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的“小布達拉宮”'

"

“相傳,在明朝時期,日喀則有一位得到中央王朝認可的地方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想要仿照布達拉宮,修建一座宮殿。無奈布達拉宮的修建圖紙無法得到,所以建築工人偷偷地在一個蘿蔔上刻下了布達拉宮的樣子。等建築工人風塵僕僕的回到日喀則後,因為時間太長,蘿蔔已經蔫了,刻上去的宮殿也萎縮了,所以建造出來的宮殿比真實的布達拉宮小很多,這就是日喀則的桑珠孜宗堡。”陳宗烈饒有興致地講解著自己鏡頭中的傳說故事。

"

“相傳,在明朝時期,日喀則有一位得到中央王朝認可的地方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想要仿照布達拉宮,修建一座宮殿。無奈布達拉宮的修建圖紙無法得到,所以建築工人偷偷地在一個蘿蔔上刻下了布達拉宮的樣子。等建築工人風塵僕僕的回到日喀則後,因為時間太長,蘿蔔已經蔫了,刻上去的宮殿也萎縮了,所以建造出來的宮殿比真實的布達拉宮小很多,這就是日喀則的桑珠孜宗堡。”陳宗烈饒有興致地講解著自己鏡頭中的傳說故事。

日喀則的“小布達拉宮”

圖為舊西藏隨處可見的乞丐,乞丐身後的建築為桑珠孜宗堡。陳宗烈 攝

傳說畢竟是傳說,雖然桑珠孜宗堡被稱為“小布達拉宮”,它也比布達拉宮在清初的擴建還要早300多年,但據史料分析,並不存在傳說中的抄襲。不過,傳說卻給桑珠孜宗堡披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讓人們對它充滿了嚮往。

桑珠孜宗堡曾是西藏最早一批宗山建築中的佼佼者,其規模和影響僅次於布達拉宮,且在後者出現以前已具紅、白宮形制。日喀則作為元代全藏的政治中樞,明清以來西藏的第二大城市和後藏的中心,桑珠孜宗堡不僅是舊西藏農奴制的象徵,同時也是後藏傳統文化的結晶,當地西藏群眾心中的聖地和日喀則老城天際線的制高點。

“上世紀60年代,由於年久失修,加上人為破壞,桑珠孜宗堡已經倒塌了。很多當地居民把宗堡塌下來的土石偷偷搬回家,修房子用。”談起桑珠孜宗堡的毀壞,陳宗烈非常惋惜。

令人欣慰的是,2004年初,上海市將桑珠孜宗堡重建工程納入了援藏重點項目,並委託同濟大學負責工程設計工作。主創人員和工程組在三年中十上青藏高原,反覆踏勘現場,多方蒐集歷史材料,順利完成了工程設計。設計中一方面延續歷史,修復堡臺廢墟,保持原石材肌理與山體渾然一體的歷史滄桑感;另一方面依據歷史資料按藏式宗山建築尊重自然、因山就勢的當地傳統,重建已不存在的堡樓。工程如期竣工後,一舉恢復了日喀則市昔日優美的城市天際線和城市制高點,對推進當地經濟建設和旅遊觀光事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國西藏網 記者/孫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