是一個美麗的“杏花村”。

其實,新栽的樹木遠不止這些,爬上湟水河北側嶙峋的山坡極目四望,所見之處都是新栽的樹苗。也就是在艱辛爬山的過程中,我們有了一個驚奇的發現:一條水渠自西向東蜿蜒而去。這條水渠明顯高於湟水河,裡面的水來自哪裡?是不是附近還有一條湟水河的支流未被我們發現?

沿著水渠往西溯源,跨過小峽橋時,我們又有了一個驚奇的發現:在湟水河北岸靠近水面的地方有兩座建築,因為它們被掩映在樹林中,一般很少有人發現它們。其中一座建築的大門上了鎖,從大門上“水站重地,閒人免進”的牌子內容上看,不難猜測這是一座水文監測站。靠近另一座建築時,我們遇到了老沙,這座建築就是他和另外一位同事的“家”。

今年55歲的老沙名叫沙生金,家在互助縣南門峽鎮其麻村,家裡共有6口人,兩個兒子兒媳全部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老伴照看孫子。其麻村原來在大山溝裡,後來在政府的扶持下整體搬了出來。5年前,老沙來到湟水河邊,在湟水河上安了“家”。

老沙的“家”其實是湟水河小峽二級泵站,建築直接建在河面上,分上下兩層,上層共兩間,是老沙和同事生活起居的地方,吃飯睡覺全在這裡。因為是兩個男人居住,屋內稍顯凌亂。從一個陡且窄的樓梯下到底層,就是泵房,兩臺大型水泵正在轟鳴。

老沙說,那條水渠解放前就有,後來進行了整修,並被重新命名為和平渠,除了他們這兒的泵站,還有團結橋泵站,兩個泵站主要的任務就是從湟水河往和平渠裡抽水,以前用於互助高寨一帶的莊稼澆灌,現在則主要為綠化提供服務。

值守泵站貌似很輕鬆,實則不然,除了每天開關水泵,還要對水渠進行巡查,防止水渠跑水。和平渠從西寧團結橋到互助縣哈拉直溝溝口,全長25公里以上,沿著水渠並沒有路,只有一條人為趟出來的羊腸小道,單線巡查一次要耗費幾個小時的時間。

雖然看似住在湟水河上,卻沒有喝的水,老沙每天都要去一公里外的王家莊去買水,吃的蔬菜也只能在巡查水渠時從團結橋的市場上捎回來。老沙一年四季都沒有節假日,因為數以萬計的樹苗每天都要靠和平渠裡的水解渴,只有到每年12月中旬冬灌以後泵站才停止工作,不過兩個月以後又要開始新一輪的灌溉。即便沒有抽水任務,老沙也不能離開崗位,因為他還要守著泵站,即使是春節,也只能和同事倒班值守。

也正因為有了老沙們,海東的底色才變得更加翠綠,小峽的故事才變得更加動人。(下)

小峽的故事從四座橋開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